重視做好方言保護傳承工作

來源:光明日報

“儂好”“老靈”“不響”……今年年初,現象級方言影視劇《繁花》熱播讓腔調十足的上海話引起熱議。近年來,各地方言輪番出圈屢見不鮮,“一個字代表你的家鄉方言”“用方言唱歌有多撓人”“方言表情包誰用誰知道”等話題多次登上熱搜,各地也巧妙地運用方言熱詞來盤活地域文化、帶火地方文旅,方言成了奪人眼球的流量密碼。

方言是一個地區或社羣重要的文化標誌,是鄉情鄉愁的重要寄託。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些方言字詞特別精準傳神,像河南話的“中”、東北話的“整”、陝西話的“嫽咋咧”、山東話的“槓賽來”、重慶話的“不存在”、廣東話的“猴賽雷”,即使在其他語言中找到了“平替”,往往也會韻味盡失。我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是普通話,普通話和方言所處的層面、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人們通過普通話融入城市、通過外語鏈接世界,也通過方言迴歸故鄉,將自我身份構建與遠方故鄉、兒時生活關聯起來,以期在同質化的社羣交際中樹立起獨特的文化標識。互聯網上《我是雲南的》《山東車牌歌》成爲“洗腦神曲”並引發全網接龍效仿,其內驅力正源於對自身地域屬性產生了強烈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

方言是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在我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項目須以方言或少數民族語言作爲載體表達和傳遞,其中,曲藝戲劇與方言的關係最爲親密。方言對地方戲聲腔韻味的表達至關重要,失去方言,曲藝戲劇就失去了精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的定義當中,特別指出“包括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福州、廈門、蘇州、北京等地將方言納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利用方言元素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保護方言,就是保護文化的根脈。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人口流動的加快、通信傳媒的發展,方言生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爲科學保護我國語言文字,教育部、國家語委於2015年啓動實施“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應用,截至目前共調查了1800多個點,範圍涵蓋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國各地近130種語言方言,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並支持湖南省博物院建設國內首座實體語言資源博物館。

除了保護,還要傳承。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同時,營造多樣化的使用空間是傳承方言的關鍵所在。當前,有關部門、媒體、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發力,極大豐富了方言的使用場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開辦了《神州之聲》《香港之聲》《粵港澳大灣區之聲》等以方言爲播出語言的頻道節目;文化和旅遊部舉辦兩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230多種地方戲唱響全國;上海市民文化節滬語大賽吸引了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市民參與;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等地的中小學舉辦童謠說唱、方言講故事、戲曲欣賞等校園活動;陝西、天津等地檔案館開展方言語音建檔工程;一些企業推出方言語音大模型,以技術賦能方言保護傳承。

擁抱“方言熱”,並非提倡只說方言。普通話作爲全民通用語,在一些比較正式或有規定和要求的場合,應廣泛推廣使用;而方言作爲區域性的交際工具,則適用於日常生活和非正式場合。例如,新聞播報用普通話,文娛節目可巧用方言;在校時講普通話,放學後可講方言;政府機關、辦公場所講普通話,公交報站廣播、醫院以及老年社羣工作中可提供方言服務。準確把握普通話與方言“並存不悖、分而用之”的關係,能更好地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語言之力。

(作者:王莉寧,系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語言資源保護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