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後服務迎來職校老師,他們帶來了什麼?

秋季新學期,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非遺傳承與設計專業教師李鑫有了新身份:每週四下午4點半,她都要走進趙登禹學校,與學校七年級的學生一起沉浸在蝴蝶盤扣的世界中,開啓快樂的一小時課後服務時光。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老師,我這鑷子總不聽使喚怎麼辦?”“鑷子用不習慣,大家也可以直接用手操作。”“老師,我盤出的花有點兒小。”“對盤出的樣式不滿意,大家可以再二次調整下細節,該捏緊的地方捏緊。”…… 第一次上手,學生們既興奮又緊張,提問聲此起彼伏。對此,李鑫遊刃有餘,她穿梭在學生間,時不時俯下身子爲個別學生手把手指導。

同樣是在趙登禹學校,豐職智能汽車技術運用專業教師劉強正帶着學生圍站在汽車旁。爲這堂課,在學期開始前,劉強就把一輛學習用車拖到了校園裡。他還專門爲這門課程設計了任務單,比如任務一是帶着學生認識汽車整體結構,任務二則帶領學生進行蓄電池跨界供電操作等。

這學期,豐職在趙登禹學校的課後服務時段開設了10節職業體驗課。趙登禹學校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徐唯說,將校外資源引入課後服務時段,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課程體系,也爲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埋下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