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吳仲義狠批:政府說「新冠流感化」很不負責
中研院院士吳仲義10日演講時表示,就臺灣的條件而言,「有防疫破口實在不應該」。圖取自直播截圖。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防疫措施也逐步鬆綁。不過中研院院士吳仲義表示,政府說新冠「流感化」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流感有季節性,但新冠卻是持續演化,且冠狀病毒每7~8年就會有一波大流行,疫情捲土重來的機率並不低,他建議,疫情三年過去了,臺灣應該要學到一點教訓,當疫苗無效、人口流動難以用封城阻絕時,應朝藥物研發着手。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今天舉辦20週年成立大會,邀請中研院院士、芝加哥大學生態和演化系教授吳仲義以「由生態演化觀點,談Covid-19帶給公衛醫療的啓示」爲題,發表演說。
吳仲義表示,全球短短20年,已經面臨了三次冠狀病毒所引發疫情:2003年非典肺炎(SARS)、10年後的MERS,然後是2019年的COVID-19,新疫情崛起快速、強度加大。當大家以爲這次疫情接近尾聲,問題已經解決,卻不是如此,以這三次來算,平均每7~年就會有一次冠狀病毒疫情,病毒一定會再來。
吳仲義表示,以演化論來看,傳染疾病都與高密度的哺乳動物演化來,因此所有疾病都和蝙蝠有關,而人類是人口密度非常高且最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再加上交通方便,移動頻繁,因此幾乎無法抵擋病毒演變。
「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會不會東山再起?答案是肯定的。」回顧從2020年初從Alpha、Delta到Omicron以來,都沒有人預料到另一波會起來。以Delta爲例,當2020年大陸武漢發生疫情開始,同時間其實早在非洲、美國已經發現Delta的完整序列,但Delta仍「潛伏」了一年半後,纔在2021年春假之際衝上高峰。
吳仲義認爲,Omicron到現在都還在演變,即使後續流行的波鋒越來越低,但各界都沒有把握Omicron是最後一個病毒序列了,然而我們恐怕無法承擔疫情再來,以這次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來看,根據WHO統計,全球經濟衝擊爲10萬億美金,只要有1%的機率疫情再起,代價就是1千億美金。
「經一疫、長一智」,吳仲義認爲,政府只想趕快宣佈疫情結束安撫人心,但他認爲,中央在這次疫情恐怕沒有「長一智」,過去三年的防疫措施包括隔離,這是較爲粗糙的做法、其次是疫苗,但疫苗卻無法真正抵擋疫情,政府應回頭督促藥廠研究疫苗到底有沒有效,而不是「好像是一件不能討論的事情」。
最後是「與病毒共存」,當羣體免疫高的時候,就可以這麼做,但講白了,這不叫防疫措施,而是逆來順受。吳仲義認爲,流感有季節性,新冠肺炎卻是一年都有且持續演化,說新冠肺炎流感化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他認爲,「治療」可能是未來應加強的措施,尤其應及早介入治療,治療方式最好有普及性,要能不受到病毒變異影響,最好還能對其他冠狀病毒有作用,如研究就發現能夠人工製作的「高三尖杉酯鹼」(HHT),對於抑制病毒量就有很好的作用。
「全世界有一個地方防疫可以做得好,就是臺灣」,他表示,像是長新冠如何治療、如何減緩病症是「醫學」的問題,但公衛學界關注的是「如何阻止疫情的擴散」,像是隔離措施就應該進行有梯度的隔離措施,從嚴到寬。他說,臺灣其實有條件做到最好的防疫,畢竟除了桃園機場之外,沒有其他疫情的入口,「所以臺灣出現防疫破口,實在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