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達共識 機捷採購新車拍板

機場捷運在TPASS通勤月票助攻下運量提升,負責營運的桃園市政府有意採購15列新車,希望擁有產權的交通部能全額補助,昨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時與交通部官員討論後,達成政院版本共識,先採購10列,總經費約60億元,負擔比例則是中央與地方分攤各半。

機捷橫跨桃園、新北和臺北,2017年通車後,曾經平均日運量達7.6萬人,但2020年遇到新冠疫情下滑至3.7萬人,在TPASS助攻下,今年達到10萬人水準;桃園捷運公司評估現有列車無法應付未來第3航廈啓用,及地方都市開發的龐大人潮,去年向中央表達希望添購9列直達車和6列普通車的需求,並爭取全額補助。

鄭文燦本月12日視察機捷及TPASS使用情況,提出採購6列直達車和4列普通車方案,其中直達車採購費由中央補助84%,普通車中央不負擔,採購費約60億,中央與地方約各負擔一半。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天先在桃園市政府聽取簡報,除了委員會成員魯明哲與邱若華,立委牛煦庭等人也到場關心,交通部長王國材、鐵道局長楊正君等人出席;市府官員簡報時仍努力爭取全額補助,但與中央官員交換意見後,考量採購列車有急迫性,從採購到交車也需一段時間,因此達成共識。

中央、市府官員最後達成政院方案共識,桃捷表示,鄭文燦提出政院版本後,桃捷進行相關評估,雖與原先期待有落差,但考量增購案已商討多年未能啓動,如依原方案繼續協調,恐曠日廢時;現階段將採納政院版本,但仍會在車廂數量與經費比率上繼續爭取中央支持。

魯明哲表示,機捷採購列車採政院「6直4普」方案,希望相關行政作業趕快進行,儘快定案,至於未來是不是有更多機會爭取中央經費,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牛煦庭則說,機捷肩負國門旅客及北北桃跨域疏運,是國家重要建設,希望中央看在桃捷過去疫情期間虧損嚴重財務吃緊,能給多一點補助,但採購列車事關整體運能與民生需求,再拖下去也不是好事,未來會繼續爲地方爭取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