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會議,首提“反內卷”、即將“轟油門”

原創 劉曉博

就在剛剛,今天(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的通稿發佈了。

這是一次“以研究經濟工作”爲主的會議,這樣的會議每年有三次,一次在4月末、一次在7月末,一次在12月中旬。

今天召開的會議非常重要,傳遞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信號。

看點一:宏觀政策即將“轟油門”

這次會議通稿中,跟4月28日那次明顯不同的,是使用了“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等表述。而上次會議(4月28日)的通稿裡,上述表述均沒有出現。

事實上,從4月到最近一次降息之前,宏觀政策處於觀望期。因爲美國尚未傳遞出降息的強烈信號,中國降息空間沒有打開。

現在,美聯儲即將降息基本板上釘釘,最快是明天早上宣佈,最晚當在11月大選投票次日。中國已經“提前”降息一次,銀行存款利率也降低了,這爲未來新的降息騰出了空間。

宏觀政策發力不僅僅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更重要,需要發行更多的地方債和國債。所以通稿裡提出: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更大力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

看點二:首提“反內卷”

會議通稿說: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渠道。

經濟低迷期,需求萎縮造成產能過剩,很多行業出現了“內卷式”惡性競爭,比較典型的是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車行業。吉利汽車老闆李書福日前就吐槽中國新能源汽車“內卷程度”全球第一。

今天,有媒體報道比亞迪開啓了新一輪降價:爲慶祝品牌一週年,對其豹5車型進行價格調整,降價5萬元人民幣。股市裡的新能源車板塊今天應聲下跌。

現在國家表態,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同時“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渠道”。汽車行業將如何自律?過剩的產能、品牌怎麼才能淘汰?會不會收緊銀行信貸,讓一批沒有競爭力的企業退出?有待觀察。

反內卷,其實也是爲了緩和跟歐美的貿易緊張關係,防止出現新的、更多的貿易壁壘。

看點三:頻繁提及增加收入、促銷費

此次會議通稿3次提及“收入”、7次提及“消費”,都明顯多於4月末的會議。

比如本次會議提出:要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着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羣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把服務消費作爲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

反企業內卷的最好辦法,就是刺激消費,讓需求和產能匹配。疫情以來,老百姓傾向於多存錢、提前還房貸,導致消費需求下降。內卷的中國企業,只能捲到全球。

但如何才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會不會發更多消費券?有待觀察。

看點四:房地產政策維持穩定

此次會議通稿6次提及了“房”字,超過了上次會議。可見房地產去庫存仍然是重要議題,但表述上沒有新變化,具體如下:

要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這意味着,房地產政策將維持穩定。

看點五:再次提及“企業家精神”

在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比較罕見地強調了弘揚企業家精神,此次會議再次重申: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改革創新和公平競爭中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就是敢於冒險當老闆,去開拓未來的精神。這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更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如果大家都躺平,都想着混到體制內“食稅”,或者打份工朝九晚五,社會將失去動力。

鼓勵創業、鼓勵創新,讓有形之手“有所爲、有所不爲”,才能激發企業家精神。會議通稿裡提出的“防止和糾正一些地方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就是保護、激發企業家精神的基本保證。

看點六:再次對股市提出要求

最近股市低迷,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下降。會議通稿提出:要統籌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希望資本市場能出臺更多利好政策。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讓經濟回暖,改變市場的預期。

看點七:反對形式主義

會議的一個重點是反對形式主義,通稿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手腳。

爲此,會議通過了《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提出:持續精文簡會,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覈,切實解決過頻過繁問題,嚴格規範從基層借調幹部,加強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規範化管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基層幹部忙於寫材料,應付各種檢查、考覈,的確非常誤事。關於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提法也很有意思。一些地方爲了提高官微宣傳效率,強令體制內人員點擊、轉發、評論,構成了很大的滋擾。

此外,會議還要求“要以改革爲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強調“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社會信心”、“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