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保護之名推「網號網證」制 為何成為拙劣民主秀?

中國政府多年來不斷加大網路控制力度,如今身分審查在中國網路間幾乎無孔不入。 (美聯社)

從實名制到疫情期間的訊息管控,中國不斷加大網路控制力度,如今再傳將實施網號、網證制度,引發網友疑慮。然而出聲反對的學者們文章被刪除,微博遭禁言,在政府權威下,網路世界的自由似乎愈來愈限縮。

中國政府多年來不斷加大網路控制力度, 從網路實名制到手機實名制,如今身分審查在中國網路間幾乎無孔不入。 (美聯社)

「在中國上網,未來都要先申請國家許可的『上網證』?」中國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於7月26日聯合發佈「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簡稱「網路身份認證辦法(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規內容要求網路使用者到國家所建置的「公共服務平臺」實名註冊申請「網號」、「網證」,並以此來執行各網站或app的網路身分認證,引發了衆多中國網友的疑慮和討論,擔心這是否變相成爲一種以「保護」之名實施的全民網路監控?

網號與身分信息綁定

綜合轉角國際、BBC報導,根據文件,「網號」由字母和數字組成,與每個人的身分信息相綁定,但不會公開顯示個人信息。「網證」則是指承載「網號」的網絡身份認證憑證。這兩者可用於在互聯網服務及有關部門、行業管理、服務中非明文登記、覈驗自然人真實身份信息。

根據「網路身分認證辦法(意見稿)」的第一條:「爲實施網路可信身分戰略,推進國家網路身分認證公共服務建設,保護公民身分資訊安全,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中國官方認爲這項措施可以透過國家給予的網路身分認證,來達到隱私安全。

雖然這份新規意見稿的公衆徵詢在8月底才截止,但已有多個可以申領和使用「網號」、「網證」的網路身份認證app上線,亦有超過70個app開始試點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包括淘寶、微信和小紅書。

中國政府多年來不斷加大網路控制力度, 從網路實名制到手機實名制,如今身分審查在中國網路間幾乎無孔不入,這幾年要在中國的網路中國上保持匿名幾乎已經不可能,如今白紙黑字所寫下的「網路身分證管理辦法」問世,亦有不少網民擔憂,是否意味着類似疫情期間全民封控訊息管控又要來了、「是否未來紅碼連網都不讓用了?」儘管還是有民衆支持新規,但仍然讓人憂慮言論自由可能又進一步遭受壓制。

中國政府不斷加大網路控制力度,言論自由似乎愈來愈限縮,圖爲上海網咖。 (路透)

實名制恐致個資泄漏

中國近幾年隨着手機實名制和網路實名制的實施,個人資訊泄漏嚴重,不少網路服務商蒐集各類個人資訊,或者在使用app時有過度搜集個人資訊的行爲,很多民衆苦於沒日沒夜收到商家和業者的電話騷擾,詐騙則是難以禁絕。雖然中國政府雷厲風行打擊詐騙,看似遏止一般民衆錢財丟失,但還是無法有效約束合法網路平臺方肆意使用用戶的個資。因此,官方希望透過新規來有效避免第三方獲取個資不被濫用,國家能對個資和隱私予以保護。

另外,新規辦法裡還強調「自願性」:例如第四條中寫道持有身分證件的自然人可「自願」向平臺申領網號、網證;第六條「鼓勵有關部門、重點行業自願原則推廣應用網號、網證」;第七條「鼓勵互聯網平臺按照自願原則接入公共服務」——意即新規的精神來自推廣,而非強迫。

然而,所謂的「自願原則」卻有被架空的可能。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沈巋也提出擔憂,他認爲通常在鼓勵推廣之下,統一「網號」「網證」的使用會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廣泛。甚至,不排除實行實名制的網絡平臺將來直接要求用戶使用「網號」「網證」登記,而不給用戶選擇的機會。

一篇流傳頗廣但已被刪除的評論文章「我擔心哪天我的上網證被吊銷了」稱,「網證」變成了一種白名單制度,即憑證才能上網,被許可後才能上網;它的危險性在於,任何人被處罰或者監管後,可能會弔銷「網證」,那麼是否就剝奪了個人的上網權利,而且以疫情管控爲例,中國監管往往層層加碼,那麼這種級別的監管,終將「禍國殃民」。有網友表示,「以後政府要封誰,只需封個網號就能一次性全平臺封殺,難道不可怕嗎?」。

事實上,中國網路在國家身分認證化之前,網路實名制可說是再早之前國家介入網路的政策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要求各類網站主辦者登記備案、甚至早在前一年,2004年當時中國教育部還針對彼時相當知名的BBS,包括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等一系列高校BBS做出限制,要求施行實名制,這也直接導致了這些BBS最後朝向校內交流平臺轉變。

如今中國民衆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寶等目前均需要實名才能使用的網路服務,最開始則是因爲落實銀行支付而必須實名制,而後多個平臺包括百度、知乎也開始落實實名制,要求用戶在用電子信箱註冊之後,必須綁定手機。

實名制最高峰則發生在2022年,肇因於疫情封控中巨大的民怨,多個網路平臺,包括微信公衆號、新浪微博、抖音、今日頭條、小紅書、知乎、bilibili等網站或app,陸續強制顯示發佈者的IP位置,有關部門表示,該舉動有利於發現破壞穩定的海外虛假資訊宣傳,更多網民則突然發現長期關注的網紅一下子變成了外國人,而從海外發布的中國人,時常因爲自己的IP定位而成爲被網暴和被舉報的對象,這在疫情期間就已屢見不鮮。

中國擬實施「網號」及「網證」制度,網友質疑是一種以「保護」之名實施的全民網路監控。(新華社)

缺乏監管和上位法依據

中國知名法律學者、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在意見稿發佈之時就在微博以《「網號網證」給每個網民安上的監視器》一文明確表達反對。她強調這份辦法蘊含極大的社會風險,而且缺乏有限監管和上位法依據,她的內容一經發出引發巨大討論,也迅速被刪文,後續包括其他網民轉發分享也均遭刪除。

勞東燕表示,中國已經推行網路實名制12年,超過10億的網民個資早已被各類網路服務者掌握,如今再推國家授予的網證、網號,對於保護個資還有多少現實意義?畢竟當年網路實名制也是以保護公民權益爲出發點,但實際結果有目共睹。

勞東燕直言不諱,新規制度的推出,實際意義就是強化對個人在網路上的言行控制,現實中,具備網號、網證的人將更好被追蹤,而在文中,她形容這個制度就是升級版「健康碼」,將疫情期間管控社會的強制措施在正常社會上運用,而且社會風險可能更勝之前的「健康碼」。

中國政府不斷加大網路控制力度,言論自由似乎愈來愈限縮,圖爲上海網咖。 (路透)

強化網路言行管控

文章也同時擔憂,這類網證網號原本是將針對涉嫌犯罪人員的刑偵手段無限擴大適用於普通個人,因爲這類針對個人的網路痕跡追蹤本應屬於刑偵手段,然而現在網號網證將可以在普通個人沒有任何違法犯罪嫌疑的情況下,不需要任何審批手續,就可以對個人的網路痕跡進行追蹤,甚至限制和剝奪其網路行爲。

勞再度強調此法用意就是在於強化網路言行管控,類似於將刑事偵查範圍從嫌犯擴大到所有人,一方面沒有上位法的依據,這份新規難找到合適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雖然主打自願申領原則,卻未對自願原則的實現提供基本保障,考慮到自願原則在中國語境下易於被架空的現實,該原則同樣難以爲網號網證制度提供正當依據,不過是爲了消解外界對新規的批評。

向公衆意見徵求 學者遭永久禁言

中國擬對10億網友統一核發網證、網號,不但引發大衆憂慮,多名學者也大呼反對。北京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質疑此舉是給網民「安上監視器」,同爲清華大學教授的黃裕生也發文批評此舉走回古代的「編戶齊民」。兩人的文章雖引起許多人迴響,卻隨即遭刪除,黃裕生更被微博永久禁言,部分網友譏爲「拙劣的民主秀」。

綜合中央社、美國之音報導,黃裕生3日在微博發文強調,一個國家如果總是試圖把國民變成透明的國民,可以隨時追蹤與定位的棋子,這個國家不可能成爲有活力、有創造力的國家,因爲所有創造力都隱藏在深淵裡,所有活力都來自無監控的自由自在裡。

他表示,這樣的國家也不可能成爲什麼現代化國家。因爲真正的現代化國家絕對不是「編戶齊民」,不是嚴密監控自己國民的國家,而是所有國民都能享有充分自由,特別是充分的言論自由、以及免於公權力肆意地騷擾、監管、恐嚇、拘禁的自由的國家。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黃裕生3日發文批評網號網證制度,文章隨即遭刪除,還被微博永久禁言。(取材自微博)

「編戶齊民」 網掀反彈

黃裕生直言,凡是試圖全方位監控自己國民的國家,凡是竭力把國民置於透明狀態的國家,都是以最粗暴、最直白的方式表明自己不是人民的國家。因爲真正人民的國家不需要監控國民的行蹤,國家相信自己的國民,國民也認同並相信、維護自己的國家。

他強調,任何以加強監控國民的言論、思想與行動自由爲目的,或者任何會導致對國民的言論、思想自由進行嚴密監控政策,都與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方向與目標背道而馳。

黃裕生表示,如果中國式現代化是目標與方向,那麼,這個方向不是朝向古老的「編戶齊民」,而應朝向人人更加自由、更加開放、更加自立、更加文明與更加富有。「如果我們對中國式現代化要有信心,要有自信,那麼這種現代化應該對國民的監控少於西方現代化對其國民的監控」。

黃裕生的文章隨即被刪除,其微博頁面顯示,「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該使用者處於永久禁言狀態」。他的遭遇再度引發網友質疑:「不是說公開徵求意見嗎,怎麼把反對的聲音永久禁言了?」。

北京清大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反對網號網證制的文章遭刪除,微博停留在7月27日。(取材自微博)

反制異議 疑官方所爲

北京清大法學院教授勞東燕日前亦發文反對新政,批評此舉的真實用意是要強化網路言行管控,形同將刑事偵查範圍從嫌犯無限擴大到所有人。

勞東燕發文引發熱傳,隨即遭全網刪除。一個名爲「也評」的微信公衆號還連發3篇文章狠批勞東燕,轟她反對網號網證是「公知之名下的反賊行徑」,指她是「弱雞公知」,丟盡北京清大的臉。這些充斥人身攻擊的文章迄今健在,引發網友質疑這個公衆號背後就是官方。

另外,北大法學院副院長沈巋也在鳳凰網發表題爲「統一網號網證的比例原則檢視」的長文,他呼籲網證網號新規的手段和目標應合理、合法,目標可實現,並對當事人的權益損害最小,且當局要以最小成本施行、「切忌用大炮打蚊子」等,雖然文內少有批評,但他的這篇評論也已遭下架屏蔽。

網友嘲諷「當局一邊煞有介事地向社會徵求意見,一邊屏蔽不讓人發表意見,這樣拙劣的民主秀真讓人大跌眼鏡。」也有人說中國早就已是「監視王國」,新規不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