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對峙面子問題 日媒揭露「恢復和平」關鍵

中印對峙示意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從2017年6月開始,中國印度軍隊邊境地區長達兩個多月的軍事對峙,最終雖然和平收場,兩國關係始終受到矚目。根據日媒報導指出,2018年以來中印關係迅速改善,去年發生對峙的印度東北部錫金邦邊境地帶,已經恢復和平的景象,重啓民間貿易旅遊業也正常運作

發生對峙的邊境地區,目前約有300名印度商人往返中印兩國,並在市場出售服裝食品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指出,對峙期間中方禁止貿易商前往印度,雙方媒體互相譴責,更有人將事件形容成「一場閃電危機」,不過從印度士兵與邊境居民交談的氛圍顯示,衝突似乎不如外界想像的嚴峻。

▼中印兩國在邊境錫金段洞朗地區對峙。(圖/翻攝自大陸外交部

曾經參與對峙的印度士兵透露,誰都沒有認真想過沖突會發生,「不過他們沒有退出,我們也無法退出,這是面子問題。」此外具有30年工作資歷、負責在中印兩國送信的老郵差Towang表示,「我像往常一樣跨越國界,印度政府也沒叫我回去中國。」關於媒體渲染軍隊奉命疏散邊境地區居民的消息,21歲的Puradohan事後證實,「因爲沒有爆發戰爭的危險,我被告知留在村裡了。」

報導提到,隨着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中國希望能與鄰國維持穩定關係,印度爲了明年大選也需要加強與中方的經濟關係;受到川普(Donald Trump)政權影響中美關係不確定性仍在增加;美國持續對華採取強硬政策,中美貿易戰勢必加劇,包括南海臺灣議題都是加劇摩擦因素,基於上述情況,中國急需穩定和鄰國的外交關係

報導還說,印度將在2019年舉行全國選舉,莫迪總理需要加強中印的經濟關係,爲自己增加政治籌碼;爲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他需要獲得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貸款,儘管如此中印之間的對立因素依舊存在;中國在領土問題上不會做出妥協,一帶一路方面印度也從未表態,在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印度洋地區的中印影響力之爭仍在繼續着。

▼中印邊境示意圖。(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