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今年比賽球較彈較大顆? 聯盟公佈檢測數據

富邦悍將高國麟27日在官辦熱身賽2局下敲出2分炮。(資料照,富邦悍將提供)

中職35年球季將在30日開打,聯盟每年開季前都會在3月委託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器材科技研究所進行比賽用球檢測,28日公佈檢測結果,今年恢復係數爲0.554,而針對球的直徑檢測數據爲2.89inch。與去年2023的2.89inch相同、並無差異。

中職今年比賽用球依舊使用華櫻990,經過恆溫恆溼14日後檢測,無論在外觀、縫線數、重量、圓周、直徑、縫線高度、縫線寬度、恢復係數(COR)及壓縮值(C-D)等共9項都爲合格標準。

聯盟指出,最受矚目的恢復係數檢測結果爲爲0.554,在2021中華職棒通過「最嚴版」區間規範的0.540~0.560之間,完全符合規定。

聯盟表示,自會長蔡其昌上任後,爲求比賽用球的品質穩定,檢測次數從原本的每年2次改爲每年4次,從過去每次檢驗3顆逐步提高爲24顆,同時,也變更合約加重檢測不合格的賠償金額。

聯盟也強調,雖然棒球構造在全球仍爲手工製作,不過爲了維持比賽穩定度,2021年聯盟除了通過「最嚴格版本」的區間,近年更持續提高檢驗的次數與數量。

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有球員、教練反應今年比賽用球比較彈且比較大顆,聯盟公佈2023年4次恢復係數檢測數據爲0.555、0.551、0.547、0.554,此回2024首次檢測數據爲0.554,符合標準。

今年官辦熱身賽30場比賽出現31轟,場均1.03支,與去年熱身賽29場出現29支全壘打,場均1支,幾乎沒有差異。而棒球的國際規範直徑區間爲2.874-2.953,2024年第一次檢測數據直徑爲2.89inch與去年2023的2.89inch相同,並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