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教改讓學生樂於實現自我

「410教改聯盟」第二任會長、現任銓敘部長周志宏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現在學生比較有自己的看法、勇於表達及樂於實現自我,這是教改帶來的成果。(王英豪攝)

1994年教改大遊行提出4大訴求,現在落實了嗎?「410教改聯盟」第二任會長、現任銓敘部長周志宏說,當初主張的「落實小班小校」尚未完全實現,而「廣設高中大學」訴求則遭到外界曲解。不過,他表示,現在學生比較有自己的看法、勇於表達及樂於實現自我,這是教改帶來的成果。

1994年4月10日,臺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等人發起「410教改大遊行」,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及「制訂教育基本法」等4大訴求,之後並組成「410教改聯盟」來督促政府落實,第一任會長張則舟、第二任會長則是周志宏。

當初4大訴求現在落實了嗎?周志宏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推動教育現代化」永遠要持續努力;至於「落實小班小校」,他認爲尚未完全實現,因爲現在法律規定國小每班29人、國中30人,老師負擔還是很重,沒法照顧到每個學生,合適的班級人數應該是20人。

周志宏說,當初主張小班小校是希望教育品質能有提升,但目前偏遠地區的小班小校則是少子化造成。以小校說,國小最好每個年級是6到8班,但現在一些都會區學校還未達到理想。

至於「廣設高中大學」,周志宏說,他們希望廣設的是公立高中大學,且至少每個縣市有一所國立或公立大學,但教育部卻讓一些私立專科升格爲技術學院或科大,這跟他們的主張有很大落差,現在面臨退場的也是升格後無法經營的私立學校。

周志宏認爲,4大訴求中最有落實的是「制訂教育基本法」,《教育基本法》在1999年制訂,之後還經過5次修正,達到保障學生受教權、家長教育選擇權及私人興學自由,並嚴格禁止體罰。

許多人批評臺灣教改失敗,但周志宏認爲這有失公平,因爲教育是多面向的,一些部分未達到理想,但不是一律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