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神獸建案「紅單4個月價飆3成」 荒唐內幕曝光!消保官盯上了

新竹房市火熱,在知名建案涌現開賣排隊人潮前,在地臉社團曾貼出徵人排隊的公告。(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房市持續升溫,全臺建案捷報頻傳紅單亂象卻引起政府消保官注意,導致日前全國才上演一場中央聯手地方突襲稽查行動。在這次行動中,開出第一槍的消保官指出,最早會察覺亂象,是因爲發現某個建案在短短4個月之間,價格一路從25萬飆升至34萬元,之後實體走訪個案,卻發現媒體宣稱的熱絡氣氛竟然只是假象直言整件事「荒唐到了極點」。

過去一週,全臺建案銷售現場風聲鶴唳,面對有人詢問建案銷售情況,紛紛低調再低調,過去現場銷售人員常常掛在嘴邊的「熱銷」、「秒殺」及「完售」等字眼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平平」、「還可以」或「還沒開賣」,甚至還有業者直接婉拒媒體上門採訪;原來,日前不少正在開賣建案的建商們,才經歷中央與地方的聯手稽查行動,政府出手「打房」之勢如山雨欲來。

10月31日,內政部地政司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縣市的地政局、消保中心、建管處聯手展開稽查,對全臺建案發動一場突襲,試圖抓出違法炒房的建商,地政司長王成機當天即坐鎮此次傳出炒房熱過頭震央——新竹縣。

本刊調查,這次驚動中央,並大動作聯合地方政府一起出手的起因,就是中央接到新竹縣消保官靳邦忠呈報的一份資料。靳邦忠上週接受本刊訪問坦言,早在5月初,他就察覺房市出現異常,但一度以爲是零星個案,「一開始,聽到5月初有消費者買『紅單』一坪25萬元,結果業者突然取消交易,到了6月,拿出來賣的價格已到27、28萬元,9月促銷時一坪要33、34萬元了,當時還以爲是個案。」

所謂的紅單又稱「購屋預約證明單」,早期多用於建案尚未取得建照前,證明民衆已付錢買到預售屋的「優先購買權」,一旦確定購買,必須在約定時間內補足訂金,並完成正式簽約,否則便無息退還已付金額。不過,考量建案未取得建照便開始銷售,恐違反《公平交易法》,因此現在的紅單,多被房屋銷售業者用於建案已取得建照,但尚未公開銷售的「潛銷期」。

未料,10月有媒體報導新竹某建案出現消費者漏夜排隊,隔天又說現場有300人排隊,「一開始很懷疑,也覺得很誇張。所以就去現場看,假日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4點,整整7、8個小時竟只有4個人詢問,覺得荒唐到了極點,根本在愚弄消費者,所以馬上呈報中央,沒想到過一個禮拜,臺中也發生類似狀況,才確定茲事體大,這已是一種全國性的(炒房)現象了。」靳邦忠說。

談起近年房價高漲的民怨,「爲什麼今天一講到房價,大家就那麼在意?是因爲你跟建商熟、訊息多就可以賺大錢,結果造成市場上真正要買房的消費者買不到,民怨就在這裡。像我那時候去看幾個建案,排隊的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想要自己住,卻擔心買不到。」在這波打房聲浪中第一個舉起大旗的靳邦忠有感而發地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抑制炒房瘋2】4年前一招急凍房市 財政部長一句話露殺氣【抑制炒房瘋3】是否打房央行理事雜音 副總裁專文示警【抑制炒房瘋】炒房歪風再起 中央、地方看不下去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