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珍》讓我們真正成爲自由人吧!

朱國珍》讓我們真正成爲自由人吧!(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我因爲親自照顧小壯丁,因此他小時候時常與我一起去華視錄影。記得他念小學一年級,有次在週記上寫着:「昨天陪媽媽去錄影。」

結果孩子當時的班導(中正區某百年國小資深老師)刪掉「錄影」二字改爲「露營」。當時我就知道這所學校不能唸了,因爲所謂資深老師就是毫不在乎別人的經驗世界,霸道地將自以爲是的價值觀強行移植到小孩子身上。後來這位班導的所言所行果然驗證了我的想法,間接造成小壯丁念小學一年級時的創傷經驗。還好我們因爲搬家遠離市區,小壯丁終於在小學二年級之後有機會復健他的小小心靈。

雖然說「錄影」這件事不太像是一般人能夠輕易體驗的事,但我認爲作爲老師,尤其還是國小一年級的班導師,更應該彎下腰來關心孩子爲什麼會寫出「錄影」而不是「露營」的原因。至少,我現在作爲大學生的老師,我始終提醒自己隨時隨地要記得柔軟身段,設身處地與學生在同一個位置(除非學生太調皮,欺人太甚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觀點」是件有趣的事,尤其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將常接收到許多「文化暗示」,最終導致偏執的「文化陳規」。

杜克大學哲學系教授華特・西諾・阿姆斯壯在《再思考》書中鼓勵思辨精神,他說:「有時候,缺乏瞭解可能是因爲人有互不相容的世界觀或衝突的預設,阻撓了相互的理解。」

因此,傾聽與對話是重要的,具備前述行爲纔有機會互相理解,進而擺脫文化陳規,讓我們真正成爲自由人。

全新的電視節目《讀力創作》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產生。同樣一本書,因爲不同的人閱讀,形成再創造的力量,同時增進彼此的瞭解。無論是「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遠方」或者是「打開一本書就像是打開一個世界」,我始終認爲世界上最新鮮有趣的事情就是閱讀。開創魔幻寫實風格的拉美文學大師波赫士說過一句名言:「我想像中的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樣子。」由此可見不斷閱讀、吸取新知、接納不同觀點的趣味與意義。

第一集節目邀請到金鐘獎導演楊雅喆、臺師大國文系教授須文蔚、洪建全基金會研發長曾文娟一起閱讀《天橋上的魔術師》。這本書出版的隔年,我改編自己小說作品《中央社區》獲得拍臺北電影劇本獎第一名。但是,直到《讀力創作》錄製這個節目之後,我才真正學習到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的藝術高度與深奧之處。

作者爲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