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消防勸退3萬輛電動車上樓入戶充電

原標題:“黑科技”賦能 “婆婆嘴”兜底

寧夏消防勸退3萬輛電動車上樓入戶充電

本報訊 (記者 秦磊)12月13日,一男子趁無人注意,想把電動自行車悄悄推到樓上充電,可剛進電梯,警報驟響,電梯門反覆開合,被“拒載”。物業工作人員聞訊到場,男子只好在衆目睽睽之下,尷尬地將電動車推出電梯——這一幕,發生在銀川市興慶區大新家園小區,自從小區安裝了“電梯電動車智能管控系統”,電動自行車“乘坐”電梯上樓充電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記者從寧夏消防救援總隊瞭解到,今年以來,我區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宣傳活動,通過“黑科技”賦能、“婆婆嘴”兜底,一年勸退3萬餘輛電動自行車“上樓入戶”“飛線充電”,確保了轄區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隨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因不規範充電行爲引發的火災事故並不鮮見,給人民羣衆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極大隱患。爲堵住電動自行車上樓的“通道”,寧夏消防引入“黑科技”,搭建“電梯電動車智能管控系統”,通過人工智能識別電動自行車,引導車主按規定安全停車。同時,協調各市住建部門,將電動自行車火災防控工作納入物業企業管理、評比、考覈內容,推動物業企業將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納入日常工作範疇。

“稍等,您還有一份快遞請簽收。”12月13日,銀川市金鳳區吉泰·潤園小區業主李曉波在簽收完自己購買的快遞件後,又收到了快遞員送上的“消防快遞”。爲了將消防安全知識滲透到羣衆日常生活中,寧夏消防將“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嚴禁佔用堵塞封閉”“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大,請不要飛線充電,更不要在室內、樓梯、安全出口等處停放”等安全提示語製作成精美印章,通過順豐、圓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飛”入尋常百姓家。

“宣傳消防安全,就得有張‘婆婆嘴’和一雙‘勤快腿’。”寧夏消防救援總隊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我區各級消防部門在轄區羣租房、住宅小區等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宣傳2000餘次,培訓羣衆10萬餘人,發放防火宣傳資料4萬餘份,深入小區開展上百次夜查行動,及時查糾電動自行車“上樓入戶”“飛線充電”“亂停佔道”等不安全行爲,共清理“上樓入戶”“飛線充電”電動自行車3萬餘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