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君》我們選擇的戀人 反映我們的需求以及內心的恐懼

朱亞君》我們選擇的戀人,反映我們的需求,以及我們內心的恐懼。(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很年輕的時候,讀到張愛玲寫着:「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心中一驚,覺得好美,多想也遇到一個讓自己低到塵埃裡,還感到歡喜,歡喜到開出一朵花的人。​

長大後才知道,健康的親密關係,是不會讓你低到塵埃裡的。那不僅是他的問題,也是我們自身的問題。​

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我們身上都有刺,那是我們的人格,也是我們的「心理面貌」。《如何擁抱一隻刺蝟》講解了九種典型的人格傾向,包括自戀型、表演型、強迫型、依賴型等,並且用九隻各具特色的刺蝟,作爲戀愛與婚姻中的個體的比喻,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生動又有趣。就是在告訴我們在愛與婚姻中的人格識別、接納與付出。​

​ 兩個相愛的人,就像兩隻刺蝟,既期待靠近彼此,又擔心互相傷害……

書裡告訴我們:人格是一面鏡子,我們選擇的戀人,反映了我們的需求,以及我們內心的恐懼。兩性關係中的彼此吸引、相互依戀、難捨難分,甚至相互糾纏的背後都是人格在起作用。​

自戀型人格 者只愛自己身上的刺。​表演型人格 者的每一根刺上都寫滿了故事。​偏執型人格 者的刺往往尖利卻又帶傷。​強迫型人格 者的刺極整齊地排列着,他追求完美,不允許感情有絲毫的差池。​

迴避型人格 者把他的刺都藏了起來,你沒有機會碰到它們。​依賴型人格 者把他的刺放在戀人的身上,他希望把自己的刺變成戀人的一部分。​邊緣型人格 者的刺千奇百怪。​憂鬱型人格 者的刺上寫滿了憂傷。​反社會型人格 者的每一根刺都很鋒利,甚至有毒……​

經由本書,我們可以學習──​在親密關係中,各種人格類型者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和感受。​他們的戀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和感受。​他們爲什麼會有這些表現?​雙方應該做些什麼,讓愛情更甜蜜?​

作者爲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