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成交659萬方 重慶樓市2023成績單出爐

2023年,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回顧全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既充滿了挑戰,又充滿了機遇。在這一年中,見證了政策的不斷調整,市場的起伏波動,以及行業結構的重塑。總的來說,2023年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諸多變化和挑戰,但也在不斷髮展和進步。

作爲西南地區的核心城市,重慶的房地產市場在2023年呈現出了獨特的發展態勢。這一年,政策環境不斷調整,市場趨勢跌宕起伏,行業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挑戰與機遇並存。儘管政策環境不斷調整、市場趨勢跌宕起伏、行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但重慶房地產市場依然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一個更加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慶房地產市場。

政策:持續優化促進樓市企穩

2023年,重慶市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可以說是利好頻出,比如在年初發布了《重慶市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的政策措施》,推出36條政策措施,其中涉及房地產政策27條。此後又陸續出臺了放寬個人住房套數認定標準、優化新購住房再交易管理、實施房交會期間購房補貼、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等等。這些政策的出臺,有效地穩定了市場預期,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爲購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實惠。

樓市:商品房量價同比微漲

據中指院西南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中心城區成交商品房120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4%(2022年爲1435.2平方米)。商品住宅成交659.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2022年爲621.7萬平方米)。價格方面,2023年,城區中心城區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爲14522元/平方米,同比微漲0.9%(2022年爲14392元/平方米)。可以說,相比2022年的斷崖式下降,2023年樓市“穩住了”。

土地:成交面積大幅下降

2023年重慶中心城區住宅用地以底價成交爲主,全年出讓的27宗宅地中,溢價成交地塊僅爲4宗,顯示房企拿地熱情持續較低,從拿地企業來看,仍以國企、央企以及平臺企業爲主。

2023年,重慶中心城區共成交住宅用地149.2萬平方米,可建體量約294.8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均價7701元平方米。相比2022年,成交土地面積下降超45%,可建體量減少約37%,成交樓面價上漲約20%(以上數據均來源中指院西南)。

企業:探索多元發展之路

2023年,房地產市場仍然處於調整之中,面對市場的巨大變化,房地產企業從過去的“三高”模式轉向穩健多元化發展,部分優質房企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同時,這些企業還注重創新發展,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服務,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比如重慶萬科,持續佈局中心城區熱點板塊,並通過產品升級,持續領跑重慶樓市,2023年,重慶萬科以77.4億元的業績,位列重慶房企第一位。

比如重慶龍湖,2023年表現依然優秀,全年計交付18盤,共計19025套品質新房。與此同時,青雲闕、江山頌、雲河頌等多個高端新品陸續亮相,在重慶樓市掀起“改善風暴”。

表現亮眼的還有保利發展,2023年保利在重慶陸續打造了30餘個品質標杆項目,引進了天字系、和字系、閱字系等產品系,實現從住宅到商業、公寓、寫字樓多業態開發。

還有如香港置地重慶公司,以國際化視野結合百餘年的開發經驗,打造了長嘉匯、啓元、觀宸等品質項目,助力城市更新,推動了重慶城市建設的持續升級。

2023年,招商蛇口重慶公司“招商臻心交付季”完美收官,共交付面積約26萬平方米,堪稱全年重慶樓市最大規模集中的交付,用品質交付、創新產品和優質服務贏得市場,挽救了市場信心。

展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總之,2023年重慶房地產市場在供需兩旺的基礎上,呈現了平穩增長的態勢。政府對市場的調控措施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而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房企和項目也通過不斷創新和發展提升了競爭力。未來幾年,重慶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展望未來,重慶房地產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同時,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也將更加科學合理,爲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預計未來幾年,重慶房地產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餘小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