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解決地方債風險 陸今年保持必要財政支出強度

大陸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也稱,大陸已推動制定一系列的化債方案,將抓實抓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化解工作。(摘自中新社)

大陸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1日表示,今年不存在財政支出收縮的情況,將持續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的強度。此外,大陸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也稱,大陸已推動制定一系列的化債方案,將抓實抓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化解工作。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1日舉行的2023年全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記者會。李先忠指出,2023年6、7月,大陸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小幅下降,主要是2022年同期存在一次性的大額支出,擡高基數,使去年6、7月增幅有所回落,這是在預期之內的,不存在財政支出收縮的情況。2024年將持續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的強度。

李先忠表示,在國債方面,將在大陸全國人大審查批准的國債餘額限額內,擬靠前安排發行,爲保障必要的支出強度提供支撐。到2023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分別向各地提前下達新增債務限額是1.39兆元(人民幣,下同)、2.85兆元、2.36兆元、1.79兆元和2.62兆元,合計超過11兆元。

而2023年12月,財政部依法履行審批程式後,已經向各地提前下達部分2024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支持重大專案建設,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債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此外,王東偉表示,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是3.8兆元,優先支持成熟度比較高的專案和在建專案,聚焦重點,「不撒胡椒麪」,擴大專項債券的投資領域,2023年專項債投資領域擴大到11個。專項債用作專案資本金範圍也擴展擴大,擴展至15個方面,同時加強專項債的發行和使用,有力推動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專案建設。

至於地方政府債務,王東偉強調,推動制定了一系列的化債方案,抓實抓緊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化解工作,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另一方面,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2023年轉移支付的規模達到10.29兆元。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政策,向「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壓力較大、財力相對薄弱的地區傾斜。同時,引導省級下沉財力,築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