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劉軍科:希望通過《荷花澱—隨想》表現白洋澱的美

縱覽新聞記者康瑞珍

9月15日—9月18日,沉浸式交響音畫《荷花澱—隨想》在河北體育館與觀衆見面。每場演出結束後,掌聲、歡呼聲、喝彩聲不斷,整個劇場洋溢着歡樂與感動。演員一一登臺謝幕,觀衆的掌聲持久而熱烈。作爲《荷花澱—隨想》的出品人、創意總監、作曲劉軍科壓軸登臺,他向觀衆鞠躬致意,也向演員致謝。“特別感謝觀衆喜歡這臺演出,也感謝各位演職人員的辛勤付出。”劉軍科略帶激動地說。

圖爲劉軍科與主創一起謝幕。杜船攝

主創人員收到的蘆葦花束和舞臺佈景相得益彰。據瞭解,這也是劉軍科的創意。演出中,創意無處不在,無論是音畫合一的表現形式,裸眼3D的環境營造,還是交響與戲曲的融合,抑或舞者忽而入畫……沉浸感滿滿。一時間,觀衆分不清是在劇場,還是來到了那個美麗的“荷花澱”。

有觀衆說,這場交響音樂會聽得熱淚盈眶,千言萬語都蘊含在了每個音符的起伏,每一束光的明暗裡。這究竟是一場充滿怎樣魔力的交響音樂會,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帶着這個疑問,我們與劉軍科聊了聊。

圖爲《荷花澱—隨想》的出品人、創意總監、作曲劉軍科。

還原孫犁筆下的“荷花澱”

作爲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北人,劉軍科創作過很多具有河北特色的文藝作品,比如歌曲《燕趙情》、民族舞劇《大道記憶》、歌舞劇《太行讚歌》等。雄安新區設立後,創作一部雄安題材的作品,一直被他放在心上。但是從何入手?這是劉軍科很早之前就開始考慮的。

火熱的建設場景,在很多文藝作品中有所表現。劉軍科想另闢蹊徑,他想到了白洋澱。

老家在定州,離白洋澱不遠,劉軍科對白洋澱的最初印象來自著名作家孫犁的文學作品《荷花澱》。“美麗”“質樸”的白洋澱至今印在他的腦海中。

“這部文學作品雖然描寫的是戰爭背景下的白洋澱,但裡面沒有宏大戰爭場面,着墨更多的是白洋澱的美以及人民的淳樸。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帶給讀者很多美好。”劉軍科說,他想在《荷花澱—隨想》中盡力還原孫犁先生筆下的“荷花澱”,追求“簡練而情緒飽滿”的表達方式,沒有樂器的炫技,要把美好的感覺傳達出來。

圖爲演出現場。杜船攝

爲了創作這部作品,劉軍科帶主創團隊多次到白洋澱採風。他回憶,真正開始創作大概是從去年6月份開始的。《荷花澱—隨想》這個名字是數次更名之後確定的。“隨想”也意味着不受格式的限制,無論是作曲曲式,還是呈現形式。

“表現白洋澱的自然美景、澱上人家的美好生活以及歷史文化、現代發展,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展望未來,寄予美好希望,帶給觀衆美的享受。”這是他對這部作品定下的基調。

自然與人文相融合

舞臺上,《萌動的春意》旋律響起,冰雪消融,嫩芽破土,蘆葦青綠……一幕幕畫卷伴着大提琴和小提琴和鳴,漸濃的春意撲面而來。大幕上的春雨落地,舞臺“水面”上蕩起漣漪,代入感十足。隨後,《蘆花飛揚》幽遠的旋律漸起,蘆葦金黃、蘆花飄飛,清脆明快的鋼琴聲與化成“白鷺”的舞者靈動的舞姿相得益彰,又把觀衆帶入秋的世界,音符轉換間,蘆花變雪花……不同的樂器相互碰撞,戲曲、舞蹈、歌唱等輪番上演,動人的旋律與唯美的畫面相融合,讓觀衆沉浸其中,感受視聽的雙重盛宴。

圖爲演出現場。杜船攝

在劉軍科的創作中,《荷花澱—隨想》包含序曲在內的11首曲目,不只展現了白洋澱的四季更替,更有一條時間線貫穿其中。“一個多小時的音樂會,每個曲目之間需要有關聯。”他說,《萌動的春意》《蘆花飛揚》《戲韻鄉趣》體現人們美好的生活,《雁鳴蘆蕩》《鏡水飛鴿》展現了生活的寧靜突然被打破,繼而小號又吹響和平之聲。《可愛的土地》《月夜荷影》和《風荷水墨》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建設。最後《飛翔的春風》《夢縈千年》則留給觀衆更多的想象空間,去描繪未來的發展。

劉軍科表示,音樂雖然是寫意的,但是每一首曲目都要有依據,不然,音樂就沒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他希望每一首帶有詩情畫意的曲目都給觀衆帶來想象的空間。

圖爲演出現場。杜船攝

值得一提的是,《戲韻鄉趣》中,交響與戲曲伴奏交相輝映,精彩的水袖表演令觀衆連連叫好。交響中加入戲曲元素,劉軍科闡釋,在河北,河北梆子是流行的劇種之一,用河北梆子描寫澱上人家的生活日常,展現民俗、文化,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用管絃樂表現河北梆子的旋律,讓觀衆感到親切又新鮮。

劉軍科希望在這部作品中表現荷花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之美,通過中西方樂器的碰撞,多種藝術門類的融合,將白洋澱的美盡情展現,帶給觀衆豐富的視聽體驗。

全新的藝術體驗

《荷花澱—隨想》採取雙舞臺的展示形式。演出正式開始前,演員在小舞臺的“老屋”門口認真編着葦蓆,強烈的生活場景,瞬間將觀衆融入到”荷花澱”的環境中。隨後,和着悠揚的旋律,一幕幕荷花澱畫卷展現在觀衆面前,荷動影隨、蘆花盛開、漁舟划行、小橋流水……在高科技的加持下,水聲潺潺、魚躍荷間,蟲鳴鳥唱,生機盎然,讓人目不暇接,彷彿來到美麗的澱泊旁,聆聽着動人的故事。

圖爲演出現場。杜船攝

音畫合一的呈現形式、澱上水鄉的舞臺搭建以及高科技的運用,營造了滿滿的沉浸感。劉軍科表示,每個人聽音樂都有自己想象的畫面,舞臺上的畫面不是圖解,而是引導聽衆去理解、去想象,讓音樂的情緒和意境融合起來,讓觀衆感到沉浸的過程。同時通過視頻、全息紗、環形幕、全景音等科技的運用,拉近音樂與普通觀衆的距離,讓觀衆更好地感受音樂的情緒和意境。

劉軍科認爲,隨着科技的發展,音樂的呈現形式正在發生着變化,也爲音樂體驗帶來了全新的可能。交響音畫通過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相結合,打破了傳統交響樂的界限,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爲觀衆提供一種不同的藝術體驗。

他說,希望觀衆通過這臺演出感受到“荷花澱”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