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疫情改變創作模式 編舞家樊怡君打造舞蹈「瓶中信」

旅歐編舞家樊怡君將和觀衆分享她的最新編舞作品《BARDO》,運用影像和舞蹈說故事。(樊怡君提供)

旅歐編舞家樊怡君作品《BARDO》,運用影像和舞蹈說故事,演出現場在荒廢的發電廠。(樊怡君提供)

疫情改變創作模式,除了在線上演出,還有更多可能。旅歐編舞家樊怡君集結世界各地舞蹈創作者,運用影像、線上、實體演出等不同呈現方式,並透過線上及現場播放和觀衆溝通互動,推出「TANZAHOi臺灣瓶中信」展覽,本週末登場。

樊怡君長年旅居德國漢堡,這次的展覽是2021年「TANZAHOi國際舞蹈與舞蹈電影藝術節」的再延伸活動,她表示,科技、影像與線上展演,都是在疫情之前就有的事情,但是疫情下,讓這些表現方式更活躍,「在封城或無法現場演出時,藝術家透過線上的方式做轉換,同時可以迅速地和各地藝術家合作,雖然創作過程很艱辛,但是透過數位展演,更可以和不同地方的人交流。」

樊怡君畢業於漢堡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後創辦TANZAOHAi舞蹈與舞蹈電影節,同時也是臺灣伊舞集的成員之一,她是臺北人,出生於1987年,在臺就讀中正高中時,參與德國公視來臺拍攝計劃,因緣際會下到德國唸書,並試着透過影像記錄舞蹈表演,發展新的創作語言。

樊怡君表示,「影像能帶給觀衆不同的看舞方式,同時又可以帶領舞蹈的語言拓展開來。」這次在臺灣她也將和觀衆分享她的最新作品《BARDO》,作品名稱是梵文「中陰」的意思,內容描述日月光大藏伏師透過夢修與年輕早逝的師弟僧侶多傑,在中陰界靈魂相遇。哥哥除了規勸弟弟勿在中陰界流連,卻也因此呈現弟弟對於人間的留戀與不捨。

樊怡君表示,這部作品在國外演出時,現場僅有80名觀衆,同時還有線上觀看直播的觀衆,「我安排了一位攝影師,透過攝影角度,擔任哥哥角色,以一個鏡頭視角作爲一名角色,照顧不在現場的觀衆,而現場觀衆則是會從投影串起不同角度,理解這個故事。」

此外,也由於演出場地在荒廢的發電廠,加上演出時下着雨,現場還漏水,樊怡君表示,有觀衆反映,像是真的親臨弟弟在中陰的現場,「有一種超乎現實,但卻又是現實的概念,這種無法預料的感覺,觀衆感覺很深刻。」展覽將於2月18日至20日在臺北溼地Venue五樓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