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美中經濟“脫鉤”不是可行選擇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道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7月8日刊登題爲《美國人準備好與中國打貿易戰了嗎?》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羅戈夫。全文摘編如下:

要想讓美國嚴重分裂的政治階層團結一致,沒有比遏制中國更好的主題了,手段可以是貿易限制,或是對中國電動汽車加收關稅。爲國家安全而行使保護主義的說法雖然極具說服力,但尚不清楚,美國政治領導人和美國公衆是否準備好接受這樣做的經濟後果。

決策者們的普遍看法是,本世紀初中國商品涌入掏空了美國製造業根基。在美國政策圈,“中國衝擊波”往往被描述爲美國犯下的一個巨大錯誤,是傳統工業衰退的罪魁禍首,導致貿易不平衡狀況加劇。

因此,決策者和評論家普遍認爲,美國必須阻止“中國衝擊波2.0”的出現。爲此,要對手機、無人機,特別是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綠色能源設備等中國技術產品加徵鉅額關稅。雖然拜登總統和他的前任特朗普在大多數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在遏制中國的問題上,二者似乎在搶當美國最具保護主義色彩的總統。

然而,支撐美國現行貿易政策的“中國衝擊波”說法存在嚴重缺陷。雖然來自中國生產商的競爭對某些製造業崗位造成負面影響,但自由貿易無疑創造了更多贏家而非輸家。不僅如此,美國低收入消費者還一直是中國低成本進口商品的最大受益者。那些認爲與中國貿易脫鉤不會導致物價上漲和政治反彈的決策者可能會遭到當頭棒喝。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貿易限制造成的經濟影響可以被最小化——中國產品可以通過第三國供應商進入美國,美國人會買到假裝在印度生產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只是價格更高。這種關稅戰也許可以取悅選民,但看不出它對改善國家安全有何助益。

而且,對美國“更友好”的國家要打造自己的製造業需要很長時間,纔有可能製造出與中國產品匹敵的、尤其是在價格方面能與中國製造商競爭的產品。在電動汽車等領域,中國已經擁有西方國家幾乎不可逾越的領先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成本高以及存在工會組織的美國企業沒有任何優勢,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讓美國人買美國電動汽車的目標極難實現,無論拜登或特朗普給他們多少支持。

對我們這些信奉多邊合作的人來說,世界兩大國之間不斷升級的對抗令人深感不安,因爲我們認爲多邊合作是應對世界最緊迫問題的必由之路,從氣候變化到規範人工智能無不如是。

無論很多美國人怎樣想,與中國經濟脫鉤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如果兩國要實現穩定、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就必須找到一個妥協的辦法。(編譯/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