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加入CPTPP對臺汽車業有好有壞

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雯隆。圖/資誠提供

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簡介

臺灣歷年汽車關稅與進口車銷售比重變化

臺灣歷年新車出口數量與成長率

9月22日我國政府正式宣佈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目前CPTPP協定共有八國已完成批准成爲正式會員國。

加入CPTPP之後,對國內產業進出口競爭力將有重大影響,根據中經院的研究指出,紡織成衣、石化、塑膠、橡膠、鋼鐵金屬、化學品、建材等產業將是受到關稅影響最大的產業,然而上述產業在早期產業升級轉型階段已對生產基地完成全球佈局,影響較輕;我國在全球供應鏈體系扮演關鍵角色的電子資訊產業,由於相關產品出口幾乎都免徵關稅。

反觀臺灣整車廠多屬母廠直接在臺投資,或是與臺灣車廠合資設立爲主,未來受到關稅的衝擊程度最大。筆者將就臺灣加入CPTPP後對國內汽車及零組件產業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並提出策略建議。

一、臺灣整車市場所受衝擊最大,但整車出口存在機會

臺灣汽車產業在歷經多年的保護政策之下,於2002年加入WTO之後終於打開國際貿易大門,進口車關稅由加入WTO前的30%降低至17.5%,並且同步解除配額貿易壁壘,伴隨而來的結果,則是進口車在臺灣汽車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2002年臺灣進口車市場佔有率僅有13.5%,2020年進口車市場比重則來到48.4%。臺灣歷年汽車關稅與進口車銷售比重變化如(圖一)所示。

由於母廠對臺灣整車廠的控制力道大,母廠基於全球各工廠產能、生產品質、市場預估、各國稅率及終端定價等因素分配各工廠生產車型及產量,對國內車廠而言,除了難以達到經濟規模外,如何開拓外銷市場,車廠亦無太大的話語權。根據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20年臺灣新車外銷數量僅有19,133輛,僅佔臺灣車廠整體產量的7.8%,整車外銷之艱辛由此可見一斑。臺灣歷年新車出口數量與成長率彙整如(圖二)所示。

加入CPTPP後,受到臺灣進口關稅降低的影響,將進一步促使母廠導入更多進口車款使得臺灣整車市場競爭更加劇烈,國產汽車市場進一步萎縮的局面恐將在所難免;然而,CPTPP會員國也必須降低當地汽車進口關稅,母廠可能考量臺灣生產車輛具有品質及價格優勢,在海外關稅降低及貿易壁壘撤除後,反而有機會讓臺灣車廠撬開各會員國汽車市場大門。

二、以外銷爲主的零組件廠商可望直接受惠,然產品升級轉型方爲重中之重

由於汽車生產講究即時生產(Just in Time, JIT),因此汽車大型零組件生產廠商,將因運輸成本考量在整車廠周邊進行設廠,此類型廠商受到CPTPP影響較小;臺灣基於良好的電子產業發展基礎,在汽車電子領域較具優勢,而此類產品由於體積小、重量較輕,可以擁有較遠的配套距離,因此,早期臺灣汽車零組件廠商爲求降低生產成本,多於中國大陸設有工廠,再行銷全球市場。

根據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臺灣汽車零組件廠商出口金額合計1,927.2億元新臺幣,CPTPP會員國合計出口比重則佔13.7%,主要貿易會員國依次爲日本、墨西哥、澳洲、加拿大、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國。因此,加入CPTPP後,將使得以上述國家爲主要出口國的汽車零組件廠商直接受惠。

再由進口的角度觀察,2020年臺灣汽車零組件進口金額合計995.4億元新臺幣,自CPTPP會員國進口比重則爲27.6%,且單就日本佔進口比重便高達25.3%,其主因爲國內車廠多與日系車廠技術合作,自日本進口大量關鍵零組件來臺進行整車組裝,這也是長期以來國內汽車產品價格高於其他國家,以及出口不具競爭力的主因之一。

然而在COVID-19疫情影響之下,爲了控制疫情蔓延各國採取封鎖、停工等措施造成全球運輸體系緊張,傳統汽車零組件供應鏈體系即將瓦解,取而代之將是區域佈局、在地生產及就近供應的生產體系,關稅重要性不若以往。

再者,由於汽車環保化、電動化、舒適化、智慧化等因素影響之下,汽車電子產品世代交替速度加快,例如智慧座艙系統使用大尺寸平面顯示技術;電動馬達取代引擎,並搭載大電量的電池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協助駕駛跟車、維持車道、停車輔助等功能;車聯網技術能更有效的降低塞車問題,並提高道路行駛的安全性;以及爲了達到上述功能需要更強大的車用晶片。對於汽車零組件廠商而言,朝高值化產品發展佈局纔是唯一的發展路徑。

三、政府因應之道與策略建議

對臺灣汽車製造產業而言,若臺灣加入CPTPP後可能面臨調降或免徵進口車關稅之衝擊,如何提升國產車之競爭力成爲一大課題,而首先可思考調降貨物稅稅率之可能。臺灣汽車貨物稅稅率依車型不同課徵15~30%不等的貨物稅,110年年底前購買電動車並完成登記者則可免徵貨物稅。

調降貨物稅後,車廠若能反映到終端售價上,將有助於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進一步擴大國內整車市場規模。

另外,展延電動小客車之免徵貨物稅期限,可協助臺灣廠商發展節能交通工具,以符合世界潮流。

再者,現階段臺灣汽車零組件依產品種類不同課予5~17.5%不等的關稅,若能一步到位取消關鍵零組件的進口關稅,將有助於降低國內整車廠自母廠取得關鍵零組件的成本,使國產車在價格方面更具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與其他國家車型相較也因更具成本優勢,進而提高整車出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對於國內整車進口關稅則應採取逐年遞減的方式,給予國內整車廠更多因應及調整的時間,降低進入CPTPP後整車廠因關稅減免所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