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債務擴大 恐觸交叉違約

11月16日首爆境內債券危機後,中芯國際主要股東大陸半導體業巨頭紫光集團如同機構預期,其4.5億美元的境外美元債也宣告違約。紫光旗下公司紫光芯盛表示,上述美元債違約,恐將觸發其發行的20億美元債務交叉違約,顯示紫光集團的財務危機已愈滾愈大。

綜合陸媒10日報導,紫光集團全資子公司紫光國際9日晚間公告稱,無法兌付10日到期的4.5億美元債本息同系紫光芯盛則表示,若上述美元債違約,將觸發其發行的三檔共計20億美元的債務交叉違約。

報導指出,紫光芯盛發行的美元債有三檔,擔保方爲紫光集團,包括2021年1月31日到期的10.5億美元債、2023年1月31日到期的7.5億美元債,以及2028年1月31日到期的2億美元債。

當前紫光已落入債務陷阱債信評級連遭調降。11月16日,市場傳出紫光集團2017年發行、規模人民幣(下同)13億元的私募債「17紫光PPN005」正式違約。同日,大陸信評機構中誠信國際表示,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從「AA」調降至「BBB」。

12月9日,中誠信國際發佈公告指出,紫光集團因流動性緊張,其發行總額達50億元的公司債「18紫光04」,以及12月10日到期的4.5億美元債,償付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此決定再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BBB」降至「B」。紫光10日則在A股盤後宣佈,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18紫光04」未能按期足額付息。

另外,當前大陸的債務問題受到全球機構高度關注。評等公司穆迪公佈最新報告稱,大陸經濟疫情中復甦的進程屬於漸進式,且各省復甦情況不一,且地方政府依靠國企舉債支持公共基建項目投資壓力加大,進而產生較高的負債風險,因此對2021年大陸地方政府的展望調爲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