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逐「陸」中原 陸股後市有撐

中國政府釋出改革利多一波接一波,吸引一批國際基金積極涌入。(圖/取自新華網)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根據EPFR數據資料顯示,統計11月7日到13日,中國相關基金呈淨流入3.08億美元,明顯較前一週的4700萬美元大幅增溫,其淨流入中國ETF金額,也從前一週的6500萬美元,一舉提高到3.45億美元,可看出中國股票市場正發揮吸金魅力

中國政府釋出改革利多一波接一波。中國領導人日前公開表示,將放寬首次公開募股(IPO)制度,從原本由政府決定哪些公司上市機制,轉爲凡爲優質公司均可上市,市場投資人多視此爲一大利多,吸引一批國際基金積極涌入。

國際資金追捧A股,不僅反映在股票市場上,同時也反映在RQFII的緊俏額度上。近期有多家外資公司陸續向外管局申請增加RQFII額度,顯示市場有不少資金正等着排隊進場加碼,讓A股後勢獲得支撐。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公佈10月份統計月報顯示,10月份QFII在上海深圳兩個市場,分別新開7個和10個A股股票賬戶,這是連續22個月出現新開賬戶,創進入中國A股以來的最長連續開戶紀錄

再從持股來看,截至今年9月底止,QFII在A股的持股總市值人民幣792.73億元,創六年來新高。另外,私募基金凱石投資計劃明年初在境外市場成立QFII基金,用於投資A股市場,首期募資規模可能達5億美元。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楊惠元指出,中國政府頒佈更明確地改革內容,確實引起投資市場正面迴應,投資人普遍看好改革帶來的紅利,故近期各路資金均熱捧A股市場,在資金簇擁下,推升近日A股走勢。A股自三中全會之後,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漲幅超過3%。

楊惠元強調,目前國際資金追捧中國股市的熱潮逐漸加溫,也帶動A股可能列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期待,一旦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後,有機會再爲A股市場帶來約2000億美元的國際資金,將使得A股後市前景大爲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