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首次發佈“π-HuB計劃”白皮書,該計劃的國際執行總部此前已落地廣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廣州報道
近日,《自然》雜誌在線發佈了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起、十八國科學家團隊聯合署名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簡稱“π-HuB”計劃)白皮書。據悉,“π-HuB計劃”白皮書在《自然》雜誌發佈,不僅標誌着該計劃在重大科學問題凝練和全球合作共識凝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主要科學目標和實施路徑被國際主流科技界正式認可,還表明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實力已躋身世界前列。
12月17日,“π-HuB計劃”建設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鄭泉水、鄂維南、宋爾衛等國內外院士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參加,科技部、廣東省、廣州市等有關單位領導出席座談會。
“π-HuB計劃”首席科學家賀福初院士表示,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20多年後,帶來了全球生物經濟的繁榮和騰飛,但其對人類生老病死的影響尚未達到最初的預期。“生”在基因組,“命”在蛋白質組。人體有37萬億個細胞,蛋白質的動態變化纔是決定生老病死的關鍵。當前,全球生物科技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π-HuB計劃”將充分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實現從數據、信息到知識、智慧的升級轉化,聚力推動生命科學和人類健康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據瞭解,“π-HuB計劃”旨在通過全球頂級科學家團隊的大聯盟、大協作,繪製人類全生命週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環境對應的人體蛋白質組圖譜,解析人類蛋白質組構成原理和演變的規律,探索生物醫學大數據從信息知識到智慧的路徑,實現人體蛋白質組定位系統和人體從非健康狀態到健康狀態的精準導航。
2018年3月,國務院專門出臺相關文件,提出“三步走”戰略,開闢出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快車道”。2020年,“π-HuB計劃”培育項目在廣州啓動實施。2021年8月,用於支撐該計劃的大科學設施預研項目落地廣州黃埔,並迅速建立起全球首個全自動化、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生產系統。這意味着,π-HuB計劃的國際執行總部落地廣州。2022年12月初,π-HuB計劃正式向全球科學界發起合作倡議。
截至目前,“π-HuB計劃”已獲得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114個頂級科學家團隊的支持,形成了多國多機構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的全球協作網絡。接下來該計劃將推動全球合作與多學科整合,爲人類理解生物系統、推動生物醫學研究和重大疾病防診治做出重大貢獻,聚力開創一個全新的蛋白質組學驅動的智慧醫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