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博物館紙紮藝術手作 顛覆傳統刻板印象

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紙紮師異想世界」手作活動。(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紙紮師異想世界」手作活動。(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紙紮師異想世界」手作活動。(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館搭配展出的「生死晝夜:於死亡中前行」特展,今(29)日推出「紙紮師異想世界」活動,邀請紙紮老店號傳人與插畫家開課,翻轉一般人對紙紮工藝的既定印象,參加學員也動手做出獨一無二的紙偶公仔,相當有成就感。

「紙紮師異想世界」邀請新興紙糊店第四代張宛瑩與共同創辦人詹昱築擔任講師,顛覆過去以爲紙紮只用於祭祀燒化之用的窠臼,也讓不能言喻的忌諱,透過課程,讓學員認識傳統紙紮工藝的趣味,過程洋溢讚歎聲和歡笑聲。

張宛瑩介紹新興糊紙文化、紙紮使用時機與內容物、臺灣喪葬儀式、不同紙偶的角色與功能。她表示,糊紙店曾進軍法國巴黎的博物館參展,讓「祭祀用品」變成「藝術作品」後,社會對紙紮產業的觀念逐漸跟着翻轉,將紙紮提升至臺灣工藝文化層次。

張宛瑩的弟弟張徐展更將傳統紙紮結合當代藝術,曾獲德國銀行典藏,目前作品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組專員陳鈺方表示,「生死晝夜」特展引起參觀熱潮,讓死亡議題不再是禁忌,「冥界職人物語」還有11月19日最終場「修道者地獄風景」,將安排橫跨陰陽服務神鬼的潮流道長曹育齊,用現代有趣的語彙介紹臺灣民間信仰,歡迎有興趣的民衆至世界宗教博物館官網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