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本版《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成色十足

◎愛地人

在最新一週“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5月18日)上,張國榮的演唱會專輯《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獲得銷量周冠軍。在香港地區,這張專輯已經連續兩週成爲最賣座的唱片,甚至連黴黴新專輯也要甘拜下風。

老歌手依然有新粉絲

老歌手的唱片霸榜,其實也是這幾年常見的事情。就以這期“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的周榜來說,除了張國榮之外,還有葉振棠這樣的前輩歌手同樣位列榜單之中,和最新一代歌手陳蕾、洪嘉豪等一起成爲唱片銷量擔當。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說明流行音樂未必一定是年輕人的專利。很多聽着流行音樂長大的70後、80後轉眼已經進入中年,而他們的審美其實一直沒有改變。尤其是在當代流行樂非常追求國際化、律動化的背景下,產生了審美斷層:很多當年的歌迷依然還在聽着老歌,並把老一代的偶像當成自己的情懷記憶。

與此同時,這個時代因爲缺少真正全民化的偶像,甚至也缺少那種以旋律普及性取勝的共性化全民經典,所以這個時代也有很多年輕歌迷在偶然發現上世紀華語樂壇的精彩後,紛紛“入坑”,成爲老一輩偶像的粉絲。比如譚詠麟、羅大佑、李宗盛、齊秦等等,如今依然有很多00後、甚至10後的歌迷。

而張國榮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他在2003年過世後,新的粉絲仍然源源不斷地出現。對於音樂產業的從業者來講,這個現象其實也是一種規律,說明想要成爲一個偶像,還是在於作品和舞臺的優秀,再加上鮮明的人格魅力。這樣不僅不會被時代淘汰,甚至不會被歷史淘汰。

當然,這次《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作爲一張“老唱片”能夠熱賣,背後還有許多故事。

多次再版的《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

1989年,當時在香港樂壇處於事業巔峰期的張國榮突然宣佈退出歌壇。這個決定不僅讓他所屬的唱片公司、經理人措手不及,也震撼了整個香港娛樂圈。

也許是受到譚詠麟退出所有頒獎禮的影響,也許是因爲出於對香港娛樂圈的厭倦,最終讓張國榮選擇在事業頂峰的時候急流勇退。隨後,他在1989年12月21日至1990年1月22日期間舉行了33場跨年度演唱會,成爲他個人在紅磡體育館連續場次最多的一次個人演唱會。直到今天,這個場次數也是名列紅館歷史前列。

張國榮的音樂生涯,以簽約的唱片公司作爲劃分,可以分爲入行的“寶麗金唱片”時期,初露鋒芒的“華星唱片”時期,終成巨星的“新藝寶唱片”時期,再到之後復出歸來、唱出自己的“滾石唱片”時期,以及最後人歌合一的“環球音樂”時期。

1989年舉行的《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實際上主要就是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唱片”的音樂成就回顧演出。這場演唱會推出後,因爲張國榮和“新藝寶唱片”的合約已經到期,所以由“寶麗金唱片”爲其發行了演唱會現場的黑膠、磁帶和CD版本。而“恆星娛樂”則發行了錄像帶和LD唱片的視頻版本,後續還推出過VCD、DVD等更新的介質版本。

此後的30年,雖然因爲被收購的關係,“寶麗金唱片”變成了“環球音樂”,但這套唱片常常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再版,“復黑王”、SACD等介質也是不停變化。就在去年,“環球音樂”在推出聯名款的“紅館40”系列時,也將《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再一次再版。

不過,此前除了內地引進版磁帶將《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從雙唱片刪減爲了單唱片之外,其他版本不管介質如何轉換,音源一直都是21首的那個版本,也就是1990年發行的首版。這次足本版推出,這場經典演唱會也有了很多新鮮感。

重見天日的足本版

今年4月,香港“環球音樂”宣佈將於5月推出《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的足本版CD。由於這些年來香港“環球音樂”一直是以復刻各種經典唱片,並且用各種概念爲噱頭聞名,所以最開始歌迷看到這個消息,以爲這不過又是一次“炒冷飯”行爲。

等音頻和唱片正式上架後,歌迷才發現“環球音樂”之前所說的用重新找回的母帶製作這次足本版專輯的說法,並不是爲了營銷,而是確有其事。

此次母帶事件,源於2000年。當時的“環球音樂”收購“寶麗金唱片”後,要求“寶麗金唱片”將所有的音樂母帶都拿到位於德國漢諾威的工廠統一保存。一年後,這批母帶又被轉存到了英國。後來因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離職,這批母帶便被束之高閣,直到20多年後,才重新被發現。香港“環球音樂”曾遠赴英國,拿回了不少母帶,其中就包括張國榮在“新藝寶唱片”時期的大量錄音。去年在紀念大碟《REMEMBERANCELeslie》裡,就已經收錄《無心睡眠》的另一個版本,以及錄製《Salute》專輯時沒被收入的《最愛是誰》。

今年,“環球音樂”又將《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留在英國的完整母帶進行了整理,推出了足本現場版專輯。其中,從歌曲數量方面,加入了《偏心》《無需要太多》《放蕩》《最愛》《儂本多情》《Medley:抵抗夜寒/黑色午夜/熱辣辣》《Medley:不怕寂寞/我願意》,它們都是第一次出現在告別演唱會的實況版本里。

除此之外,張國榮在演唱會現場的對話、獨白,也都以文字的方式印在了內頁的歌詞本里。在華語樂壇歷史上,很少唱片公司會去做這樣的事情。從這個細節來看,“環球音樂”確實是希望把這次的足本版做成一個歷史記錄。

如果更仔細聽,還會發現這個足本版並不僅僅只是在1990年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錄音——包括一些原來就有收錄的作品,這次也用了不同場次的版本。像《當年情》這首歌,張國榮致敬周潤發的話就同以前版本明顯不一樣,演唱上也有一些細微的區別——很顯然是用了和首版《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不一樣的場次音源。其他有幾首歌曲,也有這種細微差異。

按照香港唱片公司的傳統,像這樣連續在紅館開唱的演唱會,他們會在最後兩場進行錄音;一般面市的現場唱片,大概率會用最後一場的內容——之前的《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就是這麼處理的。這次發行的足本版明顯是用了其他不同場次的錄音。但因爲“環球音樂”沒有明確的註明,所以不知道是33場裡哪一場的錄音。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足本版還重新做了混音的處理。所以即使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現場錄音,人聲也顯得很通透,樂器的音色也非常清晰,而且還原出了很多現場的質感。可以說是通過現代的技術,經典音樂有了更立體的呈現。

張國榮的演唱會

你最愛哪一版?

隨着《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足本版的上市,也引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張國榮生前所舉行的幾場大型個人演唱會裡,到底哪場是最好的?

除掉1983年泰國演唱會,以及一些“拉闊音樂會”,張國榮歷史上公認的四次大型演出分別是1988年的《百事巨星演唱會》、1989至1990年的《告別樂壇演唱會》、1997年的《跨越97演唱會》,以及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

因爲是不同時期的演出,恰好在不同階段體現出張國榮的藝術魅力,所以用來比較哪場更好,確實不太合適。但不同時期的張國榮影響了不同時代的人,很多歌迷也是因爲這些不同場次的演出,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進入了哥哥的音樂世界。

1988年的《百事巨星演唱會》,現在聽來也是極具古典味道。當時的張國榮甚至在舞臺上演唱了粵劇、黃梅戲,體現出港樂包容多元的特質。這場演唱會最經典的畫面之一,就是張國榮穿古裝演繹《胭脂扣》和《倩女幽魂》。《側面》的唱跳舞臺是這首歌歷史上最爲經典的現場版本。

“告別樂壇演唱會”可以說是張國榮聲線頂峰時期的現場。無論後來的歌迷認不認可,單從聲音機能和表現力上,這次演唱會上的張國榮確實無與倫比。這場演唱會上留下了不少經典畫面:用翻唱《千千闕歌》來告別歌迷、在現場和周潤發的互動、《風繼續吹》時的哭聲和失聲,以及尾場的封麥儀式,都是早期張國榮歌迷永恆的記憶。

1997的《跨越97演唱會》,非常貼合他當時在“滾石唱片”發行的《紅》這張專輯的主題,整個演出充滿了帥氣、華麗、魅惑等等元素。《今生今世》《有心人》《當愛已成往事》和《阿飛正傳》這段電影組曲,恰好也同步了張國榮以演唱電影歌曲作爲復出的又一段音樂人生的開啓。獻給母親和唐先生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是這場演出最爲獨特的記憶。

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可以說是藝術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大膽前衛的長髮造型,來自時尚大師JeanPaulGaultier的親自操刀。整場演唱會從選曲到舞美到設計,融合了音樂、美術、表演、哲學等,更是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一次匯聚。

這場演出時期的張國榮,雖然嗓音上已經有些喑啞,但從整個舞臺表現力來講,確實是他音樂生涯近乎完美的一場演出。在這次演唱會上,張國榮重唱了《AmericanPie》這首歌曲——1977年,張國榮正是憑藉這首歌曲從素人開始入行,最後成爲整個華人演藝圈的巨星。

只是沒想到,這次對自己的致敬,也成了張國榮人生中最後一場大型演唱會的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