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地一公頃 不動產業者推「未來綠色」平臺救偏鄉

圖/業者提供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臺今宣佈創建「未來綠色」平臺,提出「租地一公頃」種植經濟作物的全新地產商業模式,希望能對臺灣偏鄉與農村盡一份心力。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臺創辦人周昆立表示,近期食安問題引發民衆關注,但很多人不知道,糧食生產更是臺灣食安問題上的一大隱憂。目前臺灣有超過1/3以上的耕地都在休耕,臺灣偏鄉與農村正面臨人口老化凋零、年輕人在鄉缺乏好的工作機會出現大幅外流、全國農業人口、耕地面積、糧食自給率更不斷減少的多重困境。

以耕地面積來說,根據農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從2013年至2022年底,全臺耕地就消失了2萬4281公頃,相當於936座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小,而且長期休耕地持續不斷累積,從20123年的4萬8千餘公頃增加到2022年的接近5萬3千公頃,倘若再加上短期休耕地, 到2022年即達28萬8千餘公頃,佔總耕地面積高達37%、逼近4成,耕地閒置的狀況相當嚴重。

而肥沃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的結果,就是造成糧食只能仰賴進口,或是農民只能設法在狹小耕地裡提高產量,甚至使用不少人聞之色變的「基改作物」來增加糧食生產量,後續潛在的食安問題嚴重性不小。

而且近年臺灣偏鄉與農村因爲人口老化與年輕人外流,也造成大量農地無法有效利用,很多人只好將農地變更爲豪宅、工廠、KTV、民宿、土雞城….等非農業使用,更出現許多土地利用的亂象,造成很多問題。

周昆立表示,雖然近年政府爲了挽救偏鄉與農村經濟、減少優質農地荒蕪無效利用,數十年來補助推動各種農村再生計劃、創生計劃,更希望能吸引年輕人返鄉工作,但實際上年青人對於務農收入偏低的刻板印象,加上農作物缺乏後端加值的配套措施,造成計劃結果往往成效不如預期。很多計劃結束,工作人員離去,偏鄉與農村大多呈現繼續凋零的狀況,無法徹底復甦。

對於偏鄉與農村的困境,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臺積極投入資源,並詢問學界意見,正式創建「未來綠色」平臺(網址: https://greenfibre.fggc.green/ ),提出「租地一公頃」種植經濟作物的全新地產商業模式, 希望能對臺灣偏鄉與農村盡一份心力。

元宏不動產表示,該模式已串連上游下產業,首先,藉由「平臺籌資」匯聚衆人力量,並找尋適合種植的土地;其次,搭配專業團隊訓練契作,不僅可增加農村就業機會,還可確保生產可達高品質。

此外已洽談纖維公司保價收購,可保證有穩定收益,最後全程有收益信託,讓所有參與者的利益能安全與最大化。這樣的模式已獲得很多人響應,未來若能更加普及化,不僅可活化鄉村土地資產,還帶動區域經濟、就業形成多方共贏的結果。

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