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業務也可以是“綠色”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綠色發展過程一方面需要高質量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更需要社會資源向綠色領域轉移。金融系統作爲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核心部門,在其中必然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隨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踐行綠色金融、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爲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從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結構上看,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爲發電供熱行業(41.6%)、製造與建築業(23.2%)和交通運輸業(7.5%),表明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國綠色發展轉型的重點是上述三大行業如何通過技術研發升級和設備更新等方面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金融資源抵補上述行業企業的轉型成本。

融資租賃業務具有“融資+融物”相結合的屬性,與實體經濟結合緊密,爲綠色產業提供集設備、融資、服務於一體的綜合金融方案,在支持實現我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設備更新換代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因此,大力發展綠色租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綠色經濟、穩妥推進“雙碳”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融資租賃公司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服務實體經濟和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分析我國綠色租賃業務的運行特點、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有助於爲我國製造業節能減排、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與思路。

融資租賃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優勢

融資租賃作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在推動綠色產業轉型、服務綠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融資租賃在支持綠色發展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

租賃“融物+融資”特性更適合“雙碳”產業的資產運營。大部分“雙碳”產業都是重資產行業,如風能發電廠、光伏發電站、儲能裝備製造等新能源資產,無論是傳統能耗企業轉型還是新設立企業發展,都面臨缺乏抵押物的融資困境。新能源產業或傳統企業升級改造需要的投資額巨大,傳統融資方式會顯著提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運營壓力。而融資性租賃可將綠色升級過程中所需的設備作爲租賃物實現融資,解決融資難問題;經營性租賃可以在不加重企業總體槓桿水平的情況下實現輕資產運營和綠色轉型,爲該類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租賃“全生命週期服務”更適合“雙碳”產業融資期限。“雙碳”產業(如新能源電站)投資回報期在10年左右,融資租賃期限也普遍較長,往往能夠根據特定項目及客戶的未來現金流靈活設計還款節奏,有效滿足客戶需求。同時,融資租賃業務可以根據企業全生命週期中的不同環節提供不同的服務,在採購設備或建設期提供直租業務服務,設備使用時提供售後回租服務,也可根據客戶的資產負債率需要,提供經營性租賃或廠商租賃服務,租賃業務期限與“雙碳”產業期限基本能保持一致。

租賃物風險緩釋功能更適合“雙碳”項目的交易流轉。融資租賃業務在重視第一還款來源的同時也重視租賃物的風險緩釋功能,很多“雙碳”產業都以單個項目爲企業主體,項目企業中的核心租賃物或項目的現金流成爲該項目資產流轉的重要參考價值,而以上兩點也是融資租賃業務評估該項目價值的重要因素,租賃業務的價值與整個項目價值高度一致,更有利於項目的整體流轉、交易和處置。

綠色租賃業務的發展現狀與成績

近年來,綠色租賃已成爲各家金融租賃公司調整產業結構、服務國家戰略的重點佈局領域,許多金融租賃公司都將綠色租賃作爲特色業務重點發展。

頂層設計得到強化,引領綠色租賃發展導向。目前,全國68家金融租賃公司中至少有30家將綠色租賃業務作爲重點發展方向,將綠色租賃業務發展納入中長期戰略規劃中,並持續制定和更新綠色發展戰略與目標。這些綠色租賃業務涵蓋了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城市交通、綠色建築、生態旅遊、智能製造等領域,尤以在清潔能源(如風電光伏)、節能環保(如新能源汽車、商用車)等細分板塊規模較大。未來,金融租賃公司可能在綠色租賃賽道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並由此可能會產生更加細化的市場分割。

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夯實綠色金融發展基礎。部分金租公司專門制定綠色租賃管理辦法和統計制度,開闢綠色租賃審批通道,將綠色租賃納入績效考評體系,建立內部資金差異化定價機制,傾斜組建綠色租賃專業團隊或部門。部分公司還探索實施綠色分類全流程線上化管理,開發建設綠色金融科技系統,通過科技賦能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

投放規模迅速擴張,做強綠色金融服務品牌。金融租賃行業綠色業務投放快速增長,在推動能源產業改革和實體經濟綠色轉型與優化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根據《中國金融租賃行業發展報告(2021)》,2021年,全國金融租賃行業新增綠色租賃業務投放1243.4億元,同比增長81.75%;截至2021年末,行業綠色租賃資產規模達2114.07億元,同比增長24.57%。德銀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2060年,我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而按照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10%的水平來計算,到2060年我國綠色租賃市場規模也將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的水平。綠色租賃業務比重的迅速提升,不僅反映了金融租賃公司對綠色租賃未來發展的信心,也表明未來租賃業務對綠色經濟發展的貢獻越發顯著。

金融租賃公司綠色租賃業務的主要模式

以直租業務模式支持企業購買符合節能減排、低碳要求的設備或交通工具。一是在清潔能源產業方面,如工銀金租利用直租產品在增值稅方面的優勢,爲江蘇國信海上風電設備辦理融資租賃業務,以其風力發電機組等設備爲租賃物,合同金額爲20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綜合成本,助力綠色能源發展。該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項目建成後每年將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減少標準煤消耗14萬噸。二是在綠色航運方面,工銀金租航空子公司向重慶航空交付A321Neo ACF飛機,飛機搭配了LEAP-1A發動機和最新的鯊鰭小翼,可降低20%的燃油消耗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工銀金租與申能集團、日本川崎汽船簽署相關協議,聯合持有並租賃2艘由中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首制的79960方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用於從馬來西亞向上海運輸液化天然氣,以滿足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用氣需求,加大液化天然氣運輸,支持國內清潔能源發展。

以售後回租模式支持承租人融資用於設備更新換代或節能減排項目。例如,興業金租爲信陽市新縣紅柳100MW風電項目提供6.7億元資金支持,用於風電場電站建設。經測算,該項目2021年的發電量爲14797.25萬千瓦時,投融資活動年減排二氧化碳9.06萬噸,節約標煤3.86萬噸,煙塵減排量達4.05噸,二氧化硫減排量達20.26噸,氮氧化物減排量達22.66噸,環境效益顯著。民生金租與河北省高碑店市三義厚再生水建設有限公司合作的1.3億元融資租賃項目,承租人爲高碑店市唯一的污水處理廠的運營主體,日處理規模爲8萬噸,支持承租人根據京津冀區域環保要求進行水質提標改造,目前處理水質已達到北京、天津等地標準,充分發揮了高碑店市作爲南水北調工程進京的橋頭堡,爲京津冀區域的環保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車金租與瀋陽某汽車客運有限公司、岳陽某新能源公交車項目,助力承租人採購了95輛新能源公交車,順利實現新能源公交車對柴油公交車的置換。

以供應鏈產業鏈融資爲核心,通過與核心廠商合作,爲下游客戶提供融資擴大環保設備銷售。如興業金租與龍淨環保(龍淨環保是全球最大的大氣環保裝備製造企業)合作,抓住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給予龍淨環保下游客戶意向授信額度,爲龍淨環保下游客戶融資用於從龍淨環保購買燒結機上成套的專業設備,該類設備作爲鋼鐵行業煙氣治理環節的重要核心,對於業主方的日常生產及環保達標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將有效降低鋼鐵企業燒結礦過程中產生的超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各類工業粉塵。

綠色租賃業務發展面臨的瓶頸

外部競爭激烈凸顯金租公司資金劣勢,綠色租賃“擠出效應明顯”。金租公司資金來源相較銀行,期限較短而成本較高,無法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降低資金成本,在各家銀行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的背景下,金租公司較高的租賃成本匹配央企、國企優質電站的難度日益加大。轄內金租公司雖然綠色租賃項目累計投放額同比增加62億元,但綠色租賃項目餘額自2021年持續下降,同比下降107億元。

行業特點導致綠色租賃具有“親政策性風險”和“劣幣驅逐良幣”效應。綠色租賃項目具有項目主體資產負債率較高、資本不到位、經營性現金流難以匹配租金等特點,且綠色租賃資產期限長、估值難、成本高,項目風險和化解難度較大。若綠色產業政策由支持期變爲消化期,優質的綠色租賃已被銀行信貸所置換,而存量的綠色租賃項目可能是“劣幣驅逐良幣”,未來潛在風險和處置難度較大。

配套政策不足,無法爲其提供保障。一是政策支持和法制建設不盡完善。對金融機構支持環保產業發展可能出現的風險缺乏相應的財政貼息、稅收減免、壞賬準備的計提等補償政策。二是綠色租賃標準不明確。當前綠色租賃業務認定和分類簡單參照主要適用於銀行信貸業務的綠色融資或綠色貸款目錄,未能考慮租賃物屬性,且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對於綠色金融的認定標準不盡相同,在綠色租賃認定、數據統計等方面不夠清晰,不利於綠色租賃業務的規範化發展以及後續租賃資產的流轉交易。三是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缺乏統一的綠色信息發佈與查詢平臺及綠色項目信息數據庫,增加了機構和投資者等搜尋、識別綠色項目的成本。四是部分政策未惠及金融租賃公司。如綠色金融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產業專項貼息以及產業轉型升級補貼等政策支持。

發展綠色租賃業務的建議

優化綠色租賃政策環境,加強政策支持。一是明確綠色租賃業務的激勵政策。建議將融資租賃業務納入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體系,明確綠色租賃業務獎勵激勵標準和措施以及稅務減免政策。如適時將金租公司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適用範圍,將金融債審批制變爲備案制,支持通過綠色金融債、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租賃公司享受相關產業貼息政策。二是實施差異化監管政策。通過降低綠色租賃業務的風險加權資產權重、設定綠色租賃業務佔比打分機制、提升綠色租賃不良融資租賃率容忍度等,在金融租賃公司或融資租賃公司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評級和風險分級中給予激勵。

繼續加強綠色租賃頂層設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出臺綠色租賃業務指導意見和操作細則。引導租賃公司根據自身經營特點與稟賦優勢確立發展方向,聚焦於綠色租賃賽道的市場細分,實現差異化競爭與發展目標,防止產生金融租賃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引發的過度融資風險,提升綠色租賃服務的全面性和專業性。二是構建綠色租賃標準體系。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國際接軌、清晰可執行的綠色租賃標準體系,包括統一業務標準、統計標準、評價標準等,形成促進綠色租賃高質量發展的正向推動力。同時,探索構建綠色租賃資產的流轉交易市場,提升租賃資產流動性,進一步提升綠色資源配置效率。三是深化行業信息共享機制。推進綠色租賃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通過平臺統一發布綠色產業、企業、項目的標準清單和認證目錄等信息資源,便於各類金融租賃服務與之實施精準對接,引導相關市場主體規範開展綠色租賃信息披露。

注重防範各類潛在風險,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一是提升風險識別和審查能力。租賃公司要建立健全綠色項目價值評估體系和監測標準,加強綠色租賃項目價值、風險的測算、識別和管理能力,探索將碳足跡和ESG引入風險審查體系,嚴防產業過熱風險、綠色轉型風險及跟風介入劣質企業風險等。二是通過合理運用負債融資工具,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高度關注同業借款形成的短期負債與綠色資產租賃形成的長期負債之間的期限錯配風險,創新並擴大綠色債券、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工具的應用場景,最大限度提升資產負債的匹配度,優化資產負債配置效率。三是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提升信息科技管理水平。以數字化轉型爲契機,搭建租賃項目和租賃物管理系統,對承租人、租賃物和綠色租賃項目進行有效識別,提升綠色租賃業務管理能力。

原標題爲【綠色租賃業務支持綠色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作者:裴媛,單位:天津銀保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