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老榕樹 屹立80載 守護臺中文學館

位於臺中市西區樂羣街46巷1號的老榕樹,已成爲臺中文學館園區的重要景觀。(臺中市農業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數百年來,老樹與地方居民和諧共存,更是許多村落的鎮莊之寶,它們的故事令人津津樂道。臺中受保護老樹以正榕樹居冠,位於西區樂羣街46巷1號榕樹,樹高逾18公尺,可能是全市最高、樹型最美的老榕樹,由於壯碩,爲公告清冊中少數無法測量樹胸圍,目前成爲臺中文學館園區的重要景觀。

臺中市農業局指出,西區樂羣街和自立街口附近原爲警察宿舍,是日據時代的日本警政單位所規畫,區內家家戶戶庭院中都種有1株榕樹美化景觀;其中以樂羣街46巷1號、超過80歲的老榕樹最受矚目,可能是全市最高的樹木,也是樹型最美的老榕樹。

該榕樹樹高至少超過18公尺,扇形的氣根壯觀而獨具特色,是公告清冊中少數因難以實際接近測量,而沒有樹胸圍數值紀錄的榕樹。目前周邊建物已改建爲臺中文學館,老榕樹成爲園區重要景觀,前人留下而被樹根包覆吃掉的腳踏車也被完好保留,見證着榕樹的茂盛生長,以及過往人們生活的痕跡。

新社區大南里中和街2段水頭巷內的老樟樹,相傳是日據時期栽種,地方傳聞若有人想砍伐水頭老樟樹提煉樟腦油,就會感到渾身不舒服,因此沒人敢動歪腦筋;有趣的是,水尾巷內也有棵老樟樹,水頭老樟樹與水尾老樟樹分別坐落於大南里頭尾兩處,相距約1公里,兩棵神木遙遙相望數百年,當地人戲稱猶如牛郎與織女的悽美愛情故事。

另外,大里區樹王裡茄苳樹齡約800年,或稱涼傘樹王公,當地人視爲神樹,與嘉慶君遊臺灣故事有關,該樹曾幾次遭祝融燒斷樹枝、被潑鹽酸,導致生命垂危,最終在里民搶救下得以繼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