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童年想象來自最美唐詩:10個主題,89首詩,免學費,本週六開啓

儒鑌愛詩,更愛與孩子們分享讀詩心得。所以,他計劃開一門親子共讀的唐詩鑑賞公益課程,每週六上午九點到十點在古典書院 (赤峰路63號院一號樓401) ,線上同步直播 (視頻永久回放) 。本週六(9月16日)就開始,歡迎參加 ( 早鳥八折,限時三天 ) :

儒鑌很有內秀。這是他的唐詩書法和日常讀書筆記:

古典書院唐詩鑑賞課計劃大綱

付儒鑌

(同濟大學博士生)

第一講:詩的盛世——唐朝

教學內容:本講主要談及我國古代詩歌何以造極於唐朝,並簡要提及唐朝士人風氣。

教學目標:希望能使學生大略得知唐詩之於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地位,並感受古人風貌。務使學生明白詩歌源於生活,文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割。

涉及詩歌:王禹偁《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杜甫《絕句漫興·手種桃李非無主》、沈佺期《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高適《哭單父樑九少府》、王昌齡《長信秋詞》、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李涉《井欄砂宿遇夜客》。

第二講:詠懷抒志

教學內容:古人言:“詩言志”,以詩歌表達志向,抒發情感是我國詩歌的悠久傳統。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來講解詠懷詩這一詩歌題材。

教學目標:希望能使學生明瞭詩爲心聲,培養學生的詩心,爲將來的創作打下核心基礎。

涉及詩歌:魏徵《抒懷·中原初逐鹿》、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李白《江上吟·木蘭之枻沙棠舟》、杜甫《望嶽》、杜甫《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槐葉冷淘》。

第三講:對史慨嘆

教學內容:詠史詩是以歷史史實爲主題,通過歌詠歷史上的人物、故事,來傳達作者思考或抒發作者意向的題材。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來講解詠史詩這一詩歌題材。

教學目標:希望能使學生加強歷史融於文筆的認識,使學生增加對歷史的興趣,進而培養愛國之心。

涉及詩歌:(晉)左思《詠史》、李白《古風·齊有倜儻生》、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杜甫《蜀相》、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李商隱《賈生》、李白《王昭君·漢家秦地月》、杜甫《詠懷古蹟·羣山萬壑赴荊門》。

第四講:千里命駕

教學內容:人是孤獨的,要達成人生理想的道路是艱辛的。所以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友誼異常重要。擅長抒情的唐人,對於友情的歌頌比重非常大,甚至超過了歌詠愛情。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來鑑賞唐人會如何歌頌友誼?詩在友人交往之間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教學目標:希望使學生領略唐人直抒胸臆的襟懷,打開自身的情感門戶,進而擁抱友情。

涉及詩歌: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杜甫《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杜甫《夢李白二首》、杜甫《天末懷李白》、杜甫《贈衛八處士》。

第五講:心心相印

教學內容:古往今來,愛情一直是文人墨客歌詠的永恆主題。“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成語,正是出自唐詩。愛情,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無言,有“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深刻相思。唐人會如何歌詠愛情呢?我們又如何從古代愛情詩中領略愛的價值呢?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及相關典故予以講解。

教學目標:愛之於學生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加繆在《局外人》裡說:“不被愛是一時不走運,而不會愛則是一種不幸。”希望藉助本講,使得學生們能夠面對愛情,通過領略古人含蓄雋永的表達傳統,來學會正確抒發自身的愛。

涉及詩歌:崔顥《長幹行·君家何處住》、崔顥《家住九江水》、李白《長幹行·妾發初覆額》、崔護《題都城南莊》、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南朝民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

第六講:天倫之樂

教學內容:家庭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單位,家齊方能推及業興、國治。而家庭內部的天倫關係,正是人生來最自然、根本、直接的親密關係。唐人對於天倫之樂向來看重。不論是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還是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能讓我們心生感動。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及相關典故對天倫之樂予以講解。

教學目標:希望藉助此講,使得學生領略古人對家庭摯愛的歌頌,進而關注家的溫暖,學會迴應來自家的愛。

涉及詩歌: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杜甫《北征》、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其三·有弟有弟在遠方、其四·有妹有妹在鍾離)、孟郊《遊子吟》、李白《寄東魯二稚子》、韋應物《送楊氏女》。

第七講:民生疾苦

教學內容:儒家心懷天下的氣象是唐人篤信的精神支柱。當面臨戰亂、饑荒,民不聊生之時,詩人們會發出怎樣的呼喊?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及相關典故予以講解。

教學目標:歌詩合爲時而著,憂國憂民之心是我國儒家士大夫精神的神髓。藉助此講,希望學生們能夠關注到身邊的世界,提升個人境界了,將修養落實於心懷黎民,而非僅僅爲了自身的幸福。

涉及詩歌:杜甫《蠶谷行》、杜甫《新婚別》、杜甫《垂老別》、杜甫《無家別》、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李紳《憫農·鋤禾日當午》、聶夷中《傷田家》。

第八講:大漠孤煙

教學內容:在唐詩中,最能代表盛唐氣象的莫過於邊塞之詩。唐朝幅員遼闊,而邊境往往烽煙不斷。詩人們渴望建功立業,將自身命運與國家相連,實現個人最大的價值。所以他們投筆從戎,義無反顧,並以筆墨描繪了大漠孤煙、風雪滿天的風光,記錄下黃沙穿甲、草檄冰堅的生活。在經歷了戰火紛擾後,也發出了“徵人薊北空回首”的無限悲嘆。本講將結合具體詩篇及相關典故予以講解。

教學目標:主要有兩方面,其一,希望學生們能夠志存高遠,將自身理想與時代命運相連;其二,希望學生們領略戰火紛擾後能夠愛好和平,維護來之不易的安寧。

涉及詩歌:西鄙人《哥舒歌》、杜甫《大麥行》、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岑參《磧中作·走馬西來欲到天》、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高適《燕歌行》、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

第九講:山河壯麗

教學內容:孔子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慧的人能從水中獲得啓發,仁愛的人能與山達成默契。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正是古人的獨特智慧:“天人合一”。本講主要把目光從人間放到自然,結合唐代山水詩來使學生感悟天人之際的對話。

教學目標:希望學生能夠感悟天人之際的對話,擴展心胸,提升人生境界。

涉及詩歌:王維《使至塞上》、王維《送邢桂州》、王維《鹿柴》、王維《山中·荊溪白石出》、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蜀道難》、杜甫《登岳陽樓》、韓愈《送桂州嚴大夫》、杜甫《閬水歌》、(清)袁枚《謁嶽王墓》。

第十講:白駒過隙

教學內容:時間無影無形,但又是切實存在的。孔子站在大河邊上慨嘆“逝者如斯夫”,莊子感慨“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中國古人對於時間流逝的敏感詩心已經寓於這兩則慨嘆之中了。漢時《長歌行》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本講是最後一講,將結合具體詩篇來鑑賞唐人對時間流逝的歌詠。

教學目標:本講作爲最後一講,希望學生們能夠體會到時間流逝之飛快,珍惜大好時光來立志、求學、樹德、明理。

涉及詩歌:李白《將進酒》、劉希夷《代悲白頭吟·洛陽城東桃李花》、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飛減卻春)、李賀《將進酒·琉璃鍾》、李商隱《花下醉·尋芳不覺醉流霞》、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李昌符《贈同遊·此來風雨後》、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李商隱《登樂遊原》、韓愈《秋懷》(其八·卷卷落地葉)、杜甫《杜位宅守歲》、無名氏《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

主要參考書目:莫礪鋒《莫礪鋒說唐詩》;王力《詩詞格律》;陳永正《詩注要義》;張伯偉《中國詩詞曲史略》

如果想參加線下課堂(與線上內容一致,完全同步),可直接來書院,不必報名,不必預約,每週六上午九點直接空降,地址在上海市楊浦區赤峰路63號院一號樓401(停車方便),免學費,僅收最低成本場地費35元每人每小時,現場自助掃碼,一次一付。已購線上課程的,來線下亦須自助掃碼付場地費。

已購課的同學,或想諮詢更多詳情的朋友,請掃碼進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