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覺醒

1273年,6月13日,平江府,崑山縣。

“嗯,是這裡了,畫得還挺準。”

陸平拿着一份地圖,與王泊棠以及一批隨從來到了崑山縣城南邊不遠的地方,視察即將劃歸江南路橋公司所有的一塊河邊公田。

他的這份地圖是宋國戶部提供的,以舊時的標準評價,算是繪製得相當精確了。自從當年東海測地術傳入之後,在秦九韶的主持下,南宋的測繪水平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賈似道推行公田法之時,更是要求手下用測地術繪製精確地圖出來,這位大人可不好糊弄,你做事的時候可以貪一點,但必須把該做的做好。因此,這幾年戶部就積累下一批相當精確的公田及周邊區域地圖來,正好方便東海人按圖索驥了。

臨安條約所帶來的風暴剛剛興起,而逐浪者已經開始爲下一階段做準備工作了,陸平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調了過來,主持江南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的籌建。公司架子剛搭起來,他這個總經理也不能閒着,現在帶着一幫人在實地考察公司名下的土地財產。

王泊棠拿着一柄摺扇不斷扇着風,看了看周圍,說道:“又是一條河,噫,這要是一路修到建康去,得架多少橋啊?”

之前王泊棠是在淮河一帶奔走主持外交工作,穩定李庭芝等地方大員的情緒,條約正式簽訂之後又來到了江南,考察當地的民情變化,爲進一步的行動做準備。正好陸平被管委會派來負責鐵路預備地皮的勘探工作,順時順路,所以就一起行動了。

陸平說道:“確實多了點,不過也不用現在就開搞,等打完了仗產能空閒下來再說吧。滬寧鐵路一旦能建成,收益可是巨大的,這條線路長度和我們的東沂線差不多,沿線人口密度卻有五倍,除了社會效益,還能有數不完的利潤。”

王泊棠嘟囔道:“是啊,就怕到時候鄉紳們罵你破壞了風水呢。”

“不會,吧?”陸平有些遲疑,“現在的人不會像晚清那時那麼愚昧吧?”

王泊棠擦着汗說道:“誰知道呢,觀念問題倒是其次,但要是利益相關的話,就算不想鬧也會鬧了。你看,那邊不就鬧起來了嗎?”

陸平順着他的手指看過去,果然發現縣城南邊的一片空地上有不少人匯聚了起來。“還真是……這是鬧啥咧?”

“誰知道呢,不過管……”王泊棠剛想說管我屁事,就想起自己是來考察民情的,於是轉口道:“最近的大事估計跟我們多半有牽連,你繼續,我去看看。”

“哎,我也去,反正這邊也沒什麼事,看過就行了。”

於是,他們就向縣城的方向走過去了。

……

“朝廷想隨隨便便就把公田給分了,這絕對不行!”

崑山城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士子站在幾個舊箱子壘成的講臺上,慷慨激昂地發表着演說:

“誠然多年公田惡法積累下來,田塊不斷轉移積累,哪塊該是誰的已經成了一筆糊塗賬。但是,賈黨乍除,陳黨又興,若是讓朝廷派人來主持分配,他們怎麼可能不會以權謀私、中飽私囊?”

隨着他的演說,臺下諸人的情緒都高漲了起來。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不管是這個演講的年輕人還是臺下的聽衆,都是穿長衫的中等以上人家——也不奇怪,窮人都忙着討生活,也就有錢人才會有閒鬧事了。

“所以!”年輕人揮舞着拳頭,“這些公田本來就是我們崑山人自己的,如何還田於民,也該由我們崑山人自己決定才行!我建議,由崑山各鄉士民各自推舉宿老,公議還田一事。如何糾紛議論,都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能讓朝廷插手!還有那勞什子國債……朝廷有所攤派,也不是不行,但是買多買少,不能由他陳與權一張嘴定,必須由我們自行酌情量力認購!”

他的倡議提出之後,場上的氣氛達到了頂峰,諸多紳士們大聲胡喊着“公議還田!”,然後一起往城內走去了。

陳宜中上臺後,一大“善政”是終止公田法,將之前徵集的公田歸還原主,以收買士大夫階層的支持。但是,公田法不僅只是將民田收歸公有,還包括一系列的整理田地過程,將收上來的零散土地置換成連片的大塊公田以便於管理。這麼一來,還田過程就不可能簡單地物歸原主了,必須經過仔細地登記和劃分才行。而這個過程必然要有人主持,而這個主持工作顯然又是個肥差,所以肯定會被陳宜中用來收買他的黨羽。

與此同時,爲了籌措《臨安條約》的賠款,陳宜中在東海人的指導下發行了“大宋國債”。這東西當然好,但想攤派出去也不容易。皇室捏着鼻子用封樁庫的資金買了一部分,被打成賈黨的官員爲了贖罪又買了一部分,剩下的就有些困難了,誰會願意用真金白銀買這種沒保障的紙票?

所以,陳宜中又想了個辦法,就是把還田工作與國債認購綁定,哪個州縣買的國債多,就先開始還田。這事倒不新鮮,朝廷之前就經常因事攤派各項臨時稅費,相比之下這有可能歸還的國債看上去吃相還好些,但總歸還是有些令人不爽。

若是換了以前,有這點貓膩,民衆多半也就忍了。可現在就不一樣了啊,臨安被東海軍隨隨便便就攻了進去,朝廷威望掃地,新上臺的陳宜中根本就沒什麼根基,都需要拿田來買聲望了,還有什麼好怕的?所以,消息傳來,崑山士紳們很容易就組織起來,堅決要把朝廷的手擋在外面,趁機爭取自己的權力。

這一出好戲看得陸平目瞪口呆:“乖乖,我還以爲是爲了哪個清倌人打起來了呢,沒想到居然是這等大事……等等,他們這不是要造反吧?”

王泊棠倒是覺得有點門道:“有意思啊。看這小子的說辭,肯定不是自己想的,多半是看了我們的書報才悟出來的。文化部的宣傳,多少也有些效果了啊。”

陸平有些憂慮:“那我們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他們這麼一鬧,恐怕國債的發行會受到影響,我們分到的那些公田也得起糾葛,情況可真是不妙。”

“嗯……”王泊棠短暫思考了一會兒,“是會有些麻煩,但也未必不是個機會。鄭紹明不是在喊什麼爲未來做準備嘛,我看就可以這麼操作一下。”

陸平一時還是沒想明白:“你是說,支持他們,仿照寧陽縣的模式拉過來?”

王泊棠搖頭道:“不是,時機並未成熟,而且人家未必也願意來我們這兒。不過,準備工作是可以做一些的。”

陸平問道:“準備工作?難不成要支持他們對抗朝廷?”

王泊棠慢慢說道:“就算不支持,他們肯定也要與臨安有一定程度的對抗,我們順勢推一把,讓他們跟朝廷離心離德,給別的州縣做個表率,對未來很有利。但是,也不能就讓他們真的這麼脫離朝廷的掌控,破壞大局……嗯,我們還得從另一個方面着手,支持朝廷繼續壓迫他們,至少稅不能少交了。”

陸平是越聽越糊塗了:“你這麼反覆橫跳,有什麼意思?”

“當然有意思了。”王泊棠嘿嘿一笑,然後突然又嚴肅了起來,“你覺得,自秦以來,像宋朝這樣的大一統模式,受益最大的是誰?”

“還能是誰,不就是皇帝嗎?”

王泊棠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從個人權力來說,確實是皇帝最大,但從階層來看,可就未必了。

我們可以這麼看,大部分古代社會,都可自上而下分爲明顯的四個階層。

其中,最底層的第四階層是普通平民和奴隸。不管在什麼社會,他們都是被壓迫的對象,大部分勞動所得都會被更上層攫取,因此導致了他們的貧困和愚昧,很難會對歷史進程主動造成什麼影響。

第三階層則是對第四階層直接進行攫取的階層,包括小地主、小商人、小官吏、基層武士、普通教士等等。他們雖然依靠攫取而生,但有了相對充足的生活資料後,也使得他們有足夠的能力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從而創造及改進文化、哲學、技術、建築、軍事等等珍貴的文明成果。他們便是任何社會真正的中堅力量。

第二階層是領導者,包括官僚及貴族等等,他們的作用是把前兩個階層組織起來,從而形成集中的力量。而他們之中的佼佼者,便成爲了更上一層的第一階層的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這個社會。

在典型的華夏大一統模式下,頂層的第一第二階層實際上是被削弱了。雖然皇帝本人確實擁有了一言九鼎的無上權力,但一個人能有效管理的範圍畢竟是有限的,最高權力從若干個國王集中到一個皇帝身上之後,這個第一階層的總體實力反而下降了。第二階層同樣是這樣,統一之後不但不再需要那麼多官僚和貴族,同時第一階層還會把他們視作威脅而不斷打壓,自然會萎靡不振。

對於底層的第四階層來說,他們不用擔心戰亂的威脅,生活相對會好一點。但是,這種好生活在人口的指數增長之下很快會被攤薄,王朝初期還好,王朝後期人地矛盾嚴重,他們就會再次陷入赤貧之中,而這往往是一個王朝毀滅的根本原因。

真正受益的反而是第三階層。他們既少了頭上的管束,還不用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無謂的軍事鬥爭之中,同時第四階層的人口增長也使得他們有了更多的剝削對象,讓他們可以終日魚肉鄉里吟詩作對,可真是過上了好日子。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在的士大夫了。”

他說完這一大通後,陸平若有所思,然後突然一拍巴掌,指着剛纔那些崑山士紳離去的方向說道:“所以說,受益最大的就是他們了?!”

“對啊。”王泊棠感慨地說道:“看看歐洲的騎士和日本的武士,住的是什麼破堡子,吃的是什麼豬狗糧,能跟這些士大夫們比嗎?看看埃及的馬穆魯克,一年裡有三百天都得把時間花在練武和打仗上,再看看我們這邊,終日吟詩作對喝酒逛樓,這日子是能比的嗎?別的國家,想上位要麼靠投胎,要麼靠軍功。唯有這邊,讀書讀得好就能一步登天,基本替代了別家的貴族階層,不管是交稅還是出力都少多了。這多麼愜意啊!”

然後他又搖起了頭:“他們可是舒服了,但又是拿什麼來報國的呢?朝堂之上拖後腿,戰場上瞎指揮,戰敗了就投降?”

陸平笑了起來:“也不是沒用吧,至少詩詞文章確實寫得不錯,給後世留了不少文化遺產。嗯,絲綢瓷器之類的奢侈品也做得不錯……呃,好像也不是他們親手做的。”

王泊棠嘆了口氣:“如果是和平時代,他們確實也做得不錯,對文明是有貢獻的。但是,現在還是野蠻的時代啊。既然他們只知詩詞歌賦而在軍事上沒有作爲,那便怪不得屢屢被幾萬蠻族欺辱了,到時候,損失最大的又是誰呢?

所以,這個情況必須改變了。權利和義務必須是對等的,既然他們纔是大一統的真正受益者,那麼他們就必須爲維護這種大一統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才行。現在,他們就該認識到這一點了。如果他們想維持自己的權利,那麼也就該承擔足夠的義務,而對於現階段來說,這個義務就是買足夠的國債和繳納足夠的稅賦,幫助穩住天下大局纔對。”

宋朝開國以來講求以文御武,收天下之兵於中樞,然而在古代的社會和技術背景下,這種強行徵集並不能做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因爲落後的交通和物流條件使得地方物資和人員根本不可有效能集中到一起,從各地收繳了一百份的稅賦,集中用在一地可能只有十份的效果。這與其說是集中力量,不如說是削弱地方力量以維繫自己的統治而已。正是這種削弱,使得宋朝的軍事實力相比巨大的體量羸弱不堪,最終導致了神州陸沉。

東海人可以用先進的武力去阻止這場悲劇,但阻止了之後呢?武力帶來的控制和擴張難道不是又一次征服麼?所以,他們真正希望的,是對這種模式的完全變革,讓這個社會從上到下凝聚成一個整體,自發保家衛國。

如果是十年前,這還是一條死路,無論是社會環境、技術條件還是軍事能力都不允許。從社會環境來說,朝廷怎麼可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從技術條件來說,即使民間有意報國,可受限於交通和通信條件,多個地區之間也無法有效聯絡並協調,一旦放手,可能會產生混亂產生一大堆大小軍閥。而從軍事能力來說,就算士大夫們有心貢獻保家衛國,但手無縛雞之力的他們又能幹什麼?

但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臨安事變後朝廷權威蕩然無存,因此變革就有了可能。以報紙爲代表的輿論環境的形成以及電報鐵路的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大空間範圍內的緊密聯繫有了實現的基礎。而戰爭戰術進步到火器時代之後,個人武力的重要性下降,反而人數和生產力的重要性大大上升,這正是農耕民族擅長的方向。只要適度加以推動,華夏大地上完全可以出現一個全新而強大的社會結構。

陸平終於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所以,我們要一邊幫他們改革,另一方面又要讓朝廷能收到足夠的稅,好維持穩定?”

“是啊,這是原因其一,”王泊棠點點頭,然後又狡黠地笑了一下,“其二嘛,現在不讓他們被一份重稅壓着,對臨安產生不滿,未來他們怎麼會考慮加入東海關稅同盟呢?”

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907章 出泉州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882章 蜀道難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371章 爆炸彈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367章 神槍 上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208章 功成歸來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726章 射鵰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後1章  落日後6章 夜深第267章 天命之地第345章 千里路第543章 深圳堡第622章 南印度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869章 會師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71章 對日貿易 三 宗尊親王(第八更)第237章 圍攻第773章 決議:重建華夏!第322章 開幕第448章 另一個世界:瓜埠海戰第58章 騎兵第95章 七艦戰歌 上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718章 天誅第18章 秋季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508章 投資第782章 出山第168章 硫酸 下第274章 徵召!第81章 嶗山學宮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656章 大變局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75章 刺王第258章 交易第230章 戰爭之神第209章 京東商城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660章 臨安事變 二 江口遭遇 (加更)第568章 通商 三第459章 另一個世界:青花瓷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838章 江南第472章 妖僧第702章 孤城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498章 關原第693章 回回炮第337章 暫歇第82章 換屆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147章 破,破,破!(斷個尾巴不好,一起更了)第825章 麻煩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204章 出賣 二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64章 漸開線齒輪(慶春節及推薦票滿千,今明兩日十更,此爲第一更)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311章 前衛戰第39章 基層的擴張後25章 破門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591章 排隊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