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

說實話,若是那三千甲冑、武器異常整齊、閃亮的騎兵上前與自己纏鬥的話,噶勒達瑪並沒有把握能一舉擊敗彼等,不過見到他們逃跑他的勇氣便來了。

“這大夏國的大汗曾經說過‘永遠盯着敵人的後背’,呵呵,倒是有些道理”

見敵人跑了,鄂齊爾圖便停下來了,而阿勒達爾的五千人馬則按照鄂齊爾圖的吩咐不疾不徐地跟在噶勒達瑪的後面。

從額濟納到黃河邊上,直線距離約莫千里,途中便是廣袤無垠的阿拉善大荒漠。

以前在元代時,在荒漠裡修有驛道,元朝滅亡後,這條驛道漸漸荒廢了,不過若是有心的話,就知道這條驛道都是利用一個個淡水湖泊串起來的,熟悉地形的話也不會走錯,每隔一段時間還可以停下來餵馬。

這些淡水湖泊之間的距離平均在一百里左右,一百里,騎馬奔馳的話最少需要一個時辰,這之後必須停下來餵馬,主要是喂水,因爲凡是有淡水湖泊的所在肯定是一片綠洲,有綠洲就自然有乾草。

就這樣,瀚海軍在前面奔逃,噶勒達瑪在後面追趕,雙方都沒有接戰,幾乎都保持着一個時辰的距離,雙方探子都可以互相看見。

噶勒達瑪倒是想盡快追上敵人,想就在這荒原裡將彼等解決,可惜前面的瀚海軍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始終與他保持着一個時辰的距離,噶勒達瑪不敢用廢了馬力,因爲在這個荒原上,如果全速奔馳的話,那起碼在五十里就得歇息餵馬了,否則馬匹肯定會脫水而死,到時候就算你趕上了也沒了戰力。

三日後,噶勒達瑪抵達了一處岔路口。

從這裡開始,往東北方向走可以直達豐州,向東南走可以進抵銀川附近。

此時,前面的瀚海軍突然一分爲二,一半往東北走,一半往西北走。

此時,無論往那個方向走,想要走出這個荒原還有近四百里的距離。

“難道有陰謀?彼等就是一路奔逃,完全沒有接戰的意思,前面有埋伏?”

噶勒達瑪躊躇了,最後想到東北方向的豐州多半有援軍,便一咬牙,親自帶着三千騎往東北方向走,讓自己親信帶着兩千騎向東南方向追趕,並派出快馬通知後面的阿勒達爾儘快趕上。

“告訴阿勒達爾,不要遵守一日的距離要求了,儘快跟上我軍!”

快馬派出去後,噶勒達瑪內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走,追上去!”

他不顧這幾日的勞累,一個響鞭之後一馬當先而去。

……

最後面的鄂齊爾圖帶着最精銳的五千騎以及三千頭帶着食水、豆料的駱駝走在最後,由於有駱駝的牽絆,他與中間的阿勒達爾之間的距離有兩日(此時騎兵的速度,一日一百里,兩日便是兩百里),與噶勒達瑪之間就是三日了。

此時,他帶着大隊剛剛抵達楚渾山(後世狼山餘脈)南麓的大戈壁上,這裡,無論是北邊的楚渾山還是南邊沙漠裡那條時有時無的乖咱河離這條驛道都在一百里以上。

這一段路程,沿途並沒有淡水湖,只有北邊楚渾山附近有一個鹹水湖,前面約莫百里處纔有淡水湖。

不過萬一需要飲水的話,向北邊的楚渾山以及南邊的乖咱河進發都可以,熟悉情況的話倒是無須慌亂。

鄂齊爾圖自然知曉這一點,他這五千騎從前面的淡水湖出發時都裝滿了水囊,加上駱駝身上駝載的,走完這一段完全不成問題。

眼下正是正午時分,荒漠裡依舊到處是被西北風捲起的枯草、沙塵,放眼望去,除了遠處楚渾山隱隱約約的黑色,便是一望無際的灰黃色了,偶爾見到的灌木叢也是灰敗的模樣。

鄂齊爾圖處在大隊的中間,那三千頭駱駝分走了他一千騎兵,他帶着四千騎兵走在前面,途徑此地時,他在馬上停頓了一下,看着遠處的楚渾山,這心裡突然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

“速速通知下去,此地不要久留,儘快趕到前面的淡水湖!”

他決定一口氣趕到百里之外的淡水湖,中途不餵馬了,騎兵若是渴了就在馬上喝自己水囊裡的水。

他很幸運,半日後,楚渾山的東端清晰可見了(楚渾山是一處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越接近淡水湖,便越接近楚渾山),就在那山腳下便有一個小湖,說是小湖,實際上是一個小池子,有幾畝地大,不過滿足他這幾千匹馬、幾千匹駱駝飲用不成問題。

“駕!”

鄂齊爾圖見狀不禁大喝了一聲,準備催動戰馬快速趕到湖邊餵馬——他看到了,自己的戰馬雖然在中途自己用水囊餵過一次,不過抵達此處時也已經開始喘氣了。

“隆隆……”

楚渾山的後面似乎傳來一陣雷聲,霎時,伴隨着雷聲又出現了大團的煙塵,與此同時,在驛道的南面,一望無際的荒原上,也出現了大團的煙塵!

“敵襲!”

作爲長期在北疆生活的和碩特部,自然明白那意味着什麼,鄂齊爾圖不禁大喊了一聲,與此同時,他身邊的親衛也吹響了手中的牛角號。

鄂齊爾圖牙齒咬得緊緊的。

作爲軍中宿將,他自然知曉敵人爲何在此時出現——自己的大隊行走了一百多裡,中途並沒有停下來餵馬,馬匹正是疲憊的時候!

從楚渾山那頭帶着三千精騎的阿林阿也是這麼想的。

前面的楊庭棟、噶勒達瑪由於是追逐戰,自然沒有停下來歇息,而後面的阿勒達爾倒是在前面的湖泊裡歇息了半個時辰,不過彼等渾沒有想到在楚渾山的後面還藏着一支敵軍!

而從南面過來的卻是在木倫一帶駐紮的安童旅,如今局勢緊張,在帝國內部駐紮這麼一支勁旅就沒有必要了,不只安童,在阿欽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駐紮的郭天才也到了,他只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留下三千騎鎮守,剩下的六千騎全部帶來了。

“拼死一戰!”

鄂齊爾圖咬了咬牙,如今無論是前進與阿勒達爾匯合,還是撤到居延海都不可能了,敵人是好整以暇,他卻是疲憊之師,不可能跑得過他們,只有拼死一搏纔有勝機!

……

前面的噶勒達瑪帶着三千騎追着楊庭棟率領的一千五百騎,由於前面湖泊衆多,噶勒達瑪一發狠,全隊都加快了速度,在一處叫古特山的地方終於追上了楊庭棟,古特山的腳下還有一處泉水,叫布爾嘎蘇臺泉。

此時,或許是馬匹也累了,急需補充水分,楊庭棟也沒跑了,突然調轉馬頭朝噶勒達瑪殺了過來。

雙方都是疲累已極,誰能撐住一口氣就是勝者,作爲小和碩特汗國勇士的噶勒達瑪自然知曉這一點。

“駕!”

他一催戰馬,舉着手裡從布哈拉人得來的兩尺長的烏茲彎刀就衝了上去,他身邊的親衛趕緊緊緊跟上。

楊庭棟這一千五百騎還是五百飛龍騎、一千猛虎騎的配置,他親自帶着五百飛龍騎打頭,絲毫不懼地對着噶勒達瑪衝了上去。

“砰……”

他身後的猛虎騎此時全部打響了身上的弗朗機銃,都是朝天空打響的,沒有大量殺傷敵人的企圖,爲的就是擾亂敵人!

“砰!!!”

雙方碰面了,在那一剎那,終究是五百飛龍騎佔了上風,加上剛纔那一陣從天而降的彈丸多少干擾到了噶勒達瑪,飛龍騎瞬間便突了進去!

“咣!!!”

接着便是一大陣從刀鞘抽出馬刀的聲音,猛虎騎們將腰間的雙刀都抽了出來,分成兩撥也衝了上去。

噶勒達瑪不愧是小和碩特汗國的勇士,雖然疲憊,在躲過了最初的慌亂之後很快便穩住了陣腳,加上他人數佔優,漸漸與楊庭棟打了一個平手。

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雙方正在酣戰時,突然從古特山後面又過來了一支騎兵!

郭天才親自率領的三千騎殺到了!

……

一日後,還是那處岔路口,接到噶勒達瑪訊報後的阿勒達爾並沒有兵分兩路,他認爲南面的敵人肯定是一個幌子,敵人真正的主力肯定是在北面靠近豐州的地方,故此,他只派出一千騎南下,自己親自帶着四千騎北上了。

半路上,他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噶勒達瑪,跟着他一起逃亡的只有幾百騎。

此時,阿勒達爾膽寒了,能擊敗噶勒達瑪三千騎的不用說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他可不敢反身殺回去,於是他便與噶勒達瑪一起奔逃。

一日後,在幾日前鄂齊爾圖遇襲的地方,他們又碰到了阿林阿!

前有阻截,後有追兵,加上人困馬乏,無論是噶勒達瑪還是阿勒達爾都是大驚失色。

阿林阿等人自然沒有理會這許多,直接率領大軍殺了進去!

……

東曉三年四月份發生在阿拉善荒原的一場戰鬥沒有幾日便結束了,最終,鄂齊爾圖、阿勒達爾在左右的拼死護衛下還是逃掉了,噶勒達瑪卻不幸戰死。

此役,瀚海軍充分利用對阿拉善荒漠的熟悉,先後幾次伏擊、夾擊人困馬乏的和碩特騎兵,最終大敗鄂齊爾圖,鄂齊爾圖、阿勒達爾兩人最終逃回去的人馬不到三千,戰死、投降的高達萬餘,尚有一部分“失蹤”了,自然是慌不擇道逃到沙漠裡後餓死、渴死了。

經此一役,小和碩特汗國實力大減,這又在準格爾盆地周圍引起連鎖反應,準格爾汗國吞併小和碩特汗國一幕提前上演,此是後話,容後再表。

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三十八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下)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七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下)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八章 三雄會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楔子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