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

整個東曉三年的冬季,大順軍在隴右的進展比歷史上還要順利。

拿下蘭州後,彼等沿着邊牆、莊浪河可以經略涼州、甘州、肅州一帶,沿着黃河西進則可以拿下西寧衛,向南可以攻略臨洮府、洮州、岷州。

與歷史上驚人地相似,賀錦抵達今後,立即派出自己的手下魯文彬西進去進攻西寧衛,沒想到卻被西寧衛指揮使祁廷諫、副使李洪遠擊敗,魯文彬戰死!

賀錦大怒,他雖然號稱僅次於劉宗敏、田見秀兩位權將軍的制將軍,不過麾下卻全部是雜牌,大多是收容的其它“義軍”以及明軍殘餘,魯文彬在投靠他之前是一名參將,在賀錦的序列裡也算是智勇雙全了,也是他相當器重的將領,沒想到一戰便身死軍滅。

賀錦大怒,便不顧黨守素、辛思忠兩人的勸阻,親自帶着麾下大軍西進西寧,結果還是中了祁廷諫的誘敵之計,賀錦戰死!

這下黨守素坐不住了,賀錦部雖然不是精銳,不過賀錦本人卻是革左五營標杆式的人物,何況還是李自成親自任命的位在其他制將軍之上的制將軍(還高過李過),這樣的大將戰死,肯定會在新建立的大順國造成不好的影響,便要親自出馬,再一次西進西寧。

此時,辛思忠站了出來,勸阻黨守素不要輕舉妄動。按說他是左標營的正將,而黨守素是中標營的副將,按照闖營的規制,兩人相差無幾,不過就算是很早就跟着李自成混的也有一些差別,對於李自成來說,跟着他進入商洛山避難的十八騎肯定是嫡系中的嫡系。

恰好黨守素便是十八騎之一!

黨守素思忖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辛思忠的意見,他顧慮的是,賀錦的死訊一旦傳出,恐怕會造成隴右大震,若是此時將已經攻下的隴右諸地又丟失了,讓大順國的根本之地西安側翼不穩,自己百死莫贖。

辛思忠出發了,帶上了皇甫端、嶽鎮邦、楊廷玉等人。

路上,辛思忠對皇甫端說道:“先生,我軍加起來只有不到九千人,而那祁廷諫、李洪遠兩個土司的山寨建在高山上,彼等隔着湟水一邊一個山寨,互爲犄角,況且上山的道路只有一條,我軍想要進攻便是仰功,彼等若是檑木滾石充足,順着唯一的道路滾下,想要攻破山寨,着實不易,先生有何高見?”

皇甫端說道:“祁廷諫、李洪遠兩人都自稱土人部落,實際上就是大唐時期吐谷渾的後代,被大明任命爲世鎮西寧衛的土司後又吸納了不少漢人、回回,分別盤踞在北川、南川,將西寧城夾在中間,前不久無論是魯文彬還是賀將軍攻打時都忽略了一事”

辛思忠點點頭,“沒有將西寧城拿下,而是想先將附近的堡寨清剿乾淨後再合圍西寧,導致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

皇甫端回道:“學生確實是這個意思,想那西寧衛分守參將楊道顯手底下的兵馬也不多,無非是將附近明軍直轄堡寨的軍力收縮到城裡負隅頑抗罷了,想要拿下祁廷諫、李洪遠,必須先拿下西寧城”

辛思忠皺了皺眉頭,“按照賀將軍手下回來的稟報,城裡至少還有三千精壯,加上如今天寒地凍,兵器都握不住,想要攻城恐怕不容易啊”

皇甫端笑道:“這一次,將軍一定要派學生去城池勸降楊道顯”

“哦?”,辛思忠眼睛大亮,暗忖:“若是不佔而下西寧城,那是最好,否則,自己麾下只有不到九千人馬,硬橋硬馬進攻西寧城,必定會有大量的損傷,屆時,就算拿下西寧城以及兩個土司的山寨,恐怕也是兩敗俱傷”

“這皇甫端蜚聲甘肅一帶,必定與那楊家後人楊道顯有些瓜葛,沒準還真能成行”

“那就有勞先生了”

在西寧城的東面,大明設置在這裡的碾伯千戶所,辛思忠見到了原革左五營之一的藺養成以及賀錦手下的大將牛有勇。

這裡要說明的是,在革左五營裡,力量最強大的賀一龍被殺,次之的馬守應避走夷陵、鬆滋一帶,被張獻忠收服只是時間問題,剩下幾人中,賀錦表現的最爲忠誠,也是最受李自成信任的,也是少數能封爲制將軍的首領之一。

革左五營的另一位爭世王劉西堯是右翼營的正將,也是制將軍,不過地位卻在賀錦之下,亂世王藺養成還是一個果毅將軍,一直跟着賀錦在混。

藺養成也才三十多歲,那牛有勇是賀錦的親信大將,還不到三十歲,五短身材,不過卻異常粗壯,是一個右威武將軍,他頭上纏着一塊白布,見到辛思忠之後便嚷道:“三哨,你可來了,不是我等沒盡力,而是賊子實在太無賴,山寨都建在懸崖絕壁之上,若是春秋時分我等也有法子,眼下卻大雪封山,勉強開鑿出一條道路卻又溼滑無比……”

三哨,是以前辛思忠跟着高迎祥混的時候因爲長期掌管第三哨人馬而得來的諢號,如今他已經是威武將軍了,也就是像牛有勇這樣心直口快的直爽漢子還叫得出口。

辛思忠點點頭,“辛苦了”,又看向藺養成,“爲何不首先拿下西寧城?”

藺養成先是皺了一下眉頭,說實話,若是黨守素來到此地,他沒準還能給幾分面子,人家畢竟是李自成的親信大將,眼前這人是在高迎祥死後才投靠李自成的,雖然比像他這樣的革左五營更親近一些,不過也好不了多少,如今卻大大咧咧直接向自己詢問。

不過他一想到賀一龍、賀錦的死,馬守應的走,劉西堯的唯唯諾諾,自己畢竟勢單力孤,很快便恢復了常態,他說道:“剛纔大勇說過了,不僅是山寨難打,這城池也是異常堅固,明狗用水將城池外牆澆透了,如今都是一層光不溜秋的硬冰,別說攻打了,就是架雲梯都很困難,非得有鐵鉤子不可,可惜我等這次來的匆忙,並沒有製備這些東西……”

辛思忠點點頭,他的面上帶着淡淡的微笑,“無妨,本將一到,西寧城旦夕可下”

藺養成心裡撇撇嘴,“你就吹吧,咱革左五營兩個營頭都拿不下,就憑你左標營半拉營頭?”

不過他面上卻說道:“那感情好”

當晚,皇甫端便進了西寧城。

次日一早,湟水谷地還籠罩在晨曦映照下的薄霧中,碾伯千戶所的西面卻來了一大隊人馬,當頭的兩人正是皇甫端和楊道顯!

楊道顯投降了,這讓牛有勇喜出望外,藺養成卻面帶不甘,“這三哨還真是好運氣,在蘭州提前將大才皇甫端拿下了,白白得了一個便宜”。

他就沒細細想一下,“自己也派出去師爺,結果被楊道顯轟出來了,而皇甫端一出馬便成功了,這裡面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他看來肯定是皇甫端的人望起了關鍵的作用。

無論如何,隨着楊道顯的投降,拿下西寧衛便指日可待。

不過大軍依舊要面對建在湟水兩側大山上的山寨,那裡,還有殺害賀錦的仇人土司,不過辛思忠既然這樣“能耐”,藺養成乾脆當起了甩手掌櫃,當辛思忠召集會議時,他倒是一直恭恭敬敬說道:“全憑威武將軍做主”。

辛思忠無法,只得草草結束了會議,又召集自己的弟弟辛思孝、皇甫端、嶽鎮邦、楊廷玉等人繼續商議。

那辛思孝年僅三十,不過這幾日已經與嶽鎮邦、楊廷玉打成了一片,就在昨日便提前得知了楊廷玉的手下有一支不到五十人、精通山地作戰的隊伍,等藺養成、牛有勇走後便嚷道:“大哥,無須看那藺養成的臉色,咱有破寨的法子”

“哦?”

辛思忠知曉自家這個弟弟,若是讓他衝鋒陷陣,他不會輸於闖營任何一位,不過讓他開動腦筋卻比登天還難,便看向嶽鎮邦等人。

只見楊廷玉與嶽鎮邦對望一眼,最後還是楊廷玉站了出來。

“將軍,聽當地人說,山寨雖建在高山之上,不過並不是完全沒有其它的道路,不說北邊祁廷諫的寨子,就說這南邊的李洪遠的寨子,就有一條山道直到寨子的西邊,不過其中間有一處寬約三丈的深澗相隔,若是利用晚上、通過繩索越過那道深澗,然後從山寨後面的山上居高臨下扔下土雷……”

“土雷?”

“哦”,楊廷玉笑了笑,“這是嶽將軍祖上傳下來的一種震天雷,點燃後能炸成碎塊,既能殺傷敵人,還能引起火勢……”

辛思忠的眼睛又是一亮,不過轉瞬他又有些憂慮。

“那條小路,本將也聽牛有勇講了,那可有二十多里路,還都是山路,到處都是積雪,就算能摸上去,一個晚上,時間恐怕不夠”

只見楊廷玉突然單膝跪下,並大聲說道:“爲了將軍的大業,職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辛思忠將他扶了起來,“楊將軍親自去?”

楊廷玉卻搖搖頭,“職部倒是不精通這些,不過職部麾下的安巴蠻子卻擅長此道,他帶五十人前去,一定會不辱使命!”

第二日凌晨,湟水谷地的上方突然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不多時,只見山上那處李洪遠的寨子燃燒起來,一個時辰之後,大量的土司部衆都沿着那條唯一的山道向下跑,有的也跑進了大山!

一夜未睡的辛思忠心中大定,他朝身邊的辛思孝喝道:“還愣著作甚,殺敵去呀!”

一日之內,李洪遠的部衆大部被殲,李洪遠也被抓住了,三日後,安巴如法炮製,在辛思孝的配合下,又拿下了祁廷諫的寨子,這時就連藺養成對辛思忠也刮目相看了,他親自帶着大軍攻打四下逃竄的祁廷諫部衆,最終也活捉祁廷諫,幾乎全殲其部衆。

拿下西寧衛後,身爲莊浪衛土司女婿的嶽鎮邦又勸降了莊浪衛的指揮使魯允昌,加上甘肅總兵李棲鳳的主動投降,皇甫端又勸降了涼州的馬爌、歐陽袞,他這一路竟異常順利,在一個月之內就拿下了整個隴右!

此時,李過部正在攻打榆林,城裡的尤世威等人還在負隅頑抗,而過河攻打太原的李自成本部也遇到了陳永福的抵抗。

半個月過後,正在延安府的李自成傳來命令。

“辛思忠一月即下整個隴右,實乃大順柱石之將,着黨守素部撤回西安,協助皇后鎮守西京,遷升辛思忠爲制將軍,封莊浪候,統領藺養成、牛有勇諸部鎮守隴右!”

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五章 瀚海新軍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章 新艦隊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①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