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

成都,兵部衙門。

一位身材高瘦的中年漢子正在衙門大堂走來走去。

只見此人臉部頗長,面色微黑,雙眼細長,鼻樑高挺,嘴脣很薄,上脣一

抹修建得頗爲整齊的鬍鬚,看那鬍鬚,黑中帶黃,頜下的山羊鬍子也是如此,雙眼看似呆滯,實則時不時閃出一絲精光,顯示出此人絕非普通人物。

張可望,原名孫可望,在大西軍號稱一堵牆。

一堵牆,說的是此人沉着、冷靜,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他。

當然了,若是有誰惹惱了他,除非你自我消失,否則他也會一直像一堵牆那樣堵在你心口,直到裡屈服爲止。

作爲張獻忠四大義子之首,還是年紀最大的義子,張獻忠從自己家鄉起事就跟着的義子,張可望可不是一堵牆那樣簡單。

與李自成不同,張獻忠可是正經在邊軍待過的人物,不僅精通武藝,對於排兵佈陣也不陌生,自從起事以來,凡是他賞識的人物,無一不是文武雙全的人物,恰好張可望是他軍中少有的能讀書識字的人物,又是同村的,起事以來,受到的信任和寵愛冠絕全軍。

饒是如此,張可望還是要通過十次以上領頭子的考驗才能成爲他的親信,故此,如今高居監國、上柱國、大都督、太師、平東王之位的張可望手底下很是有兩下子的。

張可望生於1616年,今年三十五歲,說到張獻忠對他的崇信ꓹ 歷史上記載一事可以證明這一點,當大西軍南下被楊展打敗ꓹ 北上又被清軍打敗後,張獻忠將自己的妻妾以及年幼的子女全部殺掉,爲的就是給張可望騰位置ꓹ 雖然此中做戲的成分很足,不過對張可望的喜愛可見一斑。

故此ꓹ 當張獻忠知曉南面的嘉定州、敘州有希望拿下來,從而打通江南的水上通道後ꓹ 他親自領兵南下ꓹ 而讓張可望監國,統領除張偉徵以外最精銳的虎威、豹韜、龍驤、鷹揚四營,將整個成都城全部託付給了他。

六月來了,空氣中蘊含着一絲潮溼、炎熱的味道。

一想到這一點,張可望擰成山字的眉毛逐漸舒緩下來。

“那大夏國起自漠北,天生怕熱,又多火器ꓹ 成都附近雖然都是大平原,不過到處是田地ꓹ 眼下稻田裡還有水ꓹ 彼等騎兵再是厲害也不能隨意馳騁”

“不過馮雙禮那裡到底該如何處置?”

一想到馮雙禮ꓹ 張可望不禁氣不打一處來ꓹ 這廝本是自己的親信,先是敗於楊展之手ꓹ 自己好不容易在大王面前保下他的性命ꓹ 原本扼守灌縣ꓹ 對付的又是缺兵少將的朱化龍,沒想到竟然被敵人打到了灌縣!

想到灌縣便想到茶馬驛ꓹ 進而想到還在江油鎮守城池的劉進忠,張可望的額頭上突然冒出一股冷汗。

“來人!”

等有人過來了,他扔給其中一人一塊令牌、一面令牌。

“立即北上,八百里加急,去綿州面見撫南王,讓他如此如此,即刻動身!”

劉進忠鎮守江油,接受綿州的撫南王劉文秀節制,想要悄沒聲息地拿住他,剝奪他的兵權,只能讓劉文秀出面,召喚劉進忠前來議事,再趁機拿下他。

又對着另外一人說道:“即可通知皇城使、虎威、豹韜、鷹揚三營指揮使前

來見我!”

約莫過了一刻的時間,過來了四個漢子,高矮胖瘦不一,都在三十上下,那位看起來年紀最大的叫竇名望,現任大西國皇城都指揮使,手下管着一萬五千精銳步軍,拱衛成都外城。

而那位看起來不似漢人的漢子叫來護兒,張偉徵的表弟,原名楚琥爾,張獻忠將他改名來護兒,目前虎威營兩千騎由他管着。

那位身材矮壯的漢子叫馬唯興,老大西軍了,目前是豹韜營的指揮使,管着三千以重兵爲主的步軍。

最年輕的那位身材高大強壯,叫靳統武,是鷹揚營的指揮使,管着以弓箭手、刀盾兵爲主的三千步軍。

而龍驤營則是由張可望親自統領的,內中有一千騎兵,兩千精銳步軍,所謂精銳步軍,說的是這兩千人是張獻忠苦心孤詣打造的以火槍、火炮爲主的步軍,配以少量遮護的長槍兵,

三千龍驤營、兩千虎威營、三千豹韜營、三千鷹揚營,一共一萬一千人,可謂是大西軍最精銳的人馬,號稱宿衛四營。

而張可望親領龍驤營的一千騎兵也是大西軍唯一有着重甲的騎兵,平時很少出動,連張獻忠帶兵南下攻打敘州也只帶了張偉徵的三千蒙古騎兵,並沒有將龍驤營帶上。

見到這幾人來了,張可望也沒廢話,直接將灌縣的事情說了,他們一聽便各有神色。

若是朱化龍來了,就算他打破了茶馬驛關城,成都這裡派出一個宿衛營加上猛將馮雙禮自己就能將他們阻擋在灌縣以西,朱化龍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攻打成都。

“斧頭的人說江南、江北都來了敵人,人數都在兩三千左右,都是步軍,不過茶馬驛方向敵情不明,大夏賊突然來到這裡,不用說肯定不會只有這點人馬,看他們在灌縣附近的動靜,應該是爲了搶奪渡口,爲後續大軍到來爭取時間,你等如何看?”

斧頭,馮雙禮的小名。

其實張可望心中早有定計,不過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在張獻忠不在的時候掌管大局,自然要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當然了,他其實想聽的是皇城都指揮使竇名望的意見,其他人聽不聽都無所謂,平日裡他們對自己惟命是從。

“大都督”

果然,張可望此話一出,剩下幾人都沒有出聲,最後還是竇名望開口說話了。

“既然灌縣敵情不明,乾脆不搭理彼等,讓他們來到成都,大夏賊野戰厲害,又有火器之利,出去迎戰只會上了彼等的當,此時正值初夏,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彼等就算想要四處劫掠也搶不了多少糧食”

(筆者按:大西軍拿下成都附近後,爲了牢牢控制周圍的駐軍,讓周圍各州縣將糧食按照駐軍數目留下存糧後,剩下的全部拉到成都大倉,戰時再從成都調糧,而到了六月份,農戶家裡也沒有多少糧食)

“彼等既然能從汶川過來,不用說朱化龍那廝肯定投降了,汶川、茂州貧瘠,也沒多少糧食,彼等還要穿越茫茫大山,也肯定不會出動太多人馬,這點人馬若是在野外,我軍自然不敢說輕易獲勝,不過若是攻城,我等最少能堅守一個月,那時,大王、定北王都回來了,呵呵”

張可望點點頭,認爲他說的有道理,瀚海軍既然突然來到灌縣,不是從大草原過來的,便是穿越大山的,無論從哪裡,沿途既缺少補給,道路也是崎嶇艱險,加之路途遙遠,人數肯定不多,不過也不會太少,按照大西軍的情報,他們最少也有兩個軍團。

這樣的話,坐等他們來攻城,以成都城池的高大堅固,就算有火炮也不能驟然攻下,那時,北面的張文秀、南面的義父、張能奇、東面的張定國大軍鹹至,大夏賊再是厲害,也只有區區兩三個軍團關,加之糧草缺乏,只有敗走一途。

不過自己剛剛掌管成都的大權,就坐視敵人在四周逍遙,大西國上下會如何看待自己?何況,就算四周的兵馬得知了這裡的消息,南面的好說,他們肯定會回軍,不過北面的張文秀、東面的張定國都有大敵在側,豈能輕動?

想到這裡,不禁有些躊躇。

見張可望沒有說話,其他人不敢隨意出聲,於是幾人都沉默起來,此時正值午後,鉛雲低垂,天氣煩悶,加之那一股似乎揮之不去的溼氣,讓他們這些北方人很是難受,加之窗外樹上夏蟬鳴叫個不停,以及這突如其來的大敵瀚海軍,無不加劇了衆人的煩悶。

不過就這樣坐視馮雙禮這樣的大將覆滅?

半晌,張可望還是下定了決心。

“諸位,敵人抵達灌縣城下已經半日了,此時,他們後續的部隊估計全部抵達了,以他們的威勢,若是要援救灌縣,派去的人馬肯定不能少,少了必定被他們吞掉,大西國國力尚不足,能養活現有的兵馬不易,豈能添油失掉?”

“故此,本王決定”

他看向來護兒,“來護兒,你的虎威營都是騎兵,前去灌縣,若是敵人大量騎兵趕到,就不理他們,趕緊返回成都,若是尚有機可乘,立即突入灌縣縣城,然後協助馮雙禮守城”

“大都督”,來護兒一臉不樂意,“末將這裡都是騎兵,就算成功進到城裡,如何能協助馮將軍守城?”

張可望面色一沉,“如是派步軍去,驟然碰到大夏賊精騎,有脫身的機會嗎?何況,你這兩千騎兵,都是來自明軍騎兵降卒,這些人既能當騎兵使,又能當步卒使,讓你去,本王自有道理,還不下去準備?!”

眼下能夠對張偉徵、來護兒兄弟毫不留情呵斥的,除了張獻忠,就是張可望的,都說張獻忠殘暴,實際上,死在張可望手下的無辜人士也不在少數。

來護兒心理一凜,趕緊施禮離開了。

等來護兒走了,張可望繼續說道:“灌縣以南,尚有崇寧、郫縣兩縣,都有一兩千步卒守衛,馮雙禮被圍之後,便不能指揮這兩縣了,你等何人願意前往加強兩縣的防守?”

說完看向馬唯興,“老馬,你是大西軍老將,你帶着豹韜營去,先去增強郫縣得守衛,若那時崇寧縣還在我軍手裡,你再派一些人馬支援那裡”

竇名望說道:“大都督,您剛纔還說不用添油戰術,何故……”

張可望笑道:“大夏賊想要來到成都,必須經過這兩縣,按照這兩縣目前的兵力,估計賊子一日功夫就拿下了,縣城都有糧倉,被彼等輕易拿下,豈不是資敵之舉?故此,雖然預料到賊子可能拿下兩縣,也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行,屆時,等彼等走到成都之時,正是人疲馬乏之時”

馬唯興說道:“大都督,四處分兵,還不如集中力量,職部建議加強郫縣的防守,那裡城池更高,更堅固,至於崇寧,就算了”

張可望雙眼一番,突然想到崇寧縣只是一個方圓三裡的小縣城,分兵也沒有意義,便點了點頭。

“也罷,就依你。對了,你到了郫縣之後,若是有可能,通知馮雙禮、來護兒等人,依託城池給敵人以大量殺傷即可,到一定時候不要死守城池,能突圍的儘快突圍,最後都到成都匯聚!”

“遵命!”

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十九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四:新阿特勞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楔子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六十章 俄勒岡大草原(上)滄海桑田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十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⑧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三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上)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五十三章 齊魯風雲之四:最後一戰(3)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三章 寧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