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

雅安遙遙無蹤,哈達迪篤定他就是忽悠各部出兵與準噶爾大戰,然後藉機削弱他們的實力,以達到他以區區一萬人馬控制整個汗國的目的,由於博格拉汗的吸引,各部沒有理由不拼命,那時,不但能有效削弱各部實力,還能給以準噶人以大量殺傷,從而起到一石二鳥的目的。

就在哈達迪的憤懣中,雅安沒來,從怛邏斯得知自己後方不穩的車臣卻回來了!

當車臣的騎兵從廢城附近疾馳而過時,哈達迪便知曉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這些騎兵再往前走,自然會知曉他們又來了援兵,到時候兩相夾擊,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一剎那,哈達迪不禁起了立即投靠準噶人的心思,作爲長期與準噶人敵對的汗國的一員,哈達迪也知道,對面無論是巴圖爾還是僧格,當俘虜了或者接受了對方有戰鬥力的軍隊投降後,絕對會以禮相待,並委以重任的。

自己不過是來自希瓦汗國的一名奴隸出身的騎兵,何苦爲這沒來由的哈薩克汗國戰鬥到死?

不過一想起自己的妻兒,他又有些猶豫了,雖然投降準噶人後自己完全不愁妻妾,但自己畢竟在塔什干安安穩穩待了十餘年!

他又推算起來假若自己投降,加藍托斯的下場。

由於加藍托斯最爲依仗的就是他這支重騎兵,剩下的還有兩萬步騎,不過戰鬥力與自己率領的這支騎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屆時,他不僅無法拿下博格拉汗的位置,恐怕連東方軍團的加杭伊爾都不會將他放在眼裡,因爲大玉茲幾大部落裡,加杭伊爾所在的杜拉特部無論是丁口還是戰力都位居之冠,烏孫、阿勒班加起來也不如杜拉特!

不過眼下汗國危機四伏ꓹ 加藍托斯只要自己不作死,應該會讓他繼續擔任塔什干以及南方軍團的總督。

那自己呢?

到底該何去何從?

彷徨無計之時ꓹ 車臣已經弄清楚了當前的形勢,得知前面的額爾德尼軍力與哈達迪大戰一場軍力削弱嚴重,而眼前的這股突然冒出來搗亂的哈薩克騎兵人數不多ꓹ 沒有逃走,反而退到布拉納廢城躲起來後ꓹ 他立即下達了包圍布拉納,全殲這股敵人的命令!

他要讓額爾德尼知道ꓹ 只有他車臣ꓹ 纔是繼承準噶人汗國大位的最佳人選,經過慘烈的攻城戰後,他帶來的三萬騎兵還有大約兩萬五千,除了讓卓禮克圖帶了一萬人回楚城,他將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全部帶過來了,依舊對哈達迪保持着絕對優勢。

不過,當他帶着大軍來到布拉納附近時ꓹ 由於顧忌後方的安危,他們是一氣跑過來的ꓹ 加上連日攻打怛邏斯城ꓹ 部隊也有些疲累了ꓹ 於是ꓹ 他們將布拉納廢城團團圍起來後,並沒有馬上攻打ꓹ 而是準備休息一夜後在白日再攻打。

作爲長期在楚河流域與哈薩克人對峙的車臣知道ꓹ 敵人出現在自己的後方ꓹ 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從伊塞克湖以西的峽谷突進來的ꓹ 那一路上都是高山,不可能過來太多人馬,只要將這股人馬消滅在布拉納,並全部處死,自然能警示再有類似舉動的哈薩克人。

他們這一路過來,也知曉了所轄牧戶損失慘重的情形,故此車臣已經下定了全殲這股敵人的心思,並起了就算花費再大的代價也要打通阿史那部所在的高山古道,否則,若是哈薩克人動不動就沿着楚河上游過來,自己的後方就太不安穩了。

凌晨時分,令圍城的車臣以及困守的哈達迪都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一支大軍突然從怛邏斯那一頭過來了!

一支人數在一萬五千人左右的騎兵!

雅安沒有食言,他到了,他晚到了幾日,因爲在北境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在突厥斯坦緊急處理了幾件事後就趕緊過來了。

至於北境的事,很簡單,大夏入侵了!

他們藉着中玉茲的伊瑞什南下以及將部族裡的常備軍和青壯都匯聚在後世阿斯塔納、加拉干達一帶的大好機會,分別從定方城、陳湯城出動了兩個軍團,兩個純騎兵軍團。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拿下整個中玉茲地區!

其實,對於遊牧部族來說,若是在平時,他們沒有聚攏起來,其戰鬥力還沒有時常聚在一起的漢人強大,爲何?因爲,作爲遊牧部族,除了一些貴族在某處有根據地,附近有一些常備軍,剩下來的牧戶多半一戶人家就擁有大片的土地,想要將一個百夫長管轄的牧戶聚攏起來恐怕要跑上半天才能做到。

那時,漢人只要有一支少量的騎兵就能長驅直入,這也是前世霍去病能以區區八百騎便深入幾千裡直搗匈奴王庭的關鍵原因。

遊牧部族可怕的是他們匯聚起來的威勢,不過想要他們匯聚成一支大軍,沒有較長的時間是做不到的,而漢人卻由於糧食、財力等因素設有龐大的常備軍,加上城池的作用,除非當時的王朝實在太過腐敗無能,按常理遊牧部族應該不是嚴陣以待的農耕民族的對手。

作爲眼下既有廣袤的牧場,又有大量農戶的大夏國,無疑與以往任何政權都不同,他們雖出身遊牧部族,不過卻一開始就重視糧食生產,拿下長江以北之地後更是擁有了幾千萬農戶,這就不是無論是純粹的遊牧部族或者農耕民族所能對付的了。

像他們那樣在一個省就設置高達兩個軍團的方式,無論是遊牧部族還是農耕民族都辦不到,若是放到他們頭上,光是供養這兩個軍團就能逼得旗下的牧戶或農戶起來造反。

這就是多年的糧食積儲以及費盡心思奪得李自成、張獻忠搜刮的銀錢所起的作用了,若是一個正常的、按部就班根據財政收入來擴大領地、軍隊的國度,就算尼堪是穿越者,到眼下這個地步依舊不足以同時面對準噶爾、哈薩克、俄羅斯三大國度還有餘力四處出擊。

尼堪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那就是無論是哈薩克還是準噶爾,他們能將部族裡的青壯全部匯聚起來的機會。

很快,哈薩克人給了他這個機會,江格爾汗一死,年幼的頭可汗根本無力控制整個汗國,幾大蘇丹暗地裡爭權奪勢,想要爭權奪勢,擴大自己的軍力便順理成章。

就是如此,你想要征服廣袤的哈薩克汗國,特別是最爲廣袤的中玉茲地區依舊力有未逮,歷史上,準噶爾汗國在三大玉茲四分五裂的情況,前前後後花了差不多五十年時間才覆滅該汗國,那也是有像噶爾丹這位雄才大略者在臺上纔有可能,若是僧格繼續執政,不用說也辦不到。

而俄羅斯人也花了差不多上百年的時間才慢慢滲透到布哈拉地區,你大夏國就算再強悍,若是一個小部落一個小部落平推過去,不用說也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做到。

但眼下卻給大夏國提供了一舉殲滅哈薩克汗國中玉茲主力,進而逼迫他們投降的絕佳機會。

定方城的郭天才、陳湯城的巴彥各出動了一萬兩千騎兵,並親自帶隊南下,越過額爾齊斯河後,一個直接殺向中玉茲蘇丹伊瑞什的老巢阿斯塔納,那裡,他雖然只帶了一萬騎兵南下打劫昆都倫烏巴什,不過爲防止意外,他將另外一萬常備軍也召集起來駐紮在阿斯塔納。

郭天才毫不費力地擊敗了出戰的那一萬由欽察、克烈、乃蠻三部抽調的一萬騎兵,然後由早就投靠了大夏國的弘吉剌部大酋阿爾斯楞帶着五千部族騎兵鎮守阿斯塔納,自己繼續南下,準備一舉將更南面的阿爾根部的哈馬德擊敗。

而從陳湯城出發的巴彥則攻擊準噶爾汗國的昆都倫烏巴什,可憐昆都倫烏巴什先是被伊瑞什洗劫了一遍,好不容易等到伊瑞什撤退了,又遭到了瀚海軍的猛烈進攻,最後,昆都倫烏巴什大敗,六十多歲的他當場戰死,他好不容易匯聚起來的五千騎兵逃到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只有不到一千人。

緊接着,巴彥讓原杜爾伯特部落渾臺吉達賴臺什幼子,也就是佔據了杜爾伯特部落最好、最多牧場的俄木布岱青帶領五千騎兵控制了昆都倫烏巴什的牧場。

這裡便要體現出大夏國的未雨綢繆了,若是自己的人直接接管這些牧場,雖然問題也不大,終究有些隔閡,但弘吉剌部本就是中玉茲四大部落之一,而以前額爾齊斯河西南、巴爾喀什東北的牧場本來就是杜爾伯特部落的,讓阿爾斯楞、俄木布岱青出場,相對瀚海軍自己,肯定是事半功倍。

最後,在加拉干達附近,北上的巴彥部再次擊敗伊瑞什,並斬殺伊瑞什,俘虜了其剩餘部下,得知伊瑞什戰死,常備軍大敗,此時克烈部的阿拉爾、乃蠻部的阿拉坦立即投降了。

一切都在轉瞬之間完成,當車臣還在布拉納圍困哈達迪時,阿爾根部的哈馬德不敢與瀚海軍敵對,帶着自己的常備軍撤到了錫爾河以南,當然了,中玉茲有上百萬平方公里,就算有熟悉內情的阿爾斯楞、俄木布岱青出場收拾局面,想要所有的牧戶全部心悅誠服地投靠大夏國不用說也是做不到的。

不過這一節大夏國也預料到了,得知哈馬德撤走後,對於趕着哈馬德的步伐南下的牧戶,郭天才並沒有阻擋,按照之前的計劃,也只有錫爾河北岸,明面上屬於中玉茲,實際上形同獨立的阿爾根部能從容退到錫爾河以南,欽察、克烈、乃蠻三大部落此時離錫爾河還有接近兩千裡,想要在瀚海軍得眼皮子底下撤走?

門兒都沒有!

故此,這幾日,接到瀚海軍大舉入侵的消息後,雅安立即做出了佈置,他讓阿齊茲護送頭可汗以及錫爾河流域的部族南下了,準備退到塔什干附近再做打算。

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五十章 川藏風雲(2)禍起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七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下)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五十八章 尾聲(4)人事(下)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七十章 猶他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六十二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上)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