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

尼堪很感激陳牧之,因爲這一次,他帶着大隊來到美洲時,不僅帶來了大量

的官員、技工、士兵,還有他的家人,當他們從好不容易全部落成的牙買加新天津城離開,來到赤塔(新)後,他們沒有繼續住在帳篷裡,而是有一座框架用條石壘成,傢俬用橡木製成,有四十個房間的兩層現成的城堡可用。

城堡所有的地面上鋪放了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地毯,牆上掛着分別來自此時歐

洲著名的畫家、雕塑家的油畫和雕塑,幾乎每一間臥室旁邊都有會客室,會客室裡都有一間壁爐。

裡面還有倉庫,可儲存住在裡面的人用上一年的糧食、木柴。

可憐的考弗特,他從威尼斯聘請的管家,從曼徹斯特鄉下請來的侍女,從黑奴裡面挑選的侍者,都成了俘虜,他甚至在裡面設置了一處大型澡堂,還聘請了來自奧斯曼的異見者專門來伺候這間浴室。

按說他一個英國的小貴族,美洲的男爵,不可能擁有這麼多的財富,他作爲弗吉尼亞公司執行董事的名頭也不可能讓他過得如此舒適。

“陛下”

噹噹日的會議結束後,王文慧繼續彙報只屬於他與尼堪之間的一些事情。

“這考弗特的父親是英國索爾斯伯裡伯爵的秘書,擔任過議員以及國務大臣,他是英國少有的篤信天主教的教徒,要知道,當下是清教徒當政,不過他的一個女兒嫁給英國的實際掌權者、護國公克倫威爾的女婿的弟弟,而克倫威爾的女婿是當今英國的陸軍總司令兼模範軍騎兵中將”

“陛下,職部親自審問過考弗特,這是一個膽小的人,但由於他的父親依舊是議員,位高權重,他的妹夫又是陸軍總司令的弟弟,一般人還真不敢招惹他”

“按照他的說法,英國如今只有二十五個新式團級編制軍隊,其中步軍有十五個,每團有一千兩百人,騎兵十個團,每團六百人,而克倫威爾起家的本錢就是騎兵,故此,這六千騎兵就是英國決定性的力量了”

“故此,考弗特的父親由於是天主教堂,不允許到美洲來,因爲來美洲的,除去流放者,都是清教徒,但他的兒子卻被允許了,可見考弗特已經改宗清教了,這樣一來,他雖然能在弗吉尼亞執掌大權,但卻被他人瞧不起”

“但由於他的家族在國內的地位,他在弗吉尼亞更是的股份還是最大,弗吉尼亞公司成立接近五十年,內裡並沒有像馬薩諸塞、朴茨茅斯那樣的宗教糾紛,商業、產業發展的很快,考弗特作爲最大的股東,自然也賺了不少”

尼堪點點頭,他知道王文慧的潛臺詞,這位只比他小五歲的前明太監,今年也四十一歲了,隨着時間的發展,他已經成了他最信賴的人,如同歷史上任何一位君王一樣,他陷入了“泥沼”不可自拔。

但他又異常清醒。

在中國的歷史上,太監爲何屢屢篡權?

那是因爲他們掌握了某種來自皇帝默許甚至賜予的權利,比如軍隊(唐朝中後期),比如行政(明朝,硃批),這裡面的背景很複雜,不一而足,但對於他大夏國來說,本土由皇太子掌握,番外由他的親信擔任總督,王文慧由於自身原因掌管了情報機構灰衣衛,但尼堪並沒有讓他用來監視百官,而是作爲一個真正的情報機構來運作。

當然了,王文慧自己有沒有自作主張幹着類似的活計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了。

另外,王文慧就是作爲他與百官溝通的橋樑存在,他在的時候自然承擔這一指責,他不在的時候則由神武軍的統領來擔任,而神武軍與灰衣衛是兩個獨立的機構,都直接屬於皇帝自己掌管。

尼堪是在二十三年前在承德附近擊破皇太極的擄掠返程大軍時解救王文慧的,從那時起他就與王文慧建立起一種莫名的關係,一種雙方既互相依賴又保持警惕的關係,當然了,主要是尼堪在保持警惕。

想要這樣的人對自己保持絕對的忠心,他的家人沒有一定的好處自然是不可能的,眼下王文慧在通州的家眷已經在大夏國有了一定的地位,無論是商業上還是在仕途上,尼堪對這一切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大夏國在用人以及商業管理上自有章法,饒是如此,依舊有大量的灰色空間,這種情況,尼堪也是無可奈何,故此,他默許了這一切。

這次來美洲,尼堪打着長待的主意,家裡面除了皇太子的母親多西琿,剩餘幾個妃子他全部帶過來了,自然,這裡的人也全部換成了他的人。

眼下,皮薩切克省正在布政使孫德馨的帶領下展開赤塔城(巴爾的摩)的建設,首先就要將以前考弗特的城堡的圍牆重新建起來,以前,考弗特城堡的前後都是大面積的花園和草場,這一點倒是很合尼堪的心意,因爲這麼大的地方自然就能騎馬奔馳了。

“好了”,尼堪自然知道王文慧對考弗特的些許“不忍”,或者自己對考弗特明顯有些關照的神情看到了他的眼裡,“給考弗特一條船,以及少量能開動船隻的人手,附送一些糧食和淡水,讓他走吧”

“那船上的火炮?”

“送給他吧,否則,他肯定過不了大西洋,聽說他在朴茨茅斯還有產業,到了那裡他自然會想辦法”

到了接近五十歲的年紀,尼堪已經歷練得在任何情況下都波瀾不驚了,身居高位接近三十年後,他深知一個道理,“對敵人的善意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他代表着一個國家,這個國家雖然看起來強盛無比,但凡事沒有絕對,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但他必須對自己的妻妾子女着想,他們住在考弗特費盡心血建造的豪華的房舍裡,自己若是對他完全不留情面肯定會引起反彈的,當然了,這一切,他必須要對他們,特別是自己的兒子們說清楚。

“那那些失去丈夫的白人女人?”

“跟以前一樣,願意嫁給大夏國人員的就安排,不過既然他們在此地有開拓的功勞,還是讓她們自由挑選丈夫,不願意的走的,詢問過後,讓考弗特帶走,或者自己步行到馬薩諸塞”

王文慧心中一凜,這幾日,他已經弄清楚了一件事。

這時美洲東海岸大多數河流、海岸乃至地名都來自當地土人,在皮薩切克省與新尼德蘭之間還有廣袤的、殖民者沒有沾染的地帶,這些失去丈夫的白人女子想要一個人攜帶子女穿越這些地帶不用說是死路一條。

但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白,既然你畏懼土人,自然會選擇留下來,實際上,此時的大夏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乾淨,最有素質的一羣人,與眼下的髒兮兮、醉醺醺的白人農民、水手相比,不要太好。

“是,陛下”

……

王文慧出去了,尼堪也轉身來到了二樓,那裡的二十間房舍全部被他的幾位妃子:皇貴妃哈爾額敦(布拉姆部哈拉達薩哈連之女,尼堪名義上的表妹)、皇貴妃阿茹娜(土謝圖汗袞布長女)、皇貴妃格根塔娜(車臣汗碩壘次女)、皇妃泰鬆(林丹汗之妹)以及他們的兒女們。

眼下,他的兒女中,年長的孫德威已經在本土以太子的身份監國了,次子孫德恩正在西海岸擔任實際上的總督,三子孫德安貴爲明斯克大公,都有自己需要費心才能打理的一份事業。

長女孫德昭嫁給了李孝彥,眼下李孝彥是東方省,也就是後世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總督,按照尼堪的規劃,以眼下葡萄牙的實力,李孝彥完全可以在他丈人有生之年將更南面的烏拉圭、北面的聖卡塔琳娜州、柏拉拿州拿下來組建一個新的國度。

次女格根哈斯嫁給了假冒日本天皇的羅鬥。

若是李孝彥有遠見的話,還能將阿根廷烏拉圭河口以南的廣袤草原地帶拿下來,因爲眼下的西班牙人看重的是巴拉圭和玻利維亞,因爲那裡有銀礦和馬黛茶,對於阿根廷看重的不過是他的港口罷了。

這一切就要假以時日了,他尼堪管不着了,他現在需要打起精神來經營北美洲東海岸。

何況,有他一直寵愛的尼布楚公主孫德昭的輔佐,相信他會好好經營這一份事業的。

阿根廷大草原,若是被漠北遊牧民族看到了,肯定會高興地睡不着覺,那裡,氣候溫和,面積廣袤,若是在亞洲,可以獨立養活一個戶口超過百萬的大部族,但在此時,已經逐漸進入火器時代的大夏國來說倒是可有可無。

東海岸,英國人、荷蘭人、法國人在此地已經有了接近十萬人口,不容小覷,何況大西洋的寬度比浩渺的太平洋窄多了,就算在風帆時代,利用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帶也能很快抵達歐洲,他們若是有心的話,就絕對不會放棄北美洲的領土。

在這裡,尼堪就有了二次創業的感受。

這纔是他願意待在此地的唯一原因。

眼下,跟着他來到美洲的幾位稍微年長的兒女是:

孫德惠,又名額爾瑾,母親是哈爾額敦,十八歲,依琳卡公主;

孫德靜,又名巴特爾,母親是阿茹娜,十五歲,智親王;

四女孫德芙,又名蘇日娜,母親是格根塔娜,十七歲,克魯倫公主;

五子孫德定,又名葛圖肯,母親是林丹汗的大妃,後嫁給尼堪,但生下孫德

定不久便去世的葉赫部女兒蘇泰,由於此子一直交由皇后多西琿撫養,如今依舊留在北京,受封爲信郡王,將來他就是太子的得力臂膀了;

六子孫德毅,又名蘇和,母親是林丹汗的妹妹泰鬆,今年十二歲,廉郡王;

尚有已故美洲肖肖尼部落酋長阿尼留給他的一對兒女孫德豐、孫德容,這次一併從楠帕城帶過來了,交由哈爾額敦撫養。

這幾年,諸妃又分別給他誕下了一些兒女,年紀尚小,形容不足,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以上諸人都超過十歲,特別是依琳卡公主孫德惠、克魯倫公主孫德芙,智親王都在十五歲以上,需要他親自關照了。

當他走上二樓時,靠左邊的是哈爾額敦和阿茹娜及其子女們的居所,右邊的是格根塔娜和泰鬆及其子女的居所,緊鄰樓梯、一左一右四間房舍,兩間臥室,兩間書房是他自己的房舍。

當他剛二樓時,他看到了泰鬆那張步入中年依舊泛着光彩的臉龐。

“辛苦了”

尼堪有些差異,當他將自己的妻妾帶到這裡時,名義上還是以哈額爾敦爲大的,泰鬆等人也一直對她恭敬有加,今日……

不過他面上依舊帶着微笑,還不痛不癢地說了一句。

“陛下辛苦”

泰鬆不卑不亢地說道,然後她接下來的話讓尼堪有些吃驚。

“陛下,從今日起,我看到了你臉上的笑容,那是一種由衷的笑容”

“哦?”

“陛下,若是我猜的不錯的話,你的萬丈雄心在這裡又點燃了,我說的對吧”

尼堪暗忖,“也只有像她這樣出身達延汗後代,號稱黃金家族嫡系後裔的人才會想到這些,與她相比,多西琿、哈額爾敦這樣出身林中的人是無論如何想不到的,而阿茹娜、格根塔娜這樣達延汗的旁系後裔也不一定想得到”

(土謝圖汗、車臣汗都是達延汗封到喀爾喀的第十一子格哹森札的後裔)

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四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四:巨人總督、恐怖伊萬與天狼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亞(下)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