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9.第2819章

bookmark

第2819章

白克思等人花了一點時間審查書面材料,然後聽取了銀行和金礦負責人的工作彙報,接下來一行人便乘車前往最近的一處礦坑,實地考察這邊的開採狀況。

實際上這金礦的採掘方式與福山銅礦十分相似,同樣也是將埋藏於地下的礦石開採出來之後,進行篩選、粉碎、冶煉,然後得到純度極高的金屬成品。但若是比較產能,兩者就完全不在同一個數量級上了。

走在堆積如山的礦石旁邊,陳一鑫介紹道:“你們看到的這些是已經經過粉碎的礦石,每一千斤這樣的礦石,一般能煉出一兩錢黃金,有五錢左右就是很理想的狀況了。”

白樂童咋舌道:“原來金礦挖出來的黃金也還是這麼稀少啊?”

陳一鑫笑道:“你先前在金庫看到的那種金磚,一塊就大概需要一兩百萬斤礦石才能煉出來,可以想象期間耗費的人力物力是何等巨大,所以黃金這東西纔會有很高的價值。”

白樂童恍然道:“所謂物以稀爲貴,便是此中原由了。”

同樣的開採流程,但實際產出相差千百倍,黃金的稀缺價值也正是體現於此。不過白樂童卻因此想到了自己平時所使用的紙幣,印製成本顯然是要大大低於開採黃金的成本,但只要將幣值與黃金掛鉤,就能具備了與黃金一樣的購買力,不由得對前人的智慧大感敬佩。

玲瓏鎮雖然最主要的產業是金礦,但在這裡除了冶煉廠房和銀行金庫之外,在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黃金的影子,就連鎮上的貨幣流通,也是使用海漢發行的紙幣。就紙幣的流通水平而言,已經不遜色於福山縣這種商貿發達的地區了。

參觀完礦場之後,一行人又前往建在礦場旁邊的冶煉廠。而金礦的選礦和冶煉過程,較銅礦要更爲複雜,在這裡所用到的機械設備也更多一些。相關的負責官員在帶領他們參觀期間,也十分詳細地介紹了冶煉黃金的整個過程。

由礦場開採出的礦石,首先送入顎式碎石機進行粗破,然後用圓錐式破碎機進行二次破碎,把礦石打成一定規格的小粒之後,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經過了兩次破碎的礦石被送入球磨機研磨成粉末,然後送入螺旋分級機進行分級處理,將礦石中的泥漿、草木等雜質篩除。

經過粗選的礦石再被送入圓筒篩,通過高壓水沖刷篩選出精礦,再由淘汰機送入搖牀,如此才能生產出用於冶煉的精礦沙。

白樂童聽到這裡已經是頭昏腦脹,不明所以了,在此之後的什麼堆浸、吸附、置換、沉澱等生產工藝,他更是難以理解。

而且這冶煉礦石還不止這一條生產線,事實上針對不同品位的礦石,加工方法也有不同,就連在開採過程中被剝離的低品位含金“廢石”,也有專門的加工工藝。

經過這些環節所產出的黃金還只是粗金,尚需多道工序除去其中所含的金屬雜質,達到較高的純度,最後纔將其熔融澆鑄成金磚或金條。

這一整個生產流程走下來,即便是白樂童這種門外漢,也更爲深刻地理解了黃金的價值所在。

當然陳一鑫所要強調的並非黃金生產過程的複雜性,而是在生產流程中所用到的各種礦山機械設備。他要以此來向白克思表明,工業部向北方大區所提供的這些設備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並且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收益。如果執委會想推動礦業資源生產的工業化進程,那北方大區就是最爲明智的選擇。

結束招遠縣的考察任務之後,白克思一行人便折向西南前往萊州城。相較於登州境內的這些已經開始邁入工業時代的地區,與之相鄰的萊州更接近於這個時代的原貌。

萊州城附近並沒有什麼開採中的礦產資源,之所以來到這裡,一方面是順道考察,另一方面是因爲濟南德王府的人已經在萊州等了他們兩天了。

之前白克思一行在青島港逗留期間,曾會見過德王府的幕僚霍明賢。當時霍明賢是特地趕到青島港向白克思求助,希望海漢能替德王府解決來自明廷的壓力。而當時白克思給予的迴應也比較硬氣,表示可以採取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措施幫助德王府。

不過口頭的承諾大概還沒辦法讓德王府那邊完全安心,所以霍明賢回去報信之後,德王府那邊很快又派了人過來,打算到登州拜會陳一鑫和白克思。走到萊州地界,聽說陳白二人正在外考察,而且下一站可能就要到萊州,於是便派人去招遠縣送了一封信說明情況,然後先在萊州城等着了。

當然了,如果來的人還是德王府的幕僚,那大概還沒資格讓陳一鑫和白克思改變行程前往萊州。主要原因還是送到招遠縣的那封信,落款便是現任德王朱由櫟本人。

1639年清軍攻打濟南城之後,前任德王朱由樞不幸被俘身亡。一年之後,由其堂弟朱由櫟嗣位。

不過由於濟南城裡裡外外都被清軍劫掠一空,這位德王從堂兄那裡繼承到的也僅僅只有一個封號而已。朝廷財政窘迫,連重建濟南城的錢都拿不出來,就更別說德王一系的俸祿了。

戰後的濟南城十戶九空,德王府雖有田產,卻無人耕種。迫不得已之下,德王府也只能自力更生了,將名下田產賣的賣租的租,總之先以能弄到餬口的糧食爲目標。後來還是得到好心人的救濟,才總算渡過難關。

當然了,這可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所謂的好心人帶來的不止是救濟,還有別的目的。德王府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發現真相的時候爲時已晚,無奈之下也只能選擇合作,於是就此跟海漢搭上了關係。

德王府需要錢糧維持生活,海漢需要在大明上層拓展人脈關係,雙方各取所需,可謂是一拍即合。在此之後的十多年中,德王府與北方大區一直保持着聯繫,並且建立起了一定的互信,所以纔會有了去年派出子弟參加海漢科舉的安排。

(本章完)

第1847章 正式接手2806.第2806章2496.第2496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2726.第2726章2648.第2648章第85章 換裝第1690章 利益同盟第397章 內外有別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293章 由海轉陸第1804章 受制於人2513.第2513章第33章 北美幫第94章 人口輸入第2322章2392.第2392章3004.第3004章第六百六十八章 戰爭利弊第1172章 事件發酵2532.第2532章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選第1549章 合作形式第八百七十七章 舟山招商會(二)2460.第2460章第1927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第1907章 奮力追趕2904.第2904章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1868章 留學安排第130章 錢天敦2590.第2590章第189章 黑土港的好消息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1516章 戰局變化第1268章 入籍手續第1689章 掙表現3047.第3047章2561.第2561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1404章 去遼東3122.第3122章3272.第3272章第2079章第2314章第1630章 最後準備第1417章 新殖民地2493.第2493章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九百四十章 戰略要地第九百九十三章 羅升東的家法第1516章 戰局變化2712.第2712章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1064章 請君入甕3411.第3411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部落土著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59章 組建公社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2116章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2203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眼光向北第2348章第2324章第2001章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2368.第2368章第283章 破襲戰3012.第3012章第147章 黑土港的發展前景第1060章 真正的目的第321章 試乘火車3100.第3100章第八百三十章 隱晦的條件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1058章 另闢蹊徑第273章 行動開始2636.第2636章第3428章2579.第2579章2991.第2991章第九百八十一章 社會變革第1752章 兩種看法3247.第3247章第1191章 真相重要嗎第1610章 外交難題3365.第3365章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2541.第2541章2583.第2583章3157.第3157章第1617章 收集情報3013.第30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