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新直轄市

1938年2月18日,阿拉斯加國會通過部分區劃調整方案,當日阿拉斯加總統葉楓即簽署總統令,宣佈即日起執行新的區劃方案。

之所以要調整區劃,大的理由是爲了適應阿拉斯加現有城市發展,地方區域發展新形勢,而小的理由是爲了對貝加爾湖區,杜邦特湖區大熊湖區,大奴湖區,阿薩巴斯卡湖區,溫尼伯湖區,美洲五大湖區及落基山,馬更些山,育空河,勒拿河,葉尼塞河,安加拉河,色愣格河等重要河、山、湖區的資源開發時自然生態保護,更小的理由則是爲了適應即將開建的貝加爾湖通道施工協調,以及一兩年內就要通車的白令領海峽隧道的管理對應及協調。

不管大小理由,總之都很充分,這一次的區劃調整方案相比以前歷次調整,涉及的層次要低一些,沒有新立大批省(直轄市)這樣的大區劃,但對省市之間的管轄範圍調整卻也不少,且涉及省管市縣及甚至以下鄉鎮的調整,可說涉及的範圍比歷次區劃調整都要大得多,涉及調整的內容也要複雜的多。所以說論重要性,並不比以前新設省市來得輕。

爲了及時跟進並協調區劃調整,國會,總統府,國務院還專門聯合成立了一個區劃調整協調辦公室,由國會副主席,行政委員會主席黛絲任主任。可見中央政府對此次區劃調整的重視。

根據新的區劃調整方案,阿拉斯加整個大的行政架構也有了一些改變,這個改變就是適應現在的阿拉斯加城市發展新形勢而做出的。

以前阿拉斯加的城市只有直轄市、省管市兩種,設立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城區人口要超過至少十萬或者具備發展成城市的條件,除此之外就只有設立成郡縣,直轄市在城區以外設郡管理地大人少的周邊地區,行政省(自治區)在地多人少的地區設省轄縣,然後就是郡、縣下所設立的鄉鎮、村莊了。沒有街道小城區的爲鄉,有街道小城區的爲鎮。

但這一切都是建國初期制定的一種行政架構設立方案,那時的阿拉斯加全國都是地多人少,十萬人口以上成爲省管市已經很不了不起了,有些地方十幾二十萬平方公里也不定有一個省管市。其中省管市都是一大片地區的經濟中心。

但是發展到現在,阿拉斯加國民生產總值破一千三百億阿元,已經超過美國三百多億阿元,按購買力計算,相當於後世的一萬二千億美元了,真正坐實了全球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寶座,全國總人口至去年已經突破一億五千萬,雖然隨着危機發生前無限制移民政策的中止,這一增長速度自1930年就開始大爲放緩,但基數大了,本身的人口出生已經足以讓阿拉斯加在此基礎上保持一年數百萬的增長了,所以這一億五千萬人口倒是跟以前不太一樣,本土出生的人口已經超過了移民數,全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足以三十多座,城區人口破百萬的都有十多座了,而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大中城市五六十座,其他中小城市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在現在的阿拉斯加不說費城,蒙特利爾,安克雷奇這些當年人口不過十幾萬,最多幾十萬的直轄市大多已經發展到了百萬、數百萬以上,省管市當中都有幾座人口破百萬的了,現在十萬人口的省管市基本上在阿拉斯加已經看不到了,只要是省管市基本上人口都超過十萬,除了少數幾個位於北極地帶的省管市因爲增長太慢,大多數省管市光城區也少都有十幾萬人口了。

而在此之外,形成了更多事實上的城市,有些甚至還超過省管市甚至直轄市。這些事實上的市都是一些發展很快,人口增長較多,經濟、工商業實力雄厚或者交通極爲發達的省轄縣和一些直轄市的市轄郡。甚至有些鄉鎮的人口都超過五萬以上的,達到十萬以上的大城鎮都有。

最明顯的比如多倫多直轄市的哈密爾頓郡,至去年,多倫多全市人口破三百四十萬萬,城區有近二百萬,而其南部的哈密爾頓郡總人口就超過了一百萬,數量超過許多省管市甚至超過像夏威這樣的直轄市。其下轄的幾個鄉鎮中,除郡府所在的哈密爾頓鎮人口破三十萬外,還有倫敦鎮,伊利堡鎮,溫莎鎮三個鎮的人口都超過二十萬,莫說鎮,按以前的行政架構,成爲省管市都綽綽有餘。

另外曾長期爲第一大郡的,隸屬華僑城的普羅維傑尼亞郡人口也破了八十萬,還有漢城直轄市所轄的仁川郡人口近八十萬,情況跟哈密爾頓都差不多。

其他佔多數的省轄市、縣出現這種情況的也有不少。美洲大陸中央地區,中南,加拿大地區很多縣,光城區人口都破十幾二十萬的,南卑詩省坎盧普斯縣城區人口破了五十萬,比該省幾個省管市的人口還要多。

所以這一切都意味着以前那種行政架構已經有些不適應現在的阿拉斯加城市發展形勢了。像哈密爾頓的倫敦鎮這樣人口近三十萬的鎮,他本身級別很低,其城區二十多萬人要進行管理,不得不臨時設置了一些不存在的行政區域,名不正言不順,管理上極爲不便,問題出現很多,所以行政架構必須要做改變。

而根據新的調整方案,阿拉斯加的主體行政區劃雖然不變,仍爲省(直轄市、自治區)——省管市縣(郡)——鄉鎮(街道)——村組(社區)四級,但卻在其中增加了一個特別區劃。即縣內市(郡內市),並對直轄市,省管市、省轄縣(市轄郡)、鄉鎮的功能和定義及部分標準進行區分修改。

根據修改後的方案,直轄市設立條件不再有具體的數量限制,而是改爲城區人口規模大、城市規模大,轄若干郡,工商業交通經濟實力雄厚或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帶動能力、經濟輻射能力強的城市可設爲直轄市。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直轄市不限制人口數量、城市規模限制。

至於怎麼樣纔算規模大,也有比較具體的細分條款,可根據地域和環境及政治意義所屬不同由中央政府靈活掌握,比如號稱全國最冷直轄市的雅庫特,其本身發展受氣候影響強烈,想要形成南方那樣的巨型直轄市比較難,但他所處的區域很重要,中央政府對其的定位是亞洲中北部北西伯利亞中心樞紐型城市,通過這座城市帶動遠東,河東,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區龐大結合部的經濟發展和資源開發,屬於政治意義上的極重要城市,或可說經濟戰略性城市。設成直轄市自然可以避開一些限制。而夏威夷,千島這些城市面積小,經濟實力也不算太強,資源自然也不豐富,人口也不直不算太多的直轄市則屬於軍事戰略性城市。

而相比只是調整了標準的直轄市,省管市這一次有一個很明顯的改變,就是對面積和的規定,以前一個省管市面積也不小,跟省轄縣差不多,甚至有達十數萬平方公里的,市與縣的區別僅在於是否有核心聚集城區,聚集城區的規模不同。

省管市自然是因爲擁有規模比縣城要大得多的聚集城區,這樣一來整個城市的中心就會集中在城區,其市內各項政策難免向能帶來巨大經濟收入的城區傾斜,而忽略對其下屬的其他鄉鎮地區的關注,

而且大多數省管市不能與龐大的直轄市相比,其本身經濟輻射能力,對周邊的拉動能力遠弱與直轄市,甚至城市管理層爲了城區的發展,還會片面的置下屬鄉鎮利益不顧,將市內大部分資源向城區集中,進一步弱化了鄉鎮的實力。不說拉動,反而可能讓其所轄的下屬鄉鎮利益受到傷害。

所以根據這次的方案,對省管市要進行的調整非常大,根據新的方案,省管市所轄面積將大幅縮小,主要集中在城區及周邊部分聯繫緊密的地方,面積一般不超過一千平方公里,許多就只有數百平方公里,基本上就是除現有城區郊區外,預留部分供城市未來可能的拓展餘地。其原所轄的其他區域將劃給周邊省轄縣。

當然這樣一來,對省管市的設立要求就有了提高了,不過數百千餘平方公里的地方,沒有一點經濟實力或者地位就沒有可能設立成省管市。所以根據新方案,除首府城市外,所以省管市要達到一個硬性條件,即不管處於北方還是南方哪一個區域,總人口達到三十萬以上,核心城區戶籍(需常住)人口達到二十萬以上纔有設立爲省管市的資格。而且對於新申請成立省管市的還有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三年內其失業率一直在百分之五以下,之所以要這樣規定,是了爲防止有些地方爲了設立成省管市,臨時通過其他手段聚集人口以達到設省管市的要求。

當然根據這些硬性條件,毫無疑問,現有的一些郡、縣都能達到了設市條件,將有資格申請爲新的省管市,只是其所轄面積將要大幅減小了,但同時,卻可能有不少省管市將失去省管市的資格,特別是許多位於北極地帶的省管市,猶以亞洲的北西伯利亞省管市最多。像上勒拿這樣的省,弄不好以後除了首府,一個市都沒有了,畢竟其首府奧列尼奧克這個省內最大城市總人口都不過六萬。

但這也沒有關係,畢竟對他們來說,市也好,縣也好,都一樣,以前他們的市跟縣也差不多,只是稱呼不同罷了,他們的很多市實力根本不行,莫說拉動周邊,自己的城區也極小。實力弱得很,再說以後還有縣內市的說法,人口稍多、達到標準的地方設成縣內市,只是級別低了一些罷了,作用對他們來說一樣。

至於郡、縣的設定就沒有多少規定了,這是最基本的行政區劃,不管人口多少,總是要管的,設郡、縣就是必要的。所以對於郡、縣其設立仍跟以前一樣,根據地域,或歷史聯繫,或文化習俗等各方面考慮,將一個省(自治區)除省管市外的區域劃分爲若干個縣就是(直轄市則是除城區外劃分若干個郡)。標準也跟以前差不多,人口多些的面積就可以少一些,人口少的面積就可以大一些,像馬更些省北部的波拉圖克縣可是一直管轄着近二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甚至超過一些面積較小的省了,原因自然是因爲人口少,即便有南部的兩湖經濟區存在,但他所處位置資源不豐富,也實在不適合居住,所以即便經過三十多年了,全縣總人口也還只停留在兩三萬人的水準上,比好多鄉鎮都要少得多。

不過針對郡、縣內大規模人口聚居地的特別區劃即縣內市就有嚴格規定了,一個省轄縣(市轄郡)內若有某地出現了十萬以上聚居的常住戶籍人口,就可將此地劃爲縣內市,基本上南方不少省轄縣的縣城所在都有成爲縣內市的資格了,甚至少部分下屬鄉鎮都有資格。比如南卑詩省的坎盧普斯縣其縣府所在的城區上河鎮人口約莫二十萬,成爲縣內市是毫無疑問的,另外其下面所轄的還有比如利頓的鎮區所在也超過了十萬的聚居人口,自然能成爲且內市。到時就不叫坎盧普斯縣利頓鎮了,而是坎盧普斯縣利頓市了,只是這個市跟直轄市、省管市級別不一樣罷了。

再下一級的鄉鎮,在以前,人口少而散的即爲鄉,人口較多或有聚居成街道的則爲鎮。基本上設鎮的總人口都有三萬人以上。且鎮府所在地至少聚集五千人。不過這些鎮的面積與鄉沒有多少區分,鄉也好,鎮也好,其面積都沒有針對性的安排。

而這一次就進行了修改,跟省管市與省轄一樣,要進行分別的對應嚴格區分,按照新的規定,某地出現聚居三萬人以上十萬人以下的小城區,則可設立成鎮,若是十萬人以上,那就不說了,那已經可以成爲縣內市了。

以後的鎮也跟省管市一樣,基本上就管轄及城區及聯繫緊密的周邊再預留小部分土地,面積多在數十平方公里。而其他達不這個標準的地方都只能成爲鄉,而鄉跟縣一樣,沒有其他具體規定了,一個縣以下除達到標準的設立成鎮外其餘地方劃分成若干個鄉管轄。

可以說以後的鎮實際上就是一個個小型的城市,可說是真正符合了城鎮這個說法了,事實上這些鎮也就將成爲阿拉斯加最小、最低一級的城市。莫小看了三萬人,就算後世的天朝,許多山區縣城只怕也不一定有三萬人。

除此之外,唯一沒有任何變到就是村組,人口集中的成村,少而散的可在村以下再設村民小組方便管理和聯繫。

新的標準定下了,最難的是操作,按照調整方案,這是涉及到幾乎全國各個角度的變化,不過具體事務有具體的人負責,省、市、縣一級級的操作就是,對於中央政府來說,由他們直接操作的只有涉及到省(直轄市、自治區)層面的,這個數量相對就要少了很多了,到於下面的省管市、郡縣調整,縣內市,城鎮設立,由下面省市各級政府根據標準各自處理就是。上頭協調自有黛絲領導的協調辦公室負責。

葉楓宣佈即日起開始執行新的區劃方案後,隨即他就先後簽署總統令公佈了數項區劃調整命令,這都涉及到省(直轄市、自治區)區劃的調整。其中引人注目的很多,甚至可以說其中有些調整,本就是葉楓之所以要大動干戈進行區劃調整的主要目標所在。那些之所以要進行調整區劃的小理由,就是針對這些目標而去的。

根據這些命令,多倫多直轄市的面積將大幅縮小,縮小到了不足三萬平方公里,曾經隸屬東安大略省後劃給多倫多市的哈密爾頓郡兩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再次劃出多倫多重歸東安大略省,原本多倫多隻有哈密爾頓郡這一個郡,管轄着除城區外的所有周邊地區,但現在哈密爾頓郡劃出,多倫多自然要重新將剩餘的非城區劃分新郡城,當然這一級劃分就只需多倫多市自己去操作了,只要將方案上報,經過批准就行。

而劃出的哈密爾頓郡重新劃入東安大略省後,其所屬地域如何處理同樣有東安大略省內去操心,不過哈密爾頓郡實力非同一般,對他們的處理,中央政府卻由上到下提出了建議給東安大略省議會,建議以原哈密爾頓所屬郡城所在的哈密爾頓鎮爲中心設哈密爾頓省管市,其餘地域設倫敦縣,並轄倫敦、溫莎、伊利堡三個縣內市。如果東安大略省議會接受這個建議,伸入五大湖的這片區或一下子就將多出好幾個市了,只是級別各不相同罷了。

而相比多倫多直轄市的縮小,另一個直轄市新西伯利亞卻是面積大增,新西伯利亞直轄市設立時情況很特殊,當時他還處於前線邊境,只擁有鄂畢河西面小支流科利河谷一帶不過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其東面隔鄂畢河相望的卻是當時極爲敏感的東俄自治區,當時想從東俄劃部分土地到新西伯利亞並不好操作,所以最終形成了新西伯利亞這個全國面積最小的直轄市。

當時三百平方公里土地對於一片空白的新西伯利亞市來說足夠用了,但隨着這些年新西伯利亞快速發展,人口增加到近一百六十多萬,城市規模已經極爲龐大,三百平方公里土地幾乎沒有多少可供利用的了,畢竟這三百平方公里只有河谷中心才能利用,其周邊還有過半土地是不能利用的河灘,湖泊和山林。

可以說新西伯利亞現在對土地的需求極爲強烈,這次區劃調整新西伯利亞終於得以解決這個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了。

根據葉楓簽發的總統令,新西伯利亞東部隔河相望的東俄自治區尼古拉耶夫斯克市一萬三千多平方公里將整體劃入新西伯利亞市,再有西南面隔科利小河相望的阿爾泰省東北部十餘個鄉鎮,西北面額爾齊斯省八個鄉鎮共一萬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全部劃入新西伯利亞。

這樣一來新西伯利亞的面積一下子擴大了一百倍,由三百平方公里增加到了超過三萬平方公里,成爲真正跨鄂畢河兩岸的大直轄市。

因爲原本新西伯利亞直轄市的帶動,東面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及西面從額、阿兩省劃入的鄉鎮實力都不錯,人口也不少,特別是隔鄂畢河相望與新西伯利亞核心城區有三座大橋相轄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本就是東俄爲數不多的經濟強市,人口有近四十萬人,所以擴大之後,新的新西伯利亞直轄市不但面積增加了,其經濟實力和人口、城市規模也直接得到了大幅增強。其總人口因此立馬突破二百五十萬,城區人口因尼古拉耶夫斯克城區的直接併入,也增加到了近一百九十萬。

不過即使這樣,新西伯利亞也未能完成超越成爲亞洲第一大城,因爲亞洲第一大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也在這一次調整中受益了。而且論受益程度,還要超過新西伯利亞。

原因就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這一次是升格,這是自朱諾和埃德蒙頓後,第一個獲得升格的新直轄市。這一次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是頂着巨大的光環升格的,當年的對手伊爾庫茨克這些年已經被壓得夠慘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人也享受夠了這種勝利的快感,只是現在他們對繼續以省管市的身份壓着伊爾庫茨沒有多大興趣,雙方的實力等級差距太大了。一個弱小的對手他們確實提不起勁,所以這一次升格,克市卻沒有多少人再提出反對了。裝逼裝夠了,現在誰都知道他們是老虎,想低調也不可能。

當然克市原本的上級下葉尼塞省對於克市升格就有些沮喪了,畢竟克市一脫離下葉尼塞省,下葉尼塞的地位將直線下降,雖然全國第二大農牧業基地,亞洲最大農牧業基地,全國電力能源中心等多個頭銜不會丟,但總人口將落到第四,次於濱海,楚科奇和湖南三省。僅略微領先東俄自治區和堪察加、東科雷馬三省,但幾省差距都不過二三十萬,一不小心,位置可以還要大幅下降,當然經濟產值等各方面同樣都受到影響直線下落。下葉尼塞將因此一下落到亞洲三四位之後了,畢竟克市及其周邊一直是下葉尼塞經濟實力最強的核心區域,這一區域脫離,對下葉尼塞的打擊不是一般的巨大。

只是對此他們倒也不好直接反對,畢竟這是中央的決定,也是克市人民已經認同的選擇,下葉尼塞直接出手阻止對他們沒有好處,弄不好把關係弄僵,對下葉尼塞的未來更不利。至少克市成爲直轄市,也仍然處於下葉尼塞四方包圍之中,克市對周邊經濟的拉動影響也大多數將作用在下葉尼塞省,且克市成爲直轄市,未來發展可能更快,其拉動作用可能更強,表面上失去了很多,但暗中下葉尼塞將得到的潛在利益只怕還會更大。

有了這些考慮,最終克市升格也沒有引起什麼太多不必要的爭執,不過克市一直是下葉尼塞首府,現在克市升格,下葉尼塞的首府卻不得不遷離克市了。最終下葉尼塞選定的新首府放在了東部的泰舍特市,克市基本偏向下葉尼塞省西部,這樣一來,省內西部的發展不用愁,有克市帶就足夠了,在東部打造一個新首府,也有利於全省東西部平衡發展,且泰舍特原是下葉尼塞省內與克市相當的交通樞紐,有西新利亞橫穿全城,又是貝阿鐵路的,還有一條連接東俄阿巴坎和唐努烏梁海克孜爾的支線鐵路,且周邊礦產資源也極爲豐富,水利資源也很豐富,有這樣的條件,做爲首府,想要發展起來要輕鬆許多。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因爲以前只是省管市,所以面積較一般的直轄市要小得多,約在八千平方公里左右,這次升格,中央還從其周邊劃了近一萬四千多平方公里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組成了三個郡,使得總面積達到了兩萬兩千多平方公里。

下葉尼塞經注濟發展一直是亞洲最好最快的行政省,且猶以克市所處的西伯利亞鐵路一帶發展最好,克市以前做爲首府,自然是核心,其周邊有許多發展極好,經濟實力較強,人口較多的城鎮,所以現在這些周邊城鎮劃入克市,這樣一來,克市總面積還比不上新西伯利亞了,人口卻暴增到了近三百萬,雖然中心城區目前不存在多少人口增長,仍在兩百餘萬,但足以讓他們確保亞洲第一大城的地位了。

可以說經此升格,克市亞洲第一大城的地位還越發穩固了,只怕很長時間內這個頭銜都能穩穩當當的戴在克市人頭上。現在的伊爾庫茨放在克市面前,還真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了,不過十幾二十年時間,差距拉到如此之大,便是伊爾庫茨克人也要不勝唏噓,沮喪無比。

不過此次受益調整政策升格爲直轄市的並非只有克拉斯諾亞爾,就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升格後的第二天,河北省首府諾姆堡也正式獲令升格爲直轄市。

諾姆堡的升格,其目的是很明顯的,隨着白令海峽隧道的修建,諾姆堡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幾乎是一日千里,這可是自建國初期後諾姆堡從沒有過的情況,而現在白令海峽隧道最多兩三年就要通車,諾姆堡的吸引力正與日俱增,以前二十年諾姆堡的人口都沒有出現過太多增長,工商業基礎也增長較慢,仍然在啃以前的老本,而現在白令海峽隧道還沒竣工,諾姆堡的人口卻已經從六十萬增長到了近九十萬,除了一些工業投資帶來就業機會,大量的建築,倉儲,商業網點投資也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可以想像,當隧道正式開通後,諾姆堡肯定還會將獲得更快的發展。

隧道通車後,諾姆堡與華僑城將一東一西組成美亞大陸的聯通大樞紐,並將成爲區間轉運中心,地位和重要性都是一樣的,但現在華僑城卻是直轄市,諾姆堡只是省管市,若一直是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在雙方的聯繫溝通上發生不對等的情況。諾姆堡升格也就成了必然,所以雖然諾姆堡的總體經濟規模,人口都遠不能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相比,但其升格在中央同樣是沒有任何人有異議的,最多就是河北省方面跟下葉尼塞省一樣,有些失落罷了。

不過諾姆堡升格後對河北省的潛在帶動作用是一樣的,河北省方面就算失落,也不會傻到去阻止,而且不客氣的說諾姆堡雖然一直是河北省首府,也第一大城,但其以前對河北省的拉動作用遠不能和克市對整個下葉尼塞的拉動作用相比。河北省人口至去年底突破五百萬了,但諾姆堡只卻只佔九十萬左右,其餘四百多萬都分佈在全省其他各大城市,要知道河北省可一直是阿拉斯加國內僅次於河南省的省管城市最多的省,當然他的絕大部分人口本就聚居這幾座城市當中,非城市地帶基本上屬於荒野,連小村鎮都很少。

除了諾姆堡,河北省還有魯比,貝特爾斯,育空堡,努拉託,諾頓灣,聖米歇爾等好幾座人口五十萬上下的城市。諾姆堡現在脫離河北省,除了在工業上對河北省的數據有很大影響外,其他方面的影響要小得多。河北省也仍然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也仍然是人口破四百萬的人口大省之一,也仍然是全國最重要的煤,石油等能源開採、工業中心之一。也仍然是全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之一。

所以河北省方面對諾姆堡的升格更坦然一些,甚至還是歡迎居多,畢竟這就意味着升格後的諾姆堡將得到更多政策、資源傾斜,加上海峽隧道的拉動,諾姆堡的發展絕對會超乎人想像,而三面環繞諾姆堡的河北無疑將從中受益最多。這比現在他做爲首府的作用其實更大。

諾姆堡以前雖是省管市,不過因爲地處北方寒冷地帶,所以面積並不小,他所在的蘇厄德半島五萬餘平方公里都屬於諾姆堡所轄,所以設立成直轄市後,諾姆堡的大區劃保持不變,只是在內部進行了一些區劃調整升級,換成直轄市的行政架構,比如位於半島中部、最重要的礦業機械工業中心特勒鎮成爲特勒郡,將來海峽隧道東段的進出入口威爾士王子灣鎮也升格成爲王子灣郡。這兩郡也將是除城區外唯一的兩郡,管轄着城區外的所有周邊地域。

而諾姆堡脫離後,河北省的新首府選擇也不存在什麼困難,有着多個合適的選擇,最後選擇了處於省中部的另一個工業中心貝特爾斯。這裡曾是當年的暗軍基地核心之一,工業基礎是非常雄厚的,有多個當年的秘密武器研製計劃都是在這裡研製成功的,包括蚊式飛機和雷神巨炮,現在這裡也仍然擁有北方飛機公司這樣一家全國一流的飛機公司。全國最大的煤電企業大唐電力的總部也同樣位於這個城市當中。

這裡的位置雖然比諾姆堡還靠北,基本上處於北極線上了,但論氣候,因爲其處於四面環繞的山谷中,再往北面還有布魯克斯嶺這樣的大山嶺阻止北冰洋寒流寒風,所以其氣候溫度遠不能和阿拉斯加的南方城市相比,但相比正處於海邊、擋無可擋的諾姆堡卻還要好一些。

除此之外,其他的省市調整並不算太多,最多的一個涉及到了最複雜問題的,葉楓放到了最後。也是葉楓最大的一個目標,即伊爾庫茨克。

1938年2月26日,環境和資源保護部宣佈了建立八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個項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的決定,並公佈了這些國家公園和生態自然保護區的規劃及區域,按阿拉斯加的《生態自然保護法案》規定,凡劃歸國家級公園和生態自然保護區的區域將脫離其原所屬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管轄範圍,由中央政府直接委任保護區的管理層。保護區內所以工商企業和建設工程的設立需要經過環境和資資源保護部的審批,凡污染性企業和可能破壞生態的大型工商企業如處於規劃的保護區內,需要在一年內遷離保護區範圍。凡大型工程建設需由環境和資源保護部論證批准方可建設,且建設過程中需接受環保部監督。

還規定區內現有村鎮及居民可自行選擇是否遷離。未遷離者,將由保護區根據區內生態情況指定居住點,未來區內村鎮除必須遵守保護區制定的相關規定和國家相關生態保護法律外,其他所有權利義務不予變更。仍依國家各個法律條規執行。包括村鎮行政長官、議員選擇仍由當地居民自行選舉,但村鎮行政事務置於保護區管理單位協調管轄之下。

而此次公佈的其中四個生態自然保護區中最大的,也是最受人關注的正是貝加爾湖自然生態保護區,新通過的生態自然保護法案中,明定貝加爾湖保護區是保護等級最高的,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等同內閣副部長級官員。

貝加爾湖自然保護區規劃面積達十萬平方公里,以湖區3萬餘平方公里爲核心,包括周邊涉水區兩萬多平方公里,再向周邊湖岸擴展二十到五十公里爲外圍,這樣一來,湖區周邊涉及伊爾庫茨克,安加拉,湖南,湖北四省市的區劃全部要大幅度調整變更。凡劃入保護區的範圍將從各省市脫離,這又涉及到下屬的市縣範圍調整,工程量比較大,不過這些自有省市政府按規定一級級處理下去就可以,中央政府所以處理的是涉及到省級層面的調整。

劃分保護區後,安加拉,湖北、湖南三省整體面積都有所縮小,但他們是省,面積再縮小,總比例也有限,像湖南省是湖岸線邊境最長的,整個湖東岸到湖南岸都屬於湖南省範圍,按照規劃,從湖南省划走的湖岸土地超過三萬平方公里,但湖南一省面積數十萬,這三萬根本算不得什麼,何況並沒有涉及其省城主要城市。

而安加拉和湖北省就更沒什麼了,安加拉只是湖西北一帶瀕臨貝加爾湖,劃出去的湖岸土地最多不過數千平方公里,湖北省就更少了,僅僅是月亮形的貝加爾湖上方那個月亮尖上一小塊,不過數百平方公里。對於面積數十萬的湖北而言,不過是朵水花。

當然這朵水花挺嚴重的,因爲那數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就是湖北省首府下安加爾斯克的城區所在,雖然規定是不許設立污樑性企業和可能破壞生態的大型工商企業,並沒有說不允許城市的存在,但可以想像,一個城市沒有了大型工商企業還能成爲城市嗎。何況就算可以,按規定,劃入湖區的範圍就屬於保護區而不屬於原來的省市管轄了。湖北省的首府被保護區管轄,這不是開玩笑嗎?

好在下安加爾斯克雖是首府,但只是小城,人口不過十餘萬,也沒有多少大型工商企業,貫穿全境的貝阿鐵路也離着湖區北面三十公里呢,下安加爾城區本就在貝阿鐵路修建後向北擴展了,現在南部臨湖的老城區劃走也無所謂,向北面鐵路線發展正好,未來還能成爲北部來保護區旅遊休閒的補給地。其他的涉及三省鄰湖城市也有,但都是一些小城鎮,都不會有什麼影響。但真正影響最大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伊爾庫茨克直轄市。

第369章 暴風將起第184章 大鐵路計劃第153章 怒火第143章 王子灣海上第719章 自由峰第130章 挖坑第695章 死神降臨人間第544章 出手第648章 好地方第618章 閃電戰機第404章 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194章 石油的控制第759瀰漫世界的戰火硝煙一第360章 國土再擴張第430章 和平的開始第179章 刺殺第196章 軍銜制度第168章 屠殺令第692章 熬戰葉卡捷琳堡(上)第513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329章 突起風雲第51章 飛艇第627章 黑夜,有風!第459章 空格委任狀的威力第8章 拍賣?第218章 將軍錄第612章 恐怖海軍第659章 風雲突變第85章 阿拉斯加沒有法律第28章 ‘肥皂水’第372章 蓄勢待發第535章 波斯灣第37章 對策第379章 泰山壓頂第651章 殺!第43章 兩份公告第65章 大動作第464章 唐努烏梁海第10章 這小孩有毛病?第234章 阿拉斯加元第566章 黑色天空第273章 唐山鉅變(二)第90章 政研會在行動第90章 政研會在行動第559章 歲月如梭第186章 瘋狂的阿拉斯加大投資第227章 目標克盧恩第564章 打劫美國?第434章 傳奇國家第226章 阿拉斯加怕什麼第2章 往北邊走?第114章 首戰斯卡第364章 不要試圖挑戰我們的底線第192 十部門聯席會議認真557危機初現第398章 戰爭墳墓第30章 我們是被逼的……第159章 上帝的咆哮第533章 新的開始第185章 原來是她第100章 他鄉遇故知第668章 付出和回報第685章 伊爾吉茲大戰(五)第255章 收穫的季節(二)第419章 天降神兵第616章 伊市攻略第517章 要賺錢第110章 準備戰爭第624章 只談生意第694章 熬戰葉卡捷琳堡(下)第61章 道森新城第776章 新殖民體系第242章 大換血第47章 第一筆大收入第96章 鐵路竣工 人怎麼辦第704章 橫掃中亞第440章 最後的希望第544章 出手第226章 阿拉斯加怕什麼第285章 紐芬蘭第412章 在大海的那邊,叫中國!第103章 排華永第66章 計劃的開始第329章 突起風雲第695章 死神降臨人間第70章 新的發現第259章 金金屬飛機第223章 酒會第651章 殺!第543章 潛藏危機第224章 共舞第585章 他們不夠格第127章 瓦爾迪茲軍港第374章 上帝保佑第748章 進攻希臘第330章 目標美國第747章 蓄勢待發第673章 蘇軍困境第707章 口水第158章 英國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