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

武昌光復意味着湖北大局落定,可是唯獨襄陽一處尚且駐紮着徐樹錚的中央第十三師。

之前武漢鏖戰時,韋汝聰不打算分兵進攻襄陽,只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奪取武漢三鎮,因此僅僅讓戴勘的第三師護住側翼,堵住襄陽方面的威脅。王佔元也三番五次要求徐樹錚派軍增援武漢,然而徐樹錚分析時勢之後,知道即便抽調援軍也無濟於事,於是按兵不動,一心一意在襄陽附近修築防線。

韋汝聰與許海英會師之後,向徐樹錚去招降電報。徐樹錚的態度十分強硬,不僅拒絕投降,還在回電中痛斥南方叛逆的罪行。

韋汝聰會合各路軍隊的將領,商議趁着武漢大捷士氣高漲之際,一鼓作氣進攻襄陽,徹底平定湖北全省。

七月二十五日,經過兩天休整和準備,韋汝聰命令劉震寰師爲前鋒,戴勘師由荊門北上,從南方側擊襄陽。劉震寰師沿着漢襄線鐵路快挺進,在隨縣與中央第十三師一個團生遭遇戰,然而因爲之前一系列作戰十分順利,使得劉震寰頗有輕敵之心,在隨縣追擊北洋軍時誤入埋伏圈,先頭部隊損失慘重。

多虧中央十三師是新編部隊,士兵和軍官經驗缺乏,劉震寰及時收攏部隊避免先頭部隊全軍覆沒的慘劇。

韋汝聰得知此事之後,從武漢去急電痛斥劉震寰“驕兵以輕敵”,命令劉震寰沉着應戰、將功補過,若還有類似錯誤生一定軍法處置。

七月二十七日,襄陽會戰進入白熱化,戴勘和劉震寰兩路人馬總算把戰火推進到襄陽境內。爲了儘快解決襄陽的頑固勢力,韋汝聰抽調了師團司令部直轄的重炮部隊,利用漢襄線鐵路運抵前線。第一師和第三師炮兵到位後,毫不客氣的向襄陽一陣猛轟,打得襄陽幾乎生地震似的,無時無刻不是地動山搖。

徐樹錚頂着強大炮火的壓力,指揮麾下堅守戰線,他本人也親自前往火線督戰,南邊、東邊兩頭跑,根本不顧及自己的安危。中央十三師是徐樹錚一手帶起來的部隊,士兵、軍官們都對徐樹錚敬佩有加,此時看到師長毫無畏敵之心,於是打得也相當頑強。就是在近乎可怕的炮火壓力之下,最終仍然成功守住了城關防線。

戴勘、劉震寰對於中央第十三師的頑強作戰始料未及,按理說就算徐樹錚有足夠的決心堅持作戰,可湖北大勢已去,中央第十三師麾下的將官應該士氣大跌纔是,沒想到襄陽會戰越打越上勁,越打越有士氣。就連南軍引以爲榮的炮兵陣都奈何不了這支孤軍。

在武漢師團司令部的韋汝聰雖然很着急,不過同樣現襄陽情況的不對勁,他沒有向劉震寰、戴勘施壓,在這個時候前線部隊本來已經很焦躁,過分的壓力反而會亂了陣腳。不僅如此,他還下令第一師和第三師放緩進攻進程,消磨襄陽銳氣,同時調派黔軍一部與湖北第六混成旅增兵襄陽,決心徹底包圍襄陽,打一場氣勢戰。

江蘇南京,宣武上將軍府正門口,一輛嶄新的小轎車緩緩停靠下來。

早在大門口等候多時的將軍府參謀長師景雲快步走下臺階,親自拉開了車門,將車內的人迎了出來,問候道:“四爺,一路辛苦了。”

從車內走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時任南方執政府財政部部長的張謇。

張謇自上個月月底啓程北上來到上海,本來的目的是爲策應江浙商人支持閩軍動浙江戰爭,半個月前杭州會戰結束,正準備返回廣州,卻又突然接到吳紹霆親自來的密電,希望張謇秘密去一趟江蘇面見馮國璋。

經過一段時間的安排,張謇總算通過一些北洋舊人的關係與馮國璋取得聯繫。面對國內目前翻天覆地的局勢,一直坐鎮江淮一帶的馮國璋也不免爲之所動,因此在聽說張謇意欲相見時,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次尋求出路的機會,很快變安排了這次見面。

張謇向師景雲微微頷,微笑道:“不辛苦,上海至此不過半日路程,比起讓我這把老骨頭坐船來要強多了。”

師景雲陪笑道:“四爺安好那就最好。四爺裡面請,馮老將軍早已在會客室恭候大駕。”

張謇欣然說道:“讓華甫老哥等候,我可過意不過去,還請師總參引路。”

論年齡張謇要比馮國璋略大幾歲,不過張謇常年在北方謀事,習慣了北方客套的習慣,稱呼友人爲“哥”。

師景雲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引領張謇步入了將軍府的大門。過了前廳和花園,又走了一條戶外走廊,將軍府是典型的蘇杭園林設計,採取工整對仗的佈局,確實步行的有幾分冗長。好在來到中庭就到了會客室。

馮國璋正坐在堂上喝茶,聽到下人的通報之後,馬上起身向前迎了幾步。

“四哥,北京一別闊別數年,今日重逢於此真是感慨千萬,四哥身體還是這麼硬朗呀。”馮國璋雖已是接近古稀之年,然而常年戎馬生涯好像顯得中氣十足,大步上前抓住張謇的手迎到上座請坐。

“華甫身體也可安好?真是久別重逢,吾心欣慰至極。”張謇客套的說道。

“來人,上好茶。”馮國璋對下人吩咐道。二人坐定之後,他又試探的問道,“近來聽聞四哥已經在南方入事,這當真是弟始料未及之耗,日後真不知道該如何處之近之呀。”

“若華甫這裡說話方便,我也不與華甫說一些外人的話,省的年輕後生說咱們兩個老頭子一晤卻是嘮嘮叨叨的大半天。”張謇淡然一笑,表情看上去一絲不苟。

馮國璋緩緩的點頭會意,等着下人上來好茶,馬上吩咐其他人都退下去。

“華甫,如今國內的局勢顯而易見,南北再這麼打下去結果是什麼樣,華甫你是帶兵之人肯定要比我這個老儒更清楚。想必華甫心裡是很清楚的,我這把老骨頭承蒙吳執政器重,又加之卓如等黨內骨幹信任推重,現在正在執政府財政部主事。此次北上是應了吳執政的要求,願與華甫你共商國家大事,平息南北干戈。”張謇故意把話說的好聽一些,體現出是南方主動尋求北方議和,反正大勢已定,嘴巴上吃點虧沒什麼大不了。

馮國璋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在思考南北之間矛盾的問題,自大總統頒佈“民三約法”,又大張旗鼓削弱國會力量之後,整個局勢越來越脫離控制。誠實的說,他個人並不反對“民三約法”,畢竟是鞏固北洋政權的統治地位,可惜南方藉故鬧得太兇,大總統前期又太寄希望於北洋麾下的軍閥,反而未能經營起來足夠的中央力量,以至於讓南方越戰越利,越利越有聲勢。

想到這樣的大廈將傾,他忍不住頗有無奈的搖了搖頭,繼而說道:“吳震之算是一個有分寸的人,武漢已經丟了,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也無意義。不過......難道就讓我們北洋從此覆滅?這可是咱們北洋幾代人的心血,真要抹掉咱們,別說我不同意,那些手裡還有兵還有槍的將領也不會甘心。四哥,議和也要議出個令人心悅誠服的道理來呀。”

張謇附和着點了點頭,微笑道:“此話沒錯,然則我們吳執政其實並沒有把北洋各派等同視之。吳執政在密函裡再三強調,北洋之內尚有令人敬佩之人,其一是大總統,其二就是馮宣武。可惜大總統陷入迷途、不肯自悟,使得好端端的中華民國步入歧道。既然大總統埋下了禍根,北洋之內理應有人來繼承大義、主持大局。而此人非華甫莫屬。”

馮國璋沉默了片刻,旋兒問道:“這話讓老夫擔當不起呀。”

張謇繼續說道:“吳執政還記得七年前在廣州與華甫一晤,聽說那時的吳執政還是新軍小吏,卻有幸與華甫共進午餐。華甫當時頗爲器重吳執政,因此吳執政一直感恩在心,極爲推重華甫來收拾北洋大局,共謀國家和平大業。”

馮國璋深有感觸的點了點頭,喃喃自語道:“當年我就知道這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沒想到不僅讓我說中了,而且還應證的這麼快。唉,若是當年吳震之能投效北洋,或許今日就會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張謇笑道:“我的意思,不論北洋還是南邊,大家到底還是大中華一脈,大家也到底還是爲大中華着想。大總統一步錯棋築成千古之恨,已然不是民心所向。華甫你是明智的人,何不與吳執政一道,共同組建聯合政府,爲國家社稷、民族大計協力盡心呢?”

馮國璋微微皺了皺眉頭,疑惑的道:“聯合政府?”

【感謝PH小子大大的霸氣打賞,當時就讓我震驚了,我的氪金狗眼都閃爆了】

(未完待續)

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936章 ,用意第868章 ,探監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416章 ,交心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899章 ,到福州第125章 ,巧遇舊部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761章 ,婚姻第7章 ,上任哨官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125章 ,巧遇舊部第1210章 ,分裂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912章 ,暗流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897章 ,南訪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58章 ,雞毛令箭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891章 ,法租界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916章 ,被俘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77章 ,深入軍心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10章 ,空額規則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261章 ,絞肉機第195章 ,談判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355章 ,硝煙中的愛情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88章 ,貪污事件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912章 ,暗流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914章 ,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