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

新書推薦:

他是瞭解陳昇的性格,以陳昇這種循規蹈矩、處事刻板的人來說,如果不是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是絕不會做這種打小報告的事。不難想象,北京大本營內部的政治勢力鬥爭已經愈演愈烈,牽扯到的高層也越來越多。這一點讓他感到很吃驚,沒想到自己接任北京大本營秘書長不到一年的光景,這個小圈子的官場竟發展到這種地步!

“張漢舉的兒子是我們京營內部的人嗎?”官場鬥爭的事情可以容後再談,張孝準對張漢舉的兒子在京營內胡作非爲引發民衆暴動感到很不滿,拋開一切不說,京營可是他的地盤,容得下其他人撒野?再者如今前線兵力緊張,正是需要鼓動招募新兵的時候,竟惹得新兵造反,這還了得?

“張總長的公子並無公職在身,事實上整日裡只是在京城遊手好閒之輩,與一些阿諛奉承、官僚富商子弟常爲伍罷了。”陳昇說道。

“判了十年,竟然只關了十天!哼,還真是好大的膽子。這件事你不用再管了,稍後我會跟王從文那邊好好談一談,從今以後除了有正當理由之外,不屬於你們軍情處本職範圍的工作你大可推辭就是,再不行讓他們直接向我彙報!”張孝準說道。

“在下明白了。”陳昇說道。

陳昇離去之後,張孝準馬上派人把王從文找了過來。去年他在接管北京大本營之後,知道王從文之前是總統府秘書官,因此特意留下其來協助打理事務,不過總得來說王從文並不是他的心腹親信,甚至身爲副秘書長的職位還有覬覦秘書長的位子。

王從文來到空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的辦公室,在進門時已經聽侍從官說軍情處處長剛剛單獨見過張秘書長,他心裡大約猜到是什麼意思。最近這段時間北京大本營唯一值得上心的事情,終於還是月初發生的北大門暴動事件,儘管他一直想要把這件事辦清楚,可是沒想到張漢舉串通了京營內部許多高官,硬是把這件事壓了下去,到現在連北京各大報紙都不見隻字片語,至於那些新兵照樣強行送進新兵營,學生、老百姓們發了一些賠償金然後嚴令不準泄露,包括這些學生所在的學校、老百姓所在的用工單位,一律進行施壓,要求封堵消息。

他必然堅持秉公辦理,但同樣不希望把這件事鬧大,畢竟是關乎北京大本營聲譽的事,至於那天發脾氣威脅張漢舉要把事情往上報,目的就是要恐嚇張漢舉不要太囂張。如果張漢舉真的讓兒子把事情交代清楚,並且心甘情願伏法,這件事大可就這麼結束。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張漢舉居然才讓兒子坐了十天牢獄就放出來了,這是何其可惡!

走進辦公室後,張孝準面無表情的示意其坐下,然後開門見山的說道:“望書,最近聽說你與國防部那邊有一些私人恩怨,是嗎?”

王從文臉色微微變了變,索性直接說道:“我知道張大人的意思,如果張大人是聽了一些流言蜚語而信以爲真的話,這真是讓人心寒。”

張孝準鄭重的說道:“當初我舉薦你留任大本營,難道我還不知道你是什麼人?只是有什麼事你就按照規矩、按照程序來辦,何必還要讓別人誤以爲你公報私仇?再者,北大門那麼大的事情,我到今天才知道消息,不管是誰在壓這個事,你堂堂一個副秘書長難道就不知道向我彙報?”

王從文沉默了一會兒,雖然他心裡很不快,總有一種被人冤枉的感覺,不過沒過多久之後還是開口說道:“此事確實是我失職。”

張孝準罷了罷手,說道:“總之,以後若還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必須立刻向我彙報。另外,關於北大門暴動事件我會重新開始調查,不管姓張的是什麼來頭,在北京大本營犯了事那就必須嚴肅處理。我們北京大本營是元首直轄的行營,豈是什麼官僚紈絝子弟胡來之地?還有就是,暴動事件善後工作你親自來負責,把所有矛盾都處理好,不要新兵和學生有任何原因,聽明白了嗎?”

聽到這裡,王從文立刻心神一震,他這幾天一直都想了結這件事,如果有張孝準站在自己這邊那可就好辦多了。他連忙說道:“張大人,我也認爲這件事一定要嚴肅處理,可是無奈張漢舉仗着他的舅兄是倪總部長,公然袒護他的兒子,京城上上小小的官員都不敢貿然得罪他。更可氣的是,張漢舉的兒子被判十年之刑,竟只伏法十天就倉促了事,這要是傳出去,我中華民國的法紀可就徹底完了。”

張孝準問道:“倪總部長?哪個倪總部長?”國防部派駐京營的機構是四月份才成立的,而四月份之後他又經常在奉天辦公,並不清楚張漢舉背後是什麼人。

王從文說道:“就是國防部後勤總長倪映典。”

張孝準很是詫異的說道:“什麼?倪總長有摻和這件事?”

王從文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倒不是倪總部長摻和這件事,也許倪總部長並不知情,又也許倪總部長會袒護自家親戚。張漢舉之所以能拉攏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連我們京營內部的一些人也都向着他,正是因爲大家都顧慮倪總部長的面子。”

張孝準明白王從文的意思,這件事確實有些棘手,從官職上來看,他這個京營秘書長與國防部後勤總長並不是一個系統,論與元首的關係來看自己與倪映典幾乎一樣,但是資歷上很顯然倪映典要比自己老道許多。要知道倪映典跟元首打江山的時候,他還在日本讀書呢!

可是換一個方面來說,本來井水不犯河水,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沒必要發生政治上的衝突。然而倪映典的妹夫在京營這邊亂來,甚至還拉攏京營內部的官員向着他,這不是在拆自己的臺嗎?

退一萬步說,京營是軍事重地,因爲紈絝子弟的挑釁在軍事重地裡發生暴動事件,這可是給元首摸黑,給整個國家形象摸黑,更是不利於新兵招募工作!

思索到這裡,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咬着牙說道:“在公在私,這件事都必須有一個交代。還是那句話,不管姓張的是什麼來路,我們京營是直接向元首負責,更何況這次有理有據,不必理會上面有什麼人壓着。總之,你按照我的意思去辦,有什麼問題直接來找我。”

聽到這番話,王從文總算是放心了下來,他鄭重其事的說道:“有張大人這番話,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半個小時後,張孝準在司令部大樓會議室召開會議,與會者除了京營秘書處衆人之外,還有駐京營憲兵部隊軍官。由於先後與陳昇、王從文進行會談,此時張孝準的心情已經不全放在空軍陸戰隊的事務上。在會議之初他就直接強調各部門職能範疇,隨後順着話題講到假公濟私的情況,然後就是重申月初發生的北大門暴動事件。

“此次事件我會重新開始調查,對於違反北京大本營規定者必然從重處理。如今前線戰事越來越激烈,我們京營肩負徵兵工作,在這份工作上絕不容許有任何差池,希望在座各位能好自爲之!”張孝準聲色俱厲的說道。他故意利用會議向在場衆人發出一個警告,同時也是正式放出口風要拿張漢舉開刀。

在場衆人聽完這番話,一個個臉色變幻莫測,很顯然他們都知道張孝準最後一句“好自爲之”是什麼意思。他們不禁感到一場風波正在凝聚成型,誰也無法料到這件事會牽扯到多少人,更無法料到究竟會發展到什麼地步。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置身事外、安守本分,可是現在還來得及嗎?

當天晚上,駐京營憲兵總司令江朝宗連忙派人找到張漢舉,這個時候風頭已經很緊張,爲了避嫌江朝宗甚至不敢親自去見張漢舉。他把張孝準今天在會議上的話告訴了張漢舉,要求張漢舉趕緊把兒子送回監獄,否則這件事很快就會鬧大。如果張漢舉遵照江朝宗的話來做,或許事情不會越鬧越大,可是張漢舉一方面耐不住兒子的苦苦哀求,另外一方面又讓妻子拿倪映典說了幾句氣話,最終決定把這件事抗到底。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42章 ,初次立功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49章 ,翻譯翻譯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1129章 ,內幕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1094章 ,突破口第935章 ,條件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621章 ,收編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261章 ,絞肉機第899章 ,到福州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288章 ,在梧州第23章 ,虎頭蛇尾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711章 ,共謀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215章 ,開刀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1210章 ,分裂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177章 ,強渡第771章 ,威脅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84章 ,張謇青睞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74章 ,展示效果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827章 ,白熱化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13章 ,展開訓練第264章 ,堅持下去第356章 ,碰巧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220章 ,岑春渲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530章 ,急流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