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媽祖婆魚(求追讀)

第58章 媽祖婆魚(求追讀)

李多魚檢查完海帶苗時,

夕陽染紅了整片海域。

在船上坐着休息的李多魚,喝了口水,就打算回家。

可船剛離開海帶養殖筏。

就看到有好幾條魚從海面躍出來,且跳的還挺高。

在夕陽的照射下。

魚身閃着耀眼的銀光。

看到這種魚的時候,李多魚不由激動了下。

這魚他可太熟悉了。

在後世,像野生的大黃魚被稱之爲海上游走的金條,不過這種魚白天見到的花,都是銀色的。

只有晚上弱光時,纔會變成金色,天色越黑,大黃魚顏色就越正。

正常情況下,大黃魚是不會躍出海面的,除非……被什麼東西追着。

果然還沒幾秒鐘。

李多魚就聽到了“嚶~嚶~”的聲音,緊接着,成羣結隊的白色大魚躍出水面,並朝着大黃魚的方向追趕過去。

“媽祖婆魚。”

李多魚不禁脫口而出,在他們這個年代,很多海魚都沒有個統一的叫法。

在擔擔島這裡,這種魚一到魚訊時,就會咕咕叫,到了晚上還會吵得漁民不好睡覺,所以就被叫成咕咕魚。

鎮上那邊叫它黃瓜魚,

榕城那邊不管大小,都叫它黃魚。

現在也沒有白海豚這個叫法,大多數漁民叫它媽祖魚和鎮江魚。

據說這個叫法,是因爲白海豚曾救過漁民,被說成是媽祖娘娘派來的,於是就成了媽祖魚。

再加上它經常出沒在江口,被當做入海的“門神”,所以也有人叫它鎮江魚。

白海豚找魚特別的厲害,

有它們出沒的地方,

正常情況下都會有魚羣。

久而久之,白海豚和漁民就形成了一種默契的合作關係,漁民靠白海豚找魚,捕到魚後,漁民也會拿些小魚給它們吃。

看着那些受到驚嚇,時不時就竄出水面的大黃魚。

李多魚也很是興奮。

可惜他的舢板船上沒有漁網,只能眼睜睜看着大黃魚羣,從他面前溜走。

現在大黃魚雖沒那麼值錢,但也不算便宜啊,在海魚裡面也算貴的,一斤要賣到四毛錢。

比帶魚、梭子蟹貴多了。

且超過四斤的大黃魚,能賣到五毛以上。

抓它個一百斤,也是四十塊啊,都快趕上週曉英一個月的工資了,擱誰誰不心動?

就在李多魚感慨錢從自己口袋裡飛走時。

一艘小漁船朝他這個方向開了過來,開船的人還朝他揮手喊道:“喂,前面的,是不是多魚。”

李多魚定睛一看,這聲音聽起來像他的大堂哥——李曙光,李多魚回道:

“是我,多魚。”

“趕緊來幫我捉這些咕咕魚,抓到了咱們一人一半。”

“等我下,馬上過來。”

李多魚趕緊開船過去跟他匯合。

大伯這一家,可以說是島上的三好漁民,這些年,哪怕他們有船也沒搞走貨,而是在專心捕魚。

而擔擔島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像阿貴、玉軍、李多魚這羣人是一夥的。

而像他大堂哥李曙光、李元光他們這種腳踏實地的漁民,則又是一夥的。

兩夥人根本就玩不到一塊去,甚至雙方都有些互相看不起,直到前段時間,李多魚“變乖”後,這幾位堂哥纔跟他又來往了起來。

李多魚舢板船靠近大堂哥的那條十多米長的漁船,就發現他的漁船上全是粘網。

見到李多魚的船靠過來。

李曙光把網頭丟到了他的船上,並說道:“你這艘船跑得快,你直接拉着往前跑,我在船上放網。”

李多魚當即明白大堂哥的意思,拽着網頭,與大黃魚前進的方向形成了一道垂線。

等他們把網全部張開後。 大堂哥站在船頭,朝着遠處的白海豚“嚶~嚶~”地叫着。

李多魚並不覺得白海豚能聽懂他大堂哥的“喊話”,可神奇的是,那羣白海豚還真奮力往前遊,緊接着調頭,把大黃魚羣往他們這個方向趕來了。

還沒一會。

李多魚就能明顯感覺到,粘網的繩子在不停抽動,且不斷往下沉。

白海豚幫忙捕完魚後,並沒有離開,而是圍繞着他們的漁船轉着圈圈,不停嚶嚶着。

看樣子是在等獎勵。

緊接着,李多魚來到大堂哥這艘船上,幫忙把漁網給收起來。

粘網確實中了挺多大黃魚。

還時不時就發出“咕咕”聲來。

看到那一尾尾銀光閃閃的大黃魚掛在粘網上,兩人都很是激動,臉上都笑開了花。

“還好今天碰到你,我一個人,還真搞不來,差點就錯過這羣魚了。”

大致算一下,有一百多尾的大黃魚,可惜的是,大多數都是半斤到兩斤的,只有七八條四五斤的。

看到這些魚獲後。

李曙光激動是激動,可還是忍不住感慨道:

“怎麼一年比一年小了,還有半網的大魚,今年怎麼就剩這幾條了。”

李多魚看着滿倉的大黃魚,卻忍不住想吐槽他這位大堂哥。

這倉魚要是放到後世,說不定都可以在沿海城市換一套房了,還有啥不滿意的。

在他們從粘網上解魚時,白海豚也圍繞着漁船不停打圈圈遊着。

大堂哥解到個頭比較小的咕咕魚,就會丟到海里,去喂那羣白海豚。

等兩人回到碼頭後。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碼頭燈都亮了起來,李多魚這纔想起來,阿孃有給他做飯。

完蛋,這下要被罵了。

把魚搬到碼頭後,大表哥立馬吆喝了起來,想盡快把大黃魚給賣掉,可由於回來的太晚,已經過了飯點。

吃飽喝足的大爺大娘,過來圍觀了會,嘆道:“怎麼不早點來,我們都吃完了。”

“可惜不是晚上抓的,顏色不好看,這大黃魚有點小了,我們年輕那會抓的,十多斤的都有。”

在這個沒有保鮮技術的年代裡,李多魚知道他們抓的這些大黃魚,恐怕要砸手裡了。

“唉~~”

兩人相視,並苦笑着。

李多魚看着那兩籮筐大黃魚也不禁有些感慨,一套房都沒人要啊!

叫他這個堂弟忙活了那麼久,魚卻沒有賣出去,李曙光有點不好意思:

“多魚,要不我們一人一半,拿回家做鹹魚吧。”

而李多魚眼睛一直瞄着那幾條四五斤的黃魚,咧嘴笑道:

“那麼多魚,我殺不過來,要不我吃虧點,伱把那幾條大的給我,剩下的全給你。”

“你個賊小子。”李曙光笑罵着,但還是從船上掏出一個編織袋,將那幾條大黃魚給裝進去。

“走了啊,青峰。”

李多魚扛起那幾條大黃魚,離開了碼頭。

回到家後,李多魚發現阿孃還真做了一大桌的飯菜。

而大家都沒動筷子。

好像在等他的樣子。

見李多魚回來後,陳慧英有點生氣地說道:“你不是說,去一會就回來嘛,怎麼去了這麼久。”

理虧的李多魚撓着頭:“剛好回來的時候,遇到了曙光,兩人一起抓了一網咕咕魚。”

隨後,李多魚將袋子裡的大黃魚倒了出來,笑道:“這幾條夠大吧。”

“大有什麼用,菜都煮下去了。”陳慧英白了他一眼。

“趕緊洗個手,換身衣服去,你爹跟曉英都等你好一會了。”

“好嘞,馬上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真的非常感謝,繼續求追讀。

(本章完)

第403章 長達四十年的等候第14章 上報了(求追讀)第151章 兩個港島人的真實身份270.第270章 向李多魚同志學習第30章 海底打樁(求追讀)第58章 媽祖婆魚(求追讀)第486章 背叛是不可原諒的(求訂閱)306.第306章 村醫要跑路了376.第372章 被聘爲老師?第54章 幫人取名(求追讀)第578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第115章 別靠這麼近,好熱啊(求訂閱)第563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335.第334章 四月的海蜇,水早暖(二合一)第84章 海帶掛曬的問題(求追讀)322.第321章 刁難255.第255章 兩村衝突第415章 趙家兄弟打嘴仗第545章 鰻魚被冒充370.第366章 開始給鰻魚治病第582章 海蜇原來可以這麼好吃348.第345章 收狗人第206章 小法庭394.第389章 打不贏,回不去了(二合一)第74章 海帶繩被割了第125章 80年代吃炒泡麪配可樂,太牛了第41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178.第178章 送上門的線索第429章 拖網船回來了,二嫂離開了280.第280章 李家的根300.第300章 自爆第522章 撿了一條海外省的漁船第80章 除夕夜(求追讀)378.第374章 女人鬧彆扭187.第187章 那兩兄弟出來了第475章 初一不能幹活,否則一年白忙活398.第393章 賭一把,擔擔島要搞風量測試?305.第305章 下次換我351.第348章 海中精靈第600章 拿到設計圖第496章 找到親人196.第196章 馬鮫魚羣,拉爆356.第353章 擔擔島的海帶不一樣第432章 未死先臭327.第326章 進來,給你看個好東西第65章 釣到大貨(求追讀)第33章 無息貸款(求追讀)第73章 自行車魚丸第498章 先把蝦苗培育出來再說第473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393.第388章 馬秀梅的下落,居然就在身邊354.第351章 只想過普通日子第608章 臥槽,起飛了啊323.第322章 清除害羣之馬第134章 入股養鮑魚(求訂閱)287.第287章 感覺虧了十幾萬388.第383章 沒找到親戚367.第363章 誰在我船上?362.第359章 還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吃不起飯第97章 天氣有變,提前收海帶251.第251章 炭烤響螺第35章 準備出海(求追讀)321.第320章 有人打釣魚船的主意第446章 酒是歲月,歌是青春166.第166章 查看生蠔田第599章 喜事連連第23章 買大魚238.第238章 再遇小鯨魚295.第295章 你們家麻將有毒第555章 公開成交金額第496章 找到親人第145章 專利費199.第199章 跑掉的魚,纔是最大的276.第276章 第一家日料店第153章 一次吃飽,一個月不餓第476章 全家福第463章 臭腳崩潰了191.第191章 創立品牌(求訂閱)193.第193章 這樣啊第59章 七進七出?312.第311章 抓週儀式第549章 被誣陷第423章 帶大鐵鍋,捕撈丁香魚第118章 兩個港島人第526章 神通廣大李主任234.第234章 全村都欠他一個道歉第575章 僧帽水母第445章 細枝結碩果第535章 港島設備來了第418章 召喚全村會議231.第231章 救援第604章 訂單在手,橫着走288.第288章 買個煙花,順便做一筆生意第114章 榕城碼頭(求訂閱)220.第220章 一出好戲第435章 李主任,還有嗎?第149章 麻的,這小子是妖怪嗎313.第312章 李小榕苦逼的假期374.第370章 當然要外匯券373.第369章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