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遇呂玉花

四年級寒假的第二天,張海土的父親張迪慶拉一車化肥到大關供銷社——李大壯的舅父所在地,駕駛室剛好有一個空位,於是大壯藉機去看舅父。

天剛亮,吃完地瓜後,李大壯穿着新鞋,提着白糖及水果糖,7點準時來到縣人民醫院路口等張海土父親——張迪慶。

半小時後,張迪慶開着裝滿化肥的解放牌汽車過來了。他靠邊停下,打開車門,讓李大壯上車,又將大壯的母親已打好包的白糖及水果糖放進駕駛室內的小櫃子裡,副駕駛員沒跟車,李大壯就坐在他位置上。

從縣城到大關村,有70多公里。除縣城到西牛村是鋪設瀝青的省道外,西牛村到大關村27公里是縣道,路況極度不好,是沙石路,坑坑窪窪,上坡下坡多,轉彎也多,一會從山頂過,一會繞行山腳,一會穿行平原,只有老司機纔敢走!

過了西牛村,車開始劇烈顛簸,李大壯被震醒了。見他醒過來,張迪慶提醒他,坐穩點,雙手扶住扶手。一路上,幾乎看不到汽車,偶爾見到一輛牛車,行人稀少。

車時而奔上山頂,時而穿行山谷,時而繞行山腳,只見道路兩旁漫山遍野的橡膠林。車在平原飛奔時,路兩旁是挺拔的馬尾松,馬尾松外圍是大片的農田。

2個多小時後,張迪慶在一座橋前停下來。張迪慶叮囑大壯,自己過了橋就是大關村口,並說他車不過橋,往右邊走200米到大關供銷社倉庫卸貨,卸完後馬上往回趕。大壯道謝後,帶上白糖及水果糖下了車。

大壯走過大橋,再走幾百米就到了村口,看太陽,估計才10點多。此時他心想,舅父應不在家,正在參加村集體勞動,他極力遠眺,觀察村口周邊環境。

他忽然發現村口對面有一個羊腸小道,穿行在兩座山之間,小道盡頭是一個山崗,一面國旗迎風飄揚。

大壯好奇地走進小道。小道兩旁是漫山遍野的龍眼樹、荔枝樹、黃皮樹,鳥兒在其間來回飛翔,啁啾叫聲悅耳,它們在尋找食物——果樹害蟲。

這些果樹還沒到花期,看起來沒那麼好看,但還是有驚喜,果樹間中點綴着幾棵大樹菠蘿、香蕉。有一棵大樹菠蘿,它非常高大,枝幹向四周蔓延,超過周邊的龍眼樹,綠油油的葉子擠在一起,在陽光照耀下,成片翠綠色,似翡翠幾乎透明,可惜也沒到花期。

令大壯開心的,香蕉樹開花了,他頭一次見。香蕉樹只有幾片葉子,葉子既大又闊,一米多長,顏色是綠的,長在主幹的腰上,淡黃色的小花被葉子簇擁着。

小道盡頭是一山崗。上了山崗,就見到一根竹插在地上,竹頂上一面國旗迎風飄揚,國旗後面是二百多方的操場,操場並不平整,是泥地,坑坑窪窪,操場上聳立着一個破爛不堪的籃球架。

操場後面是一排破敗的平房,泥磚徹的,屋頂是瓦的,牆上有“大關小學”字樣。它有五間課室、一間老師辦公室。老師辦公室門口屋檐下吊着一截鋼軌及一截粗鋼條,正值放假,屋裡沒人。

李大壯走下山崗,向大關村口走去,遠遠看見村裡升起裊裊炊煙,他聯想到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中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二十分鐘後,大壯到達村口,藍天白雲襯托下,村後的山更青,山上樹更綠,村子依山傍水。入內異常安靜,極少行人,一路望去,村屋全是土坯房,房頂煙筒升起的縷縷炊煙,散發着淡淡的稻草香味,給人一種寧靜安詳而又溫馨的感覺,幽靜古樸的泥牆瓦屋上一道道裂痕,訴說歲月的滄桑。

李大壯到達了他的舅父——方曉軍家門口,發現門是虛掩的。

他正想踏進去,一條狗突然衝了出來,汪汪叫聲打破山村的寧靜,方曉軍家好幾個鄰居半掩的門紛紛探出半個身影來。有的是窘相可愛的孩童,呆呆地盯着“大壯”這個外來者;有的是農民叔叔、農婦,他們的黑黑的臉上佈滿皺紋,儘管歲月滄桑,臉上仍透着堅毅的神情。

農民叔叔、農婦他們純樸、老實、善良及好客,他們笑容可掏,大聲地說:“是從縣城過來探望舅父嗎?”李大壯高高興興地回話:“是!”

此時,方曉軍走了出來,見是大壯,忙制止了狗,不讓它再對大壯吼,並開心地對衆鄰居說:“是我大妹——方小芳的第二個兒子來看我。”

方曉軍叫李大壯將帶來的水果糖全發給鄰居的大人小孩吃,衆人誇大壯很有孝心。派完後,李大壯跟隨他舅父進了屋。

大壯的舅父家是泥磚平房,前庭是四個房間,中庭是客廳兼飯廳,開有天井,後院是柴房——做飯的地方。李大壯的舅母——潘小芬見到他進屋來了,就從客廳前往柴房準備宰雞做飯。

大壯的舅父叫上他一起去摘菜。

大壯跟着舅父走出村口順着公路往西走幾百米,來到一處坡地——大關村民自留地。

村民在自留地裡種着各種菜,有小白菜、蘿蔔、菜心、青菜、蔥、香菜、生菜、芥菜、地瓜、油麥菜、苦麥菜等。

大壯的舅父在自家豆腐大的自留地種的是苦麥菜,間中種着幾棵蔥。李大壯沒吃過苦麥菜,他跟舅父一樣,採摘苦麥菜外圍的葉子,不一會,摘了一斤多。臨走時,他舅父還挖走了2棵蔥。

大壯跟着舅父一回到柴房,就聞到濃濃的雞香味、稻香味,舅母正在爐竈前添加幹稻草,爐竈不時有淡黑色的炊煙飄出來,火紅的尾焰在烤着瓦煲——清燉雞。

大壯的舅母對他說:“大壯,把這雞胸肉和你帶來的一斤白糖給你叔公送去,快去快回,早點吃飯,今天是墟日,有戲看。”

大壯把雞胸肉放進碗裡,提上一斤白糖,一路小跑,到了隔壁的叔公家。

李大壯剛進門,就聽到“咕嚕——咕嚕”聲,嗆鼻子的土煙味飄過來,進入客廳,見到一直單身的叔公——方士興正靠着竹椅抽着“大碌竹”,怡然自得地吞雲吐霧。

他左手託着一支一米多長的水煙筒,右手拿着火柴,對着水煙筒中間伸出來的菸嘴點火,嘴巴貼着筒口,使勁地吸着,“咕嚕——咕嚕”聲響過不停。過一會,他擡起頭,吐出一縷乳白色的圈狀的煙霧,臉上透出愜意、知足的神情。

方士興見李大壯進來,就與他聊起來,提到城裡人過日子雖然比農民強,但現在形勢不同,要好好讀書纔有好歸宿——成爲國家幹部。

坐了一陣後,李大壯向叔公道別,走回到舅父家裡。

舅父舅母正等他吃午飯,他看見八仙桌上用雞油蔥頭炒過的雞,聞起來香噴噴,口水不自覺地流了出來。他清楚地記得,這是第二次吃雞,第一次也是在舅父家吃,那是去年暑假。

他深知舅父母對自己的厚愛,畢竟雞在農村人那裡也算奢侈品。大壯先喝了一碗雞湯,那雞湯鮮美甘淳、滋味濃郁,再手拿着黃澄澄、油轆轆的雞腿,一口咬下去,那雞肉嫩嫩的、香噴噴,回味無窮。

苦麥菜吃起來有點苦澀,但苦中帶甘,別有一番風味。席間,舅母提到今天午後公社木偶劇團在墟鎮上表演節目。

大壯的舅母是戲迷,她感恩木偶劇團演員肩挑道具,靠二條腿,走村串鄉,爲農民免費演出。

他們三個閒聊正酣時,村裡大喇叭響起來,通知今晚7點縣電影院在村曬穀場放電影。

吃飽飯後,大壯的舅母拿一條長條凳子出了門,李大壯跟着她往墟鎮走去。

村中大街南北走向,村口是北端,緊挨着公路,南端挨着墟鎮,它是條泥路,坑坑窪窪。下午村民不用出工,大家午飯後去趕集或看戲,於是路上行人多了起來。

不一會,李大壯與舅母經過一個平平整整、灰沙批蕩過的曬穀場後,來到了大關墟鎮。

大關墟鎮只不過是一條400多米長的泥沙路,南北走向,路面還算平整,行人也夠多,很熱鬧,與大關村不同的是墟鎮上店鋪全通電。

墟鎮的供銷社門店,裡面人頭攢動。路邊有七、八個農民在擺地攤:有的賣雞;有的賣雞蛋;有的賣燈芯草、艾草、艾條;有的賣金毛狗脊;有的賣芋殼、酸菜、菜苗;有的賣菜頭、乾田籺。

路旁還有衛生所,裡面坐着一個40歲上下的“赤腳醫生”。衛生所隔壁是大關墟鎮糧所。路最南端是大關墟鎮郵政所,門口停着集市上唯一的一輛自行車。

路盡頭有一條西行羊腸小路。在這西行羊腸小路路口,中關公社木偶劇團演員正在準備表演《白蛇傳》,路盡頭全被四面八方趕來的村民佔領了。

這是李大壯第二次看木偶戲,他與舅母坐下來準備欣賞木偶戲。此時坐在李大壯後面的女孩小聲嚷嚷,他回過頭,見到一個眉清目秀、陽光的女孩,她一個人坐在矮凳子上,原來他遮擋她視線了。

李大壯提議與她換座,她愉快地接受了大壯建議,坐在大壯舅母邊上,而大壯在那矮凳子上坐。她自我介紹說,叫呂玉花,縣二小四年級學生,李大壯也介紹起自己來,介紹完自己後又介紹自己的舅母。

相互介紹完後,他們開始聊起來。

呂玉花:“你是第一次看木偶戲?”

李大壯:“我是第二次看木偶戲,第一次看木偶戲也是這個地方,那是去年暑假。”

呂玉花:“真是巧合!我也是第二次看木偶戲,第一次看木偶戲也是這個地方,也是去

年暑假。”

潘小芬:“你是誰家親戚?怎麼沒見過你?”

呂玉花:“李福貴是我舅父。去年暑假我住在他診所裡。今年他診所添了不少器材,無地方煮飯,隊裡就將村裡的一間屋分給他,我白天去他診所玩,晚上就回村裡那屋睡覺,所以你沒見過我就不奇怪了。”

潘小芬:“李福貴是一個好醫生。那間屋只不過是個無房間、無廚房、年久失修的寺堂。李醫生只不過簡單整理一下,搭個爐竈,地上鋪上幾塊牀板,門口裝上門就變成新居了。姑娘敢住在這危房裡,不簡單啊!城裡姑娘?”

呂玉花:“我爸是大學生,縣水輪機廠技術員,我媽是大堂村人。”

潘小芬:“我知道李福貴是大堂村人,大堂村離我們大關村有十幾公里遠,沒通公路,只有一條羊腸小道的山路。”

李大壯:“出乎意料的是木偶藝人都由農民組成。”

呂玉花: “木偶戲由福建傳入本地,已有幾百年歷史。木偶藝人及樂手都是農民,農忙時種地,農閒時演出,公社在演出時給予一定補助。他們從小是戲迷,對木偶戲發自內心的喜愛,爲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師傅口傳身教下,長年累月的學習、模仿,加上自我發揮,才獲得登臺演出機會。”

李大壯:“木偶戲道具、樂器、臺詞很有特色,人物造型很有個性。”

呂玉花:“樂器有鑼、銅鈸、鼓、木魚等。木偶頭像是用木頭脽刻的,重1.5公斤,並塗上油彩,臉、眼、鼻、耳、口等畫得精美。”

呂玉花:“木偶頭像有幾十個,分生、旦、淨、醜、武生、鬚生等角色。臺詞由藝人編,劇本故事取自民間的傳說或歷史材料(小說)。”

呂玉花:“演出時根據劇情需要臨時對木偶加塗色彩,改變木偶形象,如是‘壞蛋’的,將白色粉末塗在其鼻子上,‘貴婦人’的話,頭上就加金光閃閃的頭飾,另外身軀部分穿戴也很講究,是官穿‘官服’,是兵的穿‘兵服’,是下人穿粗衣服,是貴婦人穿綾羅綢緞。”

李大壯: “木偶戲藝人真是多才多藝!”

呂玉花:“是!提線木偶的造型較高,木偶的關鍵部位要有提線,至少有十餘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要加輔助提線。”

呂玉花:“通常3、5個人組成一個戲班,每次出場及過門時,樂手或藝人敲擊或撞擊樂器(銅鈸互相撞擊),洪亮的樂聲過後,藝人開始按角色行當不同的表現程式和動作表演,唱出男、女、老、少的聲音和各種角色行當的語言特色,在臺上做出唱、念、做、打等不同動作。”

呂玉花:“藝人唱腔渾厚、樂手的打擊樂優美(戲班人少的話,藝人也兼職樂手),在藝人靈巧雙手操縱下,提線木偶的身、手、眼、口靈活自如,還能準確完成揮手、提腿、擡頭、轉圈、穿衣、翻跟斗、舞刀弄棍、上竄下跳、吹鬍子瞪眼睛、甩頭髮等動作。”

李大壯:“觀看木偶戲,就是享受藝術盛宴!木偶戲表演得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大家從始至終守望着舞動的木偶,入戲入情入境,與戲中人物共鳴,或哭或笑,傷心時,會流淚,開心時會開懷大笑。”

潘小芬:“小姑娘聰明伶俐!是讀書的料。”

呂玉花:“聰明伶俐倒談不上,只是毎學期的三好學生都被選中。”

聊着聊着,木偶戲表演開始了。

劇團才5個人,3個藝人,2個樂手。每次開場及過門,樂器齊鳴,樂聲洪亮,藝人技藝精湛,操縱木偶栩栩如生,唱腔了得,有時令人悽然淚下,有時令人捧腹大笑。

李大壯目不轉睛地盯着臺上的木偶,聽着藝人的唱詞,跟上劇情的展開,一路看下去,才大概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

故事發生在宋朝,千年修煉的蛇妖,爲了報答重情重義的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爲一身素淨白裝的白娘子,路遇青蛇精化作的人形——粉黛眉狀、一身深色長衫的小青,兩人結伴而行。

白娘子施以法力,與許仙斷橋相遇,由相識到相愛,後嫁給許仙。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識破白娘子身世,就一心想拆散他們。他告知許仙,白娘子是蛇妖,許仙不信。爲求證,他按法海教的方法,將帶有雄黃的酒讓白娘子喝下去,白娘子變回了原形,自己被嚇死。

白娘子只好上天庭偷得仙丹,將許仙救活,但許仙卻被法海軟禁金山寺。於是白娘子與小青一道與法海鬥智鬥勇,小沙彌暗中配合白娘子。

劇中人物個性鮮明,白娘子溫柔、體貼、癡情,小青忠心耿耿,小沙彌活潑幽默,法海鐵石心腸。精緻的木偶造型,走心的臺詞,在訴說人間的悲歡離合,藝人精湛的表演,現場**迭起,大家有時歡笑,有時傷心落淚。

1個多小時後,劇情開始進入**。白娘子爲救許仙,使用法力——水漫金山,她救出許仙,但同時傷害了其他生靈,觸犯了天條,生下兒子後, 被法海收入鉢內,鎮壓在雷鋒塔下。

劇情發展到這,目睹許仙一家遭此不幸,藝人悲痛欲絕的唱詞令大家悽然淚下。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白娘子兒子長大後高中狀元,將母救出,一家人團聚,小青也找到相公。至此劇終——大結局令大家滿心歡喜。

演出結束後,呂玉花與大壯道別往衛生所走去。大壯與舅母一起往舅母家走,大壯的舅母叮囑他用心讀書。

天黑後,李大壯與舅父舅母一起出了門往曬穀場走去,舅父手拿可坐三人的長條凳子,舅母打着手電筒照着路。一路上,見到一束束手電筒燈光,人影依稀可見,村民們都是一家老少出動,走着走着,大壯的舅父遇到一位從關塘村步行過來看電影的朋友。

到了曬穀場,黑壓壓的人羣佔了半個曬穀場,還有村民不斷從四面八方涌來,有的從大關村方向過來,有的從大關墟鎮方向過來。

曬穀場的西邊已搭起竹架子,竹架子上有一塊露天電影幕布,還吊了2只照明用的燈泡,地面上有一長長的電線直通大關墟鎮方向——從大關供銷社拉的臨電。

電影放映人員正在麻利地鋪線、架設電影放映機,不一會放映機上電燈泡息了,大家全部安靜下來,個個仰頭盯着銀幕,一束光從放影機投放到銀幕上——電影開始了。

首先放映新聞紀錄片,介紹國內重大新聞。放完紀錄片後,開始放映《地道戰》。

李大壯看《地道戰》有N次了,剛開始興致勃勃地看,由於累了一天,實在太困,看了一半後打瞌睡,舅父見狀,把手電筒給他,叫他先回去睡覺。

李大壯打着手電筒走在村中大街上,路上難覓人影,他擡頭望星空,只見滿天繁星,大關村漆黑一片,周圍萬籟俱寂。

走着走着,李大壯聽到一種異樣的腳步聲在靠近自己,他嚇一跳,不敢回頭看,馬上跑起來,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他趕緊往前跑。

他跑了一會,沒了動靜,他不跑了。突然不遠處傳來一個小女孩的尖叫聲,他趕緊循着聲音跑過去。到了跟前,他發現:破敗不堪的寺堂裡,呂玉花手拿煤油燈在躲避一條瘋狗的追擊。

李大壯飛一樣地衝進去,叫呂玉花往外跑,自己挑逗那瘋狗,讓它不去追呂玉花。他用手電照着狗,它一邊汪汪狂叫,一邊撲了過來,他小腿被咬了一下,他本能用腳踢了它一下,它踉踉蹌蹌地倒在地上。

但一瞬間後,它又迅速地站起來,繼續撲向李大壯,大壯用手電筒朝它鼻子砸過去,那狗被砸得嗷嗷叫。此時,大地突然晃動,寺堂左搖右擺起來——瞬間塌了下來,大壯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那瘋狗也不叫了。

此時在外面的呂玉花知道發生了地震,面對死一樣的沉寂,既恐懼,又揪心,她放聲痛哭起來。

第10章 學霸本色第64章 畢業感言第33章 尋找女學霸呂玉花第58章 參觀留學展第12章 六一遊園活動第30章 藕斷絲連第41章 確定戀愛關係第19章 學習小組第9章 數學代表第45章 柳暗花明第36章 謝麗莉、譚玲在行動第52章 李大壯輔導女兒學習第48章 百萬貨款被騙第33章 尋找女學霸呂玉花第6章 初遇呂玉花第32章 創業第54章 澳洲之旅(1)第46章 偶遇韋芳芳第47章 節外生枝第19章 學習小組第20章 譚玲轉學第38章 戀情之曲(1)第16章 魚刺卡喉嚨第58章 參觀留學展第46章 偶遇韋芳芳第18章 參觀農場第61章 開學報到第6章 初遇呂玉花第27章 A計劃結果第48章 百萬貨款被騙第11章 科學實驗第1章 幼年初遇韋芳芳第22章 高中生活花絮第59章 莫衷一是第31章 參加工作第4章 好哥們第23章 大學報到囧態百出第59章 莫衷一是第33章 尋找女學霸呂玉花第50章 百萬貨款的催討第34章 意外連連第26章“女神”的A計劃第9章 數學代表第26章“女神”的A計劃第43章 投資科研項目第20章 譚玲轉學第18章 參觀農場第54章 澳洲之旅(1)第43章 投資科研項目第13章 數學競賽第17章 摘稔子第35章 車禍後第45章 柳暗花明第58章 參觀留學展第29章 戀情暴發第32章 創業第18章 參觀農場第46章 偶遇韋芳芳第46章 偶遇韋芳芳第12章 六一遊園活動第9章 數學代表第21章 幾年後女學霸突然現身第34章 意外連連第28章 車站之戀第28章 車站之戀第19章 學習小組第58章 參觀留學展第47章 節外生枝第42章 熱戀中第6章 初遇呂玉花第29章 戀情暴發第31章 參加工作第50章 百萬貨款的催討第61章 開學報到第4章 好哥們第21章 幾年後女學霸突然現身第34章 意外連連第15章 接受思想教育第16章 魚刺卡喉嚨第8章 再遇韋芳芳02 李大壯輔導念初二的女兒如何學好數學第2章 重傷之後第13章 數學競賽第25章 崇拜李大壯的“女神”第25章 崇拜李大壯的“女神”第26章“女神”的A計劃第18章 參觀農場第35章 車禍後第39章 戀情之曲(2)——情敵變閨蜜第22章 高中生活花絮第63章 救助農村失學兒童第34章 意外連連第39章 戀情之曲(2)——情敵變閨蜜第59章 莫衷一是第37章 以球爲媒第4章 好哥們第38章 戀情之曲(1)第19章 學習小組第16章 魚刺卡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