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尋思等天明確實是得有場“法事”要做,收拾洞室就是爲此做的準備。有必要對原有的信衆和新來的傢伙們來上這麼一場,既是爲了加強並鞏固荒謬的世界觀,也是爲了向他們通報相關的情況。
就比如這邊的環境如何,這邊的主人是什麼樣子的,還有就是戰鬥力如何。至於附近的地形是什麼樣的就沒必要通報了,反正在她想來是要儘量守衛黑門這裡,不要引來“那邊”公門的攻伐纔是最重要。
一個紅皮俘虜低聲問着雅鹿庫吞“我們這是死掉了吧?可是我怎麼還會覺得有些又累又餓呢?而且那個烤肉的味道好奇怪,吃了不會中毒麼?”
然而沒等隊長做回答,另一個俘虜則是不確定地接茬說道“會餓的吧?經文中不是說死後世界會有很多好吃的,要是不能吃東西了可得多遺憾?”
雅鹿庫吞聽了這些話什麼都沒說,其實他也是在心中存着許多疑惑,一時半會還沒能徹底轉換過來。
祭司這會便解釋道“死者是以靈魂進入冥界的,所以享用的自然就是隻有靈魂才能吃的食物。而咱們是從這座偉大的大門走進來的,受到的也是冥神眷族的接引,所以吃到的東西自然會不一樣。”
他做出的解釋大部分出自學習過的教典,其中還有自己發揮想象進行的解讀。雖然完全就與真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卻是眼下唯一能解釋目前狀況的東西了。
優秀的教義不僅要善於吹牛,也要不時地在時間長河中填補被指出來的錯漏。這樣的經歷雖然會耗費神職人員的心思,不過被打磨過的教義卻也會變得更加圓潤自洽。
能夠詮釋世界便能定義衆人心中的價值,於是就進而能宣傳什麼是對的,而什麼又是錯的。就比如會異常關注信徒心靈是否“圓滿”,至於什麼是“圓滿”則由神職者說了算。
那麼窮人們節省出最後一把糧食也應當貢獻給神明,這樣才能展示自身的虔誠。而教士們則理應蓋起華麗巨大的神殿,這樣才能用世俗的堆砌取悅高高在上的神明。
孰輕孰重皆靠一張嘴便能定義,人力物力便因此被集中在神職者希望用到的地方。一切都是那麼完美,只有爭奪資源的貴族和大商人們才能窺破其中奧秘,並且在同樣的框架用文字遊戲來爭奪資源。
於是祭司就要一直磨練思維和嘴皮子,用經文詮釋一切幾乎是過往帶來的本能。這也是他會盡量解答俘虜們疑問的緣由,因爲他其實也在爲自身處境而害怕,也需要用暫無錯漏的邏輯鏈來安慰自身。
四娘看着他們嘰嘰喳喳地在說話,幾個人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在換着發言。雖然看上去像是正常的火邊閒聊,但是也可能是鎮定自若下的作戰部署,而且還是由已經恢復健康的冷靜戰士們商量做出的。
愚昧的蠢貨可以因爲飄渺的經典錯認歸屬,但是惡意痛下殺手的罪犯卻總會心懷不安。尤其是經自己突襲的倖存者們正坐在對面,而且還在用着聽不懂的語言在交流着什麼。
至少她覺得自己一定會牢記仇恨,堅決不會同犯下血仇的死敵說笑,更不會坐在一起吃東西。推己及人下四娘也就始終保持着警惕,時刻會擔心自己一回頭就會被人給抹了脖子。
金頭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在見到她神色不定時就低聲建議道“反正這裡的活計已經做完了,那我看也就沒他們什麼事了,要不……”
他在說這話時還努力壓制着自己,不打算當着這幾個小鬼的面去做下切的手勢。這裡不同林間那樣昏暗無光,時移事異之下己方一人不在數量上佔優勢。就算是知道己方力量更大得多,但實際上也不希望在戰鬥中受傷。
不過這個提醒卻是讓四娘收了殺心,不願意再對這幾個俘虜痛下狠手了。這種事情她可以不吭聲地自行處置,但是不能在金頭的面前認同這種道理。
雖然對物件可以因“沒用了”的理由處理掉,但是放在人身上就不一樣了,這會讓手下心神不寧的。所以那種念頭也就是心中想一想,但是以四娘這種操使一個小團體的就絕對要杜絕。
不然手下們不但會人人自危,就算是做事的時候都會給各自留下許多的後路。原本那些不靠譜的傢伙們就是辦事掉鏈子,再有如此私心那就更不用幹了。
正所謂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四娘雖然不認識黎叔,不過也不想可能成功的事情會因此而增添敗率。
她便笑着應道“別說那些有的沒的,咱可不是那麼刻薄的傢伙。你就先睡吧,過會就換我睡覺。”
“唔,那就辛苦你了。”金頭得了吩咐就安心了,再抓了一塊肉入嘴就當場躺下。
他從小就習慣聽四孃的話,不聽話的那段日子裡沒少被教訓。到現在已經是有事說事的好手下了,完全沒有玩心眼的必要。
四娘見狀卻是有些發愣,還在心中怒罵道“你這蠢貨怎麼就不機靈點呢?站起來把他們拖出去幹掉啊!給老大幹髒活不正是小弟該做的麼?”
她如此想着卻不由看向了王濤,但隨即就收回了念頭。自己與這位爺其實算是不清不楚的狀態,誰聽誰的都還沒有弄明白呢。現在最多是互相幫助而已。說不得將來什麼時候會各走各的路,所以四娘並不想展示太多的虛弱。
不過她卻發現這個男人竟然也在看着自己,而且還在紅皮小人們看不到的地方輕輕敲打劍柄。這個舉動顯然也是在時疫要做些什麼了,只不過沒得到自己的同意纔在徵求意見。
四娘見狀便點了點頭,但是卻又沒有說出或比劃更多的動作來。她相信這個男人已經有了萬全的處置辦法,那麼此刻示意必然是能夠輕鬆解決的。一直以來這個異鄉人雖然平時顯得懶散,但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意外的靠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