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

突然爆發卻又迅速結束的四川戰事終於傳出四川,“忠於北京政府的五個旅共兩萬六千餘入川大軍被川軍擊敗,曹錕等數十名將校被俘後迅速獲釋”,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由總部設在上海法租界的《遠東郵報》率先披露,迅速被全國各大報紙轉載。

原本淹沒在衆多中外報紙中苦苦掙扎奄奄一息的法國《遠東郵報》,憑藉對四川戰事的獨家報道和整個戰爭過程的詳細記錄,奇蹟般地擺脫困境,一炮打響,成爲聞名中外的新聞報刊。

自六月一日起,《遠東郵報》中文版的報紙銷量節節上升,一週後突破了驚人的歷史記錄——日銷四萬五千份。

六月十日,《遠東郵報》再掀輿論波瀾,在頭版刊登“大總統袁世凱接見四川邊防陸軍總參謀長包季卿中將”、“四川省全民代表大會正式召開”這兩則重要消息,運用紅黑字體印刷的醒目標題上方,是《遠東郵報》社發表的專題社論,社論的左側是四川邊防陸軍總參謀長包季卿的資歷簡介。

社論總結了剛剛結束不久的中央軍與地方軍之間的戰爭影響,把包季卿與袁世凱的秘密會見,與目前四川省政府正在召開的全民代表大會聯繫起來分析,闡述四川大戰對北京政府和整個中國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大膽預言“北京中央政府與四川省政府很可能已經達成某種協議”,通過川軍主動釋放戰俘的友好行爲做出分析,得出的結果是:“四川軍隊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正在消除,四川政府和軍隊仍然支持北京政府和袁世凱總統的領導,雙方不太可能採取進一步激化矛盾的軍事行動”。

《遠東郵報》的當日報紙一經面世,再次引發中外軍政界的一片矚目,竟然搶去了所有中外報紙的分頭,力壓各大報紙的“歐洲戰場報導”和“二十一條”分析報導,一舉成爲中國各界團體和民衆熱議的焦點。

國民黨掌握的大量報紙因爲《遠東郵報》的報導一片譁然,次日起紛紛加入“中央政府與四川政府”之間的分析討論,一改往日對四川革命形勢做出的極高讚譽和樂觀預測,開始質疑反對四川地方政府和軍隊的妥協行爲。

袁世凱勢力控制下的報紙避開四川正在舉行的全民代表大會不談,在批評四川軍隊“挑起戰火貽害無窮”的同時,理智地對四川軍隊的善意做出評價,呼籲四川軍隊統帥蕭益民“擺正位置堅定立場,切實服從中央政府和袁總統世凱元帥的領導”,要求四川政府和軍隊“與中央保持一致,杜絕任何反判勢力的離間和破壞”。

事情至此,敏感的政治家和中外時政觀察家紛紛做出結論——四川軍隊與中央軍隊、四川省政府與北京中央政府之間,已經相互妥協,甚至達成了協議或者某種默契,激烈的軍事衝突自此結束,雙方的矛盾已經獲得初步解決,四川軍政當局不可能像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聯盟所希望的那樣,自此高舉反對北京政府和總統袁世凱的旗幟,但是團結而又強大的四川地方政府和軍隊,通過這次戰爭已經獲得了充分的自治權力。

六月十五日,四川省首屆全民代表大會勝利閉幕,張瀾被推舉爲四川省全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兼省政府民政長,匡佑民當選省議會議長,曾壽五當選全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常務副主席兼財政廳長,以上當選人員均報請北京中央政府審覈批准。 www⊙ttκǎ n⊙℃ O

四川省第一屆全民代表大會全票通過了對原四川邊防陸軍總司令蕭益民中將的任命,蕭益民當選爲新組建的四川陸軍總司令,全權領導和指揮四川省常備陸軍以及地方守備部隊;大會授權蕭益民領銜組建四川陸軍總司令部,根據首屆代表大會的授權,行使對四川軍隊的領導權和指揮權。

六月十五日晚,北京鄭王府,民國大總統官邸。

總統官邸內各道大門兩旁肅立着荷槍實彈的總統近衛官兵,通往大書房的所有道路均被封鎖,中央政府國務卿徐世昌、軍政部長王士珍、四川邊防陸軍總參謀長包季卿、清史館館長趙爾巽、因政見不同辭職之後被袁世凱緊急召回的原軍政部長段祺瑞,一同端坐在書房側邊的兩排會客沙發上。

坐在主位的袁世凱放下手中的幾張電文,轉向包季卿,不客氣地說道:

“季卿,既然蕭一鳴不敢直接擔任四川督軍,而是以四川大表大會的藉口,就任川軍總司令,說明他眼裡還有中央政府和軍政部,沒有把我這個大總統的面子全掃光,但是,要我批准張瀾擔任四川省主席,卻是萬萬不能的!

“全國上下誰不知道,各省民政長一職已改爲巡按使,四川弄出個代表大會主席是怎麼回事?還有,蕭益民的川軍總司令不取得中央認可,就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他想當四川督軍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拿出誠意和行動出來讓我看看,否則我決不答應四川方面的任何要求。”

包季卿恭敬地點點頭:“大帥,您希望一鳴如何做纔好一些?”

袁世凱哼了一聲沒有回答,徐世昌笑了笑靠在沙發背上,王士珍只好低聲解釋:

“怎麼說仗也打完了,一鳴老弟雖然及時釋放了數千被俘官兵,可是大批武器裝備仍然被他扣留,如果一鳴老弟真希望停止干戈,重歸中央領導,最起碼也要把扣留的所有裝備還回去吧?”

包季卿愣住了,從他認識蕭益民到現在,沒見過蕭益民吞進嘴裡的肉有吐出來的時候,聽王士珍這麼一解釋,他發愣過後一籌莫展,只能轉向趙爾巽笑道:“次公,一鳴是您老的弟子,您是看着他成長的,只有您老最瞭解一鳴的脾氣,您給說說吧。”

趙爾巽不緊不慢地放下茶杯,面向袁世凱低聲嘆息:

“一鳴這孩子認死理,恐怕在這件事情上很難做出妥協,要是他在大帥的壓力下把扣下的武器裝備交出來,恐怕要面對全體川軍將士的責難啊!老夫提個建議,大帥和諸位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次公不用客氣,您說!”袁世凱還是很尊重趙爾巽的。

趙爾巽點點頭:“已經收歸中央所有的漢陽兵工廠、利用四國貸款建好的河南鞏縣兵工廠,不是急着購買德國的步槍生產技術,德國人一直壓着沒有同意嗎?不如讓一鳴悄悄把圖紙和技術交給大帥,由大帥或者軍部轉給漢陽和鞏縣兩個廠,或許能避開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僵局說實話,英美兩國和德國一直不願出讓先進的步槍生產技術,聽說陸軍部願意花五十萬都買不到,有這回事吧?”

徐世昌和王士珍眼睛一亮,不約而同轉向袁世凱。

袁世凱驚訝地問道:“次公,我倒是知道成都和雅安生產出威力巨大也很安全的手雷和木柄手榴彈,從沒聽說一鳴那裡有德國步槍的生產圖紙和技術啊?”

趙爾巽笑道:“那是一鳴這小子保密工作做得好,三年前,他就已經開始在德國毛瑟公司轉讓的步槍圖紙和技術的基礎上,高薪聘請了十幾名德國武器設計師和工程師,對德國m1905型新式步槍進行改良研究,去年下半年,他給我寫信提起這事,說是已經把新改良的步槍技術,逐步轉給了四川兵工廠,四川兵工廠運用新技術之後,月產量從一千二百支提高到一千五百支,並開始改良子彈生產線,轉產毛瑟步槍使用的尖頭子彈,還說最多再有一年時間,等四川兵工廠的大批技術工人熟練之後,產量還能提高一些,讓我放心。”

袁世凱惱火不已:“胡景伊在四川到底怎麼當的官?這麼重要的消息怎麼一點兒也不知道?”

“大帥別生氣,說起來這事老夫也有責任,四川兵工廠的兩位主辦和會辦,是老夫當年留在四川的專才,他們只懂技術不懂做官,加上一鳴這小子和他們的關係都很好,他們不待見胡景伊將軍也是情有可原的。

“再者說了,胡景伊將軍到四川位置一直都坐得不穩,完全被四川那羣文官給架空了,哪裡還有心思過問兵工廠的事情?兵工廠在動亂不堪的四川政局中,能自給自足活到今天,已經很不錯了。”趙爾巽低聲開解袁世凱。

徐世昌也頻頻點頭:

“大帥,次公說的是,放眼全國,這幾年沒有那一家兵工廠日子好過的,產量最高、規模最大的漢陽廠,這兩年不也是做做停停,艱難度日嗎?四川廠要不是次公離任前撥下專款大力扶持,蕭益民又在一旁幫助頗多,恐怕早已經倒閉了。”

“既然這樣,能不把讓一鳴老弟把手雷和手榴彈的圖紙和技術也送到軍部啊?”剛取代段祺瑞擔任陸軍總長的王士珍建議道。

包季卿連忙解釋:“木柄手榴彈的生產技術倒沒什麼,鑄鐵手雷的生產就麻煩了,不但對鐵料和鑄造技術要求很高,結構也相當複雜,沒有專門的設備,以及不亞於生產步槍槍機彈簧的技術,是造不出那種鑄鐵手雷的,可是要想生產那個小小的彈簧,必須購買歐美的先進合金冶煉爐,還要在德國專家的指導下,經過三道淬火技術才能做出合格的彈簧,不容易啊!”

袁世凱等人都不懂這些技術上的事,反而是博學多才的徐世昌曾經深入瞭解過步槍彈簧的生產程序。

徐世昌看到把兄弟袁世凱望向自己,隨即點點頭說道:“季卿說得對,目前我們國內所有的兵工廠都無法生產出合格的槍機彈簧,就連技術最高的漢陽廠也做不好步槍的合金拉殼鉤,軍中將士普遍反映漢陽步槍出現的毛病,大部分是拉殼鉤失效和斷裂的問題,這也是漢陽式步槍最大的缺陷。

“既然一鳴老弟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如請他將拉殼鉤的加工製造技術,還有木柄手榴彈的生產圖紙和技術,交給軍部再轉給其他軍工廠,怎麼說也是對國家的一種貢獻嘛!”

“大帥,卜五兄說得對,漢陽廠、江南廠和大沽廠研究木柄手榴彈快一年了,仍然無法生產出讓人放心的手榴彈,既然一鳴老弟那裡有現成的技術,不如儘快拿過來,手榴彈在戰場上的作用可是越來越大了!”段祺瑞也說出自己的意見。

袁世凱心裡其實早就願意妥協,之所以板着張臉聲色俱厲地提出各種要求,全是因爲蕭益民大大掃了他面子,而且他作爲一國之最高領袖,實在吞不下這口窩囊氣。

可是全國嚴峻的形勢擺在他面前,袁世凱在“二十一條”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下非常被動,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又在江南各省陸續發起大大小小的武裝暴動,在軍事上把他這個大總統折騰得焦頭爛額疲於應付,在政治上頻頻聯繫居心叵測的日本和列強,據說還與日本方面簽署了《中日密約》,從方方面面盡情地拆他袁世凱的臺,袁世凱哪裡還有精力和本錢派出大軍攻打越來越強大的四川?

真要打的話,膽大包天的蕭益民要是來個破罐破摔,或者乾脆投到孫中山旗下,恐怕這個江山就要風雨飄搖了。

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包季卿來到北京的第一天,已經向他袁世凱明確傳遞了蕭益民的承諾:絕不被革命黨利用,支持中央政府和袁大總統的領導,除了不能接受中央軍進入四川和設置稅收機構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商量,而且只要發生對外戰爭,他蕭益民哪怕傾家蕩產,也會發動所有的力量,在袁大總統的指揮下勇往直前!

既然大家都有接受蕭益民條件的意思,袁世凱也就不再惺惺作態,他當即拍板同意趙爾巽和包季卿提出的條件,不再苛求蕭益民歸還扣留的武器裝備,原則上同意任命張瀾爲四川巡按使,同意任命蕭益民爲四川督軍,但明確表示這兩個任命需要在一個月之後才能下達,而且還要看到蕭益民和四川新政府的誠意。

走出戒備森嚴的總統官邸,包季卿和趙爾巽如釋重負。

同乘一車的段祺瑞被袁世凱任命爲中央特使,跟隨包季卿返回四川,名義上是展開巡查和戰後交涉,實際上要逐一會見張瀾、匡佑民、曾壽五等四川當權派,並與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密切接觸,儘可能堅定蕭益民和川軍支持袁世凱領導的立場,最後纔是秘密帶回木柄手榴彈、新式毛瑟步槍的設計圖紙和生產技術。

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64章 風暴(三)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53章 影響力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240章 底線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94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240章 底線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88章 戰火連天第217章 機不可失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226章 魯南剿匪(上)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05章 開戰(一)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45章 異軍突起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150章 裂痕第237章 團結的力量第88章 戰火連天第110章 獨具慧眼(上)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64章 風暴(六)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64章 風暴(一)第134章 聯盟第105章 開戰(五)第226章 魯南剿匪(上)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92章 合圍之勢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上)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上)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98章 軍心人心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56章 修修補補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126章 赤誠(五)第48章 未雨綢繆(上)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62章 亂象頻生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94章 危機來臨前的應變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126章 赤誠(三)第156章 崢嶸漸露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42章 心動了(下)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232章 挺進山東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4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35章 亂中取事第69章 殺雞駭猴第73章 能屈能伸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208章 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