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徹徹底底的魔改

儘管心裡也是想過提前將直8直升機魔改,但真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些意外的,一直都到了陸軍航空兵那邊提出要魔改直8的一週之後,真的是看到三軍人物全都到齊之後,這纔算是在心裡安定了下來。

看來國家還是沒有打算過放棄好不容易剛有了起色的直八,這對於中航西南來說可算是天大的好消息,這至少意味着直8現在還有可能通過努力之後,達到上一個位面所沒有達到的高度。

又正好,現在就是時候給出一個方案了:“關於對直八進行大改,我們602所已經研究過很多年,到現在也終於有了一個可行的方案,各位領導請看。”

投影儀將光影打到幕布之上,一架和直8還算是有那麼些相似的直升機也就這樣出現在衆人的眼前,外形上雖然還能夠看到直8的影子,但是明眼人確從裡面看到了eh-101直升機的影子。

就這樣的方案,楊輝敢保證在上一位面是絕對沒有看到過的,直8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改進方案?

“看到這各直8的改進方案,大家是不感到似曾相識,就好像是在哪裡看到過,對嗎?不用多想,這款直8改進型直升機就是大量借鑑了eh-101多用途直升機的設計,是經過長期論證之後才形成的方案,和之前的直8相比已經有了本質的提高。”

eh-101直升機,做爲歐洲聯合研製的一款最大起飛重量15噸多用途直升機,在92年的時候還處於緊張試飛工作當中,不過同樣也是處在了即將服役的狀態,但是它又和國內軍隊所要求有很大差距。

“我們需要的不是eh-101這種15噸最大起飛重量的直升機,而是需要一款最大起飛重量在12噸的多用途直升機,並且機身的高度還要再進行降低,必須達到5.5左右米的高度才行,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軍隊新一代驅逐艦的艦載使用要求。”

5.5米,這又是怎麼的一種概念?別的不說,至少在此之前超黃蜂直升機的最大高度是達到了6.6米,而這也就意味着現在的直8魔改型,必須要在原有的基礎上,至少降低1米的機身高度,這樣的要求有可能做到嗎?

答案是:當然還是有可能的,不然這又怎麼能夠說是魔改。

直8項目在602所可算是走了十多年,602所也並非是沒有動過心思要把這傢伙的身高降低一些,而這次魔改方案是肯定要走上這一刀,不然以後想要上軍艦可就不好辦。

早就有了設計思路,回答起來當然簡單加愉快:“大家其實也知道,直8擁有一項可以水上起降的能力,這是很多直升機都具備的能力,但是直8設計的時間很早,爲水上起降放棄了很多指標,特殊的船型底不僅帶來了製造成本高的劣勢,同樣還增加了很多的死重,但是實踐證明這種設計在現在是不大需要了,所以我們選擇將這個巨大的船型底去掉。”

去掉直8從法國孃胎裡面帶來的船型底,這確實是一個不錯想法,同樣也是上一位面從直8發展到直18的時候走的路線,所以這樣的設計並沒有讓楊輝感到意外,軍隊方面同樣也是點頭認同這樣的改進,就連海軍也覺得這個船型底是沒有必要的。

“繼續,去掉船型底確實可以降低飛機的重量,甚至還可以降低一點飛機的高度,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你們還需要用其它的辦法來控制直升機的高度。”

海軍爲了控制直8的高度,那也算是操碎了心,但就是不知道新的方案能不能滿足要求,這個時候就連楊輝也是不太清楚的。但這並不重要,相信技術人員的能力,這是作爲一個領導需要的最基本素養。

至於說最後到底能不能達到預定的設計指標,這個其實並不太重要,只要願意。就比如英國海軍那樣,不也能夠把eh-101這樣的大傢伙搬到45型驅逐艦上面去嗎?要知道那也僅僅是一艘和共和國052c/d型噸位差不多的傢伙而已。

但楊輝顯然是多慮了,下一項改進方案就直接指向了飛機高度的控制方案:“我們要改直8原來的船型底,這意味着要對原有的底盤部分機身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同樣的,爲了滿足人員快速上下的需要,左右兩面對置大側滑艙門也是必須,這就導致我們還需要對兩側的機身結構重新設計。這樣的改進方案,我們完全可以在重新設計的時候,把機身高度控制下來,5.5米完全不成問題。”

臺上講的那叫一個生猛,這簡直就是把直8的下半身完全進行了重新設計,這樣的改進要是不能稱之是魔改,那就真的不知道什麼纔是魔改了,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的改進方案,工程量將會比較的大,時間、資源都將花費很多。

但是,這也顯然是低估了三軍對魔改直8的決心,陸軍和空軍看中的是兩側對開大側滑艙門,而海軍看中的則是機身高度的控制。

三方几乎是異口同聲:“好,這個方案可行。”

再往後,則是對直8的雷達系統改進方案,這個倒是比較簡單:“直8原來在設計中,是沒有太多安裝雷達的地方,不過我們既然對直8的下部分機身全部重新設計,自然就要增加海豚頭,這就可以用來安放衆多的雷達設備。要是願意,我們甚至可以把起落架設計爲可收放式,這些都沒有問題。”

畢竟是重新設計飛機的下半身,直8原來的很多弊端都可以有效地進行改進,甚至連動力系統也是同樣如此。

直8到了90年代,依舊沒能夠百分之百的實現全面的國產化,部分原因就在於對發動機方面還沒有能夠完全仿製下來,儘管超黃蜂使用的是50年代的透默3系列發動機,但情況卻依舊如此,原因在於仿製這款發動機的是名不見經傳,並且附近沒有配套設計研究所的藍翔航空發動機製造廠。

“動力系統方面,直8用的是渦軸6發動機,這臺發動機不僅尺寸巨大,而且油耗也偏高,各方面性能都完全落後,我們非常有必要使用一款新的發動機來代替它,因此就選擇了中航西南已經型號預研完成的mz-2200發動機。這臺發動機在我們ms-4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機發展而來,技術上是成熟可靠的,預計在四年之內就可以研發完成。”

第一百四十四章:見好就跑第七百九十八章:出門,一路向東第八百八十八章:航電系統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在千秋啊第一百五十六張:恩怨何時了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一批,83X9X團第一百四十三章:人才之戰第三百零九章:這纔是正道第二百二十六章:熟悉的威脅論第四百九十一章:捏合到一起第四十五章:好消息再一再二第六百四十二章:壓力好大第三百八十一章:那就開始(第三更)第三十二章:抄襲哪款飛機好(上)第二百八十七章:不要漿扇第六百五十七章:速度還是性能第二十九章:有宿舍,更有事業第九百九十三章:還是繞不開三轉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動起來第五十五章:一起送過去吧第九百七十七章:買買買第二百六十三章:再戰布而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六十七章:諾斯羅普的狗鼻子第二百二十四章: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來過渡一下第八百七十四章:你們好好準備第八百九十二章 返銷第四百七十五章:設計指標第二百九十九章:同門相殘(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猴子掰玉米第九百二十二章 實至名歸第一千零五章:大範圍覆蓋四百八十八章:蘇聯的設計習慣第一百一十七章:籤合同第一百二十章:人馬到齊第七十一章:波音就算了,我們要文豪第六百七十八章:倒爺還是軍火販子?第七十三章:航展(二)第六十六章:那就找上面要第四百六十九章:重型機的尺寸第七百四十九章:這也算是渦扇啊第六百七十章:高貴的身份要配寬體第六百三十四章:萬噸油壓機第六百七十五章:不惜一切代價第一千零四章:兩個先進第八百四十章:艱難的抉擇(上)第八百八十五章:重點項目第四百九十四章:你方唱罷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大變數第一百八十二章:老爺工人第五百四十二章:項目停下,但預研要繼續第五百九十八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上)第六百七十八章:倒爺還是軍火販子?第三百零九章:這纔是正道第七百九十三章:一發命中第六百四十四章:傷筋動骨多少年?第六百九十二章 走!我們去捧場第三百二十三章:縮小版赫爾墨斯第九百九十二章:老大難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一章:用事實說話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們需要它第九百九十一章:中短程寬體客機第七百九十三章:一發命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快到碗裡來第九百四十六章:還有三個月第三百九十五章:似乎有兩把刷子第八百章:還真的攤上了第二百六十六章:終於等到你第三百八十二章:巴基斯坦生產線(第四更)第八百三十二章:四代核心機工程第九百四十三章:江信江疑第七百五十二章:就決定是你了第二百一十四章:我們談談吧第九百七十八章:進入巔峰狀態第三百五十七章:突如其來的權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詳談第二百一十四章:我們談談吧第一百零七章:方案彙報(四)第七百五十七章:空警100第六百一十二章:是這樣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載金歸來第七百九十章:豈能削足適履第八百六十八章:敗而三第一百八十章:起飛範保羅第三十三章:抄襲那款飛機好(下)第七百五十三章:政府出手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人間悲劇第六百一十四章:先忍一下,以後總會有的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第六百七十六章:要給我一鍋端第三百五十七章:突如其來的權力第二百一十章:一筆橫財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一批,83X9X團第一百零六章:方案彙報(三)第三百四十八章:試飛那些事第七百八十章:差強人意第九百四十七章:齊家第四百三十八章:絕不仔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