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父子雙投

大體議了一下,淮南的水利工程如果按照摺子的設計圖來造,八百萬貫都不一定夠,不過趙光義卻胸有成竹的保證,是一千萬貫也沒問題。

畢竟這三百萬是隻在開封募的,而且時間倉促,開封的富商豪強們都還沒來得及籌措,此言一出,朝武再看趙光義的眼神可變了,尤其是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趙普,臉黑的跟鍋底灰已經差不多了。

要知道水利工程,向來都是官名垂青史的政績,也是一個官刷威望最好的一種方式,如後來的范仲淹是因爲在泰州修了一條千里海堤,這才平步青雲,後來成爲兩宋聖公的。

當然,這也是最難的方式,這其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軍力太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轉,尤其是在宋朝官場層層掣肘,沒有人說了算的時代,明明大宋是歷代封建王朝最富,可兩宋三百年從來沒有修過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三百年乾的加一塊還沒人家柴榮七年乾的多。

這事兒如果幹成了,哪怕是一個普通官都會一步登天變成官領袖,更何況是趙光義呢?

要知道趙光義的官職早是位極人臣了,趙匡胤爲了給他刷威望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如,他規定開封府將領絕對不許養親兵,趙光義卻可以堂而皇之的養,幾百幾千的養,趙匡胤看見了不但不怪罪還要請他的親兵吃飯。

而趙光義之所以在他哥這麼捧他的情況下依然有點起不來,無他,沒有功勞而已。

軍功是不可能的了,這輩子都不可能,趙光義壓根也不是打仗的料,而且這幾年來趙光義明顯是走臣領袖的路線的,而這條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一旦真的修完,他趙光義最後的一塊短板算是補了,不敢說從此穩壓趙普一頭,但趙普想再想像以前一樣欺負回來,卻是難了。

趙匡胤可能把這個差事交給別人幹麼?當然不會,他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給趙光義刷威望,後期甚至爲了給趙光義刷威望連趙普都給攆回家去了,眼前這麼好的機會當然不可能錯過,事實這麼大的工程除了趙光義之外朝也趙普有資格主持。

於是,朝當場把這事給定下了,甚至幾天之後有小道消息傳出,二大王獻策有功,等大堤修完會正式封王了。

這一切自然讓趙普分外的難受,回到家狠狠地摔了幾個古董花瓶,而且這還沒完,三天不到他收到了趙光義的帖子,要樞密院未來三年的兩淮佈防計劃,因爲官家的意思是,兩淮的軍、錢、人、在修築河堤期間,全憑二大王一人調度。

這特麼是將手伸樞密院來了啊,可對此趙普卻毫無辦法,只能忍。

將趙光義的奏疏攤在桌子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遍,這其的創意真的可以稱得是天馬行空,而且更難得的是滴水不漏,憑他的本事都找不出什麼明顯的漏洞,全開封的豪商,幾百萬貫的銀子,愣是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這特麼肯定不是趙光義的手筆,他哪有這本事啊,那麼這幕後之人很明顯了:孫春明。

想想當年孫家父子三言兩語間將自己和石守信同時玩弄於鼓掌之間,連趙普一時也忍不住的身發涼,升起一股濃濃的危機感來。

“來人,去孫府,將我那好徒弟請來,說我要考校他的功課。”

…………

同樣的,此時的趙匡胤也在面前擺了兩封奏疏,一封是趙德昭的,一封是趙光義的。看到自己的弟弟和兒子都如此出息,忍不住臉樂的跟一朵菊花似得。

他當然知道這不是他們自己的本事,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位者本不是全知全能的,他自己若論籌謀劃策的本事,不也不如趙普麼,只要能識人能用人,能把人才用好,這不是天子的全部工作內容麼?

只是這兩策的幕後之人,卻是很有意思,孫悅、孫春明,一對父子卻分投兩家,這是在下雙注?

“千鈞,你說這孫家父子,到底是怎麼想的?”

張千鈞聞言也只能苦笑道:“這是朝宰執們應該考慮的事,奴婢一個閹人,哪看得懂這個呀。”

“少來,你的本事我還能不清楚?此處咱哥們兩人,莫跟我打馬虎眼。”

張千鈞聞言心一暖,雖然也知道趙匡胤說話這風格,跟誰都是哥們,很可能是一時說順嘴了,但他一個太監能混主子這麼一句哥們,一時間還真涌出幾分士爲知己者死的感動。

“奴婢以爲,這父子倆是有分歧了。”

“哦?詳細說說。”

“奴婢跟這父子倆雖說都不熟,但也都接觸過幾次,俱是國士無雙一般的人物,若說這樣的人物是在做那政客投機之事,奴婢是不大相信的,更何況,憑他們父子倆的本事,將來不管是誰繼承您的大統,他們只要不得罪的狠了,難道還當不成一任宰相麼?反倒是現在這樣,從個人角度來說,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他二人之才華在這兩封奏疏來看,已經是毋庸置疑了,不管在誰的手下,那也得是謀主啊,從沒聽說過,這謀主還有兩頭下注的,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麼。”

趙匡胤聞言點頭,“是啊,我也是因此纔不得其解。”

“奴婢以爲啊,這有本事的人,必然有他的原則,有他固執的地方,那孫大郎君能有今日,全憑二大王栽培,他受二大王之恩情,早是無以爲報,他呀,肯定是下不來了,可是這孫小郎君呢,又是趙樞密的徒弟,畢竟當初他拜師的時候,這趙樞密和二大王不是還挺和諧呢麼,誰能想到今天這事兒啊,真讓他舍了師父去投靠二大王,他也爲難,而且據我跟孫小郎君接觸的這幾次觀察啊,這孩子人雖小,心卻不小,他的志向啊,是在沙場,別看他是個人,建功立業之心卻一般武人還要更重幾分,讓他調出樞密院,他也未必願意,所以這父子二人啊,是擰巴了,被二大王和趙樞密給夾了。”

“嗯……言之有理,此二人皆是國士大才,稍加磨鍊,日後必是我大宋江山的流砥柱,若是夾在這種無謂的鬥爭之,恐損其羽翼,便是廢了任何一個,都非是大宋之福啊。”

張千鈞笑道:“官家這是惜才了呀,奴婢多句嘴,這大宋的乾坤那不都在您的手裡抓着呢麼,這孫家父子的難處對他們自己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問題,可對您來說,那還不是您一句話的事兒麼?看官家您的心裡,想解的是誰的難處了,您是更看重這父親呢?還是兒子?又或者說,您想先給誰鬆一鬆綁?”

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魁劉欣第三百八十八章 衆怒難犯第一百一十八章 混賬邏輯第三百四十四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二百零七章 孫悅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厭煩第三百九十六章 趙光義的力量第一百零五章 所謂師徒第五百二十七章 戰火遍幽燕第五百三十五章 舍你其誰第五百八十章 真有意思第三百七十八章 少主母慕容嫣第二百八十四章 打太極的大佬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送一功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然發難第三百七十章 跟你要個奴隸第四百一十二章 所謂工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悅的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現時朝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雙簧第四百三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四十九章 慕容兄弟第三百三十八章 暗涌第二百九十章 白袍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個老婆不簡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父慈子孝第五百四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章 摔不摔第三百六十三章 忠孝仁義第五百三十六章 曹瑋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粱河第四百五十七章 遼軍南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春情第四百三十章 這算怎麼回事啊第一百一十章 固根(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悅的條件第三百二十二章 南漢的應對第五把四十五章 老夫老妻第五百六十七章 王者歸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用紙第一百八十二章 順產側切術第四章 太平第五百三十七章 叛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甄別良惡第五百章 兩鬢斑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謀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陽王孫悅第三百二十章 潘美第三百世十九章第四百八十章 號令不通第一百一十七章 舒服的大腿第二百二十四章 涼州行第八十三章 趙德昭第一百八十一章 難產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言女子非英物第十二章 一家之力養一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的計劃第四十二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南府尹第一百一十五章 調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洛陽振興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恩將仇報第五百八十二章 老不正經和小不正經第一百七十六章 娶了媳婦,就沒好日子了。第二十六章 相撲第十三章 莫道讀書無用處第五十八章 分歧第八十七章 崩潰(上)第四百零七章 趙光美的成長第五百四十二章 魏王千歲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洛陽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傻眼的周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見黃袍加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尷尬的戰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舒服的大腿第三百八十五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二十六章 相撲第四百零二章 一激動就亂說話第三百六十九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零六章 機鋒第二百一十七章 裂痕第三百八十八章 衆怒難犯第三百三十四章 套路第一百零二章 黑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孫悅的套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武之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酒其實是個好東西第四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八十一章 熱鬧的早餐第二百八十六章 先鋒中的先鋒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順第二百九十八章 世界觀崩塌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彬第五把七十一章 互不爲敵原來是這意思第四百七十一章 這誤會大了第七章 上元夜第三百五十九章 處置孫悅第七十八章 神童第四十一章 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