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回 丞相陳景略

春風吹雨到青山,遙望宮門柳色鮮。

家在夢中何日到,昆明池畔有人閒。

渭原繚繞浮雲外,仙闕參差夕照間。

誰念爲人逢世難,獨將年少客秦關。

陸英離了禹山,馬行舟渡,旬日來至長安城。這長安屢經戰火,人丁凋零,北漢主蒲剛雖多遷中原之民實之,仍遠不及先漢時興盛。當此之時,諸夷雜處,匈奴、鮮卑、氐、羌各族盡有,胡人久居中國,心慕華夏,多有漢服衣冠、通曉經籍的百姓。

當今漢主少年時即開蒙讀書,渾不似其族人狩獵粗蠻之俗。平生禮賢下士,崇尚儒教,尊佛重道,更設立太學書館,令國民讀書向化,遵從禮義。

蒲剛以正統自居,立志混一九州,平定天下,自以爲真命天子。待人接物一求寬簡,雖謀逆之罪亦多加赦宥,其本族氐族與諸胡一視同仁。身登大寶二十餘年,志驕意滿以爲天下垂拱可定。

曾當朝笑言:平吳之後將封吳國天子孫玞爲左僕射,太傅謝和爲吏部尚書,荊州刺史桓仲子爲侍中。料定百萬大軍旌旗南指之日,吳國君臣必望風而降。

月前其弟陽平公蒲戎被吳人刺殺,漢主大怒,直欲即刻御駕親征。只因丞相病重,蒲剛心神憂亂,才暫且作罷。如今無人總揆朝政,庶務繁瑣,又兼愛弟信臣相繼遭難,心內燥惱不寧,朝中大臣戰戰兢兢,生怕引來雷霆之怒。

丞相陳景略輔佐蒲剛二十年,內政修明,外主征伐,平涼滅趙,實爲北漢朝廷第一柱石。終於積勞成疾,病臥府中已二旬有餘,漢主延請名醫,求仿高士,卻無力迴天,眼見日重一日,不久於人世矣。

陸英一襲道袍入長安城,寄居京中道觀之內。日間與觀中道士辯論老莊之學,或談及丹砂之術,得空遊逛內外城池,熟識路徑。如此四五日,將至端午節,朝廷各衙官吏休沐,夜間宵禁漸鬆。

是夜,朔月如鉤,萬籟俱寂,星光不甚明亮。陸英趁夜色潛行至丞相府後牆,望那高牆森森,地處僻靜,猛提一口氣,縱身躍上牆頭,探目向內觀瞧。但見樹影橫斜,花木嫣然,壘石假山,曲廊環抱,卻是府中後園,內眷遊賞之所。

陸英翻身悄然落地,借樹影行過園中。穿廊過戶又經兩進院落,見前方樓閣矗立,重檐疊牖,必是主人居處。他見院中並無侍衛值守,於是來至階前,抱拳朗聲道:“鄴都故友,請見丞相。”

聽聞室內侍女驚詫失聲,顯然料不到深夜有人到此。少頃,卻並未呼喝示警,反而添燈開門,請其入內。

陸英入得內廂,撲鼻藥草味甚濃。見榻上仰臥一人,五十多歲年紀,形容枯槁,鬚髮稀白,體態孱瘦,雙目無神,茫然打量自己。

此人正是北漢丞相、大將軍、冀州牧陳威陳景略。陳景略揮手屏退寢中侍女,幾人默然施禮退至外堂。

陳景略道:“小友是誰家俊彥,老夫識得你家長輩否?何以稱鄴中故友?想是冀州族望……”

陸英聽他聲音喑啞,氣息不足,但好像心神健爽,似乎想起生平往事,顯得極爲愉悅。深施一禮答道:“晚輩並非冀州人士,自幼生長於中原,十三年前在鄴都城外,隨父謁見丞相……後來家父在途中死於亂兵之手。晚輩爲恩師所救,南下江東,隱於山間修道至今。”

陸英說的平靜,陳景略聽了卻極爲震驚,張目盯着陸英道:“你是陸氏子孫?尊父已然亡故了嗎?”陸英見他記起往事,

只微微點頭,沉默以對。

陳景略一陣悵然,繼而嘆道:“天下大亂,人不如狗。多少中原漢民死於刀兵、饑饉,多少簪纓之家流亡異鄉?老夫今生無法完成統一天下之大業,乃唯一憾事也。令尊當年聞我滅除趙國,不遠千里來與我論道談辯,我雖不能如他所言……心中實敬其志慮忠純,學識淵博,惜乎未能揚名天下,一展胸中所學。命也運也!”

原來陸英之父當年聽聞陳景略帥大軍掃平鮮卑,遂從中原跋涉至鄴城,求見陳丞相,兩人論辯良久,互堪敵手。陸父勸陳景略趁此滅國之功,倡舉義旗,恢復漢人故土,號召燕趙豪傑揭竿而起驅除胡虜,歸順大吳。甚或陳景略自立爲王,反攻長安,在中原河北重建衣冠制度,勿要披髮左衽,爲氐漢忠臣孝子,屈辱祖宗。

但陳景略受蒲剛知遇之恩,且以漢主雄才大略,是一位難得的英主,義不肯背叛。兩人不歡而散,陸父偕子憤然離去,在歸鄉途中遇到幾個亂兵,因身無財物,死於非命。幸而長廣山道士李玄陽途經當地,救下陸英,二人結伴南行,至三茅山隱居。

陸英答言道:“家父生平只愛讀書,書生意氣,常哀憐百姓,以天下興亡爲己任。然時運不濟,罹難殞身。陸英今日來此,只爲求問丞相一事。家父從不與旁人言祖宗鄉籍,以爲窮居於世,辱沒先人。因而陸英想問丞相,是否知我郡望何處,祖上何人?因何散居中原?”

因爲他年幼時與父親一同見過陳景略,猶記得當時陳景略對父親說過,君祖上世代名臣等語。父親死的猝然,是以陸英至今不知自己祖宗家世。

只聽陳景略悠悠言道:“三國之時,前吳國大都督陸伯言火燒劉備聯營七百里,大破蜀軍,總領朝政二十年,官至丞相、上大將軍。其子陸抗官拜大司馬荊州牧,與晉朝羊祜太傅南北相持經年,留下‘羊陸之交’的佳話。

“陸抗有六子,中以陸機、陸雲名聲最顯,文章蓋世,時人稱之爲‘太康之英’。吳亡後,二陸入洛,聲名鵲起,天下人無不愛其才。

“後來二陸兄弟被楚王所殺,世人皆以爲絕嗣,不料陸雲姬妾悄然誕下遺腹子,此子成人後,埋名隱姓居於中原,只以耕讀持家。你父陸仲禮即爲其嫡子,自幼聰明好學,有志天下。立誓不名揚九州絕不認祖歸宗。豈知天意弄人,竟英年早逝……”

陸英聞言呆立半晌,不想自己竟是陸遜陸抗之後,師父爲自己取字華亭,難道也早就知曉。之前自己雖亦有猜測,今日方始證其真僞。

但是爲何師父不說明真相,也好讓自己認祖歸宗,得個好的出身,何至於如現在這般!

他心中無限感慨,父親不願寂寂無聞,辱沒先祖,是以從未對人言及,自己亦不知曉。

又聽陳景略道:“老夫不久於人世,天下大事唯有依靠你等青年才俊了。二百年間,中國戰亂不止,十室九空,生靈塗炭。陸賢侄定當自勉,繼承你父遺志。輔佐明君一統天下,結束這亂世……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賢侄放心,老夫絕不會對你不利。在這長安城中,如有難處,儘管提我名號,只要我在,沒人敢爲難於你。你去吧,做你想做的事,老夫將死之人,幫不了你許多了。”

陸英聽他話中似有未盡之意,但見他神情蕭索,也不願多言,只得告辭離去。本來陸英還想問自己生母是何族何姓,但又想母親早亡,父親也從來不許自己打聽,外人哪裡能夠知曉,只得作罷。

他尋原路而返,出得相府,將回觀內歇宿。行至巷尾,遙見街中有一人身披大氅,斗篷遮面,鬼祟獨行。陸英心下怪異,如今時正初夏,天氣漸熱,雖夜間亦不甚涼爽。此人遮蓋嚴實,深夜獨行,必有不可告人之事。

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72回 權柄更替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66回 洞房香暖帳 鴛鴦散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192回 夜會中領軍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47回 風雨欲來第177回 明月賦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50回 意外來客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32回 左右爲難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68回 長生教主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72回 權柄更替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53回 難養也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33回 胡賊敢爾第124回 驚變第22回 長安揚波樓第192回 夜會中領軍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85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71回 撫有方夏?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71回 救人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58回 忠義,奸佞?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109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26回 紅葉谷南天門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50回 意外來客第91回 大狐一弓,馬河內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71回 救人第15回 大手印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33回 胡賊敢爾第128回 蘇院長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