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成道(三)

終於,晏紫經過了這十多日來種種思考與領悟,以無上智慧,斬斷了種種迷惘,成就了元神。她一睜開雙眼,就見到雲瑾與羅美娟攜手站在她面前,微笑地看着她。

她沒有了之前的種種心靈負累,這時候也輕鬆無比,對着嫣然一笑:“雲瑾,娟娟,我也成了,我們將來都不會分開了。”

羅美娟撲上來抱住她,眼紅紅的說:“燕子,咱開始還以爲你會衝不上天階,咱好擔心呢!”

晏紫聽到羅美娟的真心話,心裡暖暖的,她再次展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道:“嗯,娟娟最乖了,我再也不讓你擔心了。”雖然放開心結,不過晏紫還是習慣性地哄哄羅美娟。

羅美娟放開她道:“討厭,人家不是小孩子,燕子你老是這樣!”

晏紫噗嗤笑了出來:“我哪裡是當你小孩子,我只是當你一個小妹妹罷了!”

晏紫成功跨入天階,對於華雲宗來說,也算是大事了,現在二代弟子裡,就剩下馬良臣與楊曉雪夫婦仍然在地階中品,畢竟他們入門比幾個三代弟子還遲,而且之前也沒有基礎。

雲瑾在過了幾日,晏紫穩固了新生的元神後,再次開始了閉關。這次閉關將一直持續到他跳出天地,得成大道纔會出關。

這次閉關他聽從了雲老爺子,就在華雲觀的大殿中閉關。

雲瑾再一次開始閉關。在上次的閉關過程中,他已經窮盡了天地內的種種變化規律,並開始以元神碰觸天地的盡頭。

不過超出他的預想,他感覺似乎這天地沒有盡頭,或者說他每次覺得到了天地的盡頭,但是實際上以前一到時空有些紊亂的地方,元神就不知不覺間回到天地內,根本無法想象天地盡頭是什麼樣子!

直到上次閉關,窮盡這天地變化,方知如果仍然以天地內的種種變化來看待,那就永遠無法達到這天地盡頭。因爲天地的盡頭,已經與混沌差相彷彿,不同的是混沌有如混同歸一,大道不顯,而天地盡頭則混沌初開,大道具象。

天地與混沌之交的景象,正應了一句話:天地初萌,陰陽未分,形質未成。但是天地內則無極演盡,太極已成,萬物分明。上次他一窮盡變化,馬上就隱隱碰觸到這個交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的心中微微感嘆。

上次他在到達這個境界後,就打算休息幾日恢復心神,然後繼續前往這個交界,如果不是晏紫情況不好,他也不會出關。

這次閉關前,與羅美娟遊玩了一段時日,他也再次梳理了上次閉關的成果,在輕鬆的心情下,居然感覺自己再進了一步,似乎混沌就在眼前。

一開始閉關,馬上感應到這種狀態,他並沒有遁出元神探索,而是仔細品味着上次的那種感覺。突然他記起了自己在混沌星開闢洞府時,彷彿混沌將開之際,可不就是這樣麼。當時羅以寧還說了句:先天者,陰陽未分,形質未成。這可不就是先天之象麼!

這混沌與天地,正是一先天,一後天,如此明瞭,居然讓自己都被迷惑了。雲瑾不由得失笑,自己也是犯了急進的錯啊!好在這些時日的遊玩,靈臺清明,想到了關鍵,不然自己只怕還要糊塗一段時間。

想起《陰符經》中“人知其神之神,而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雲瑾也感嘆了一下自己的事物。於是他摒棄了思慮心神,元神中先天本神發生,瞬息之間,元神就達到一個很奇特的地方。

在這裡,一物不存,彷彿是無窮混沌欲要開闢出一方天地,然而更多混沌涌來,將這種趨勢消融,重歸於混沌。這裡似乎僅僅是方寸之地,然而又無法得知其大小形態。這裡一法不存,但又似乎萬法歸一。這種奇特的感覺,正是當初第一次觸摸先天的感覺。雲瑾心中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天地與混沌的交界啊,如果不是元神循先天之氣的指引,這交界卻是無法到達。因爲這個交界處並不是一個實際的物體,而是一個虛實之間概念,是大道的具象,不碰觸大道,是無法接觸這個交界處。所謂的天地,無非就是無量混沌中的穩定時空區域罷了。

雲瑾感嘆良久,元神最後感悟了一下這個交界處,念動之際,元神終於第一次離開這方天地,帶着無限感慨與對大道的探求,邁出了天地。有了從天地內進入混沌與天地交界處的經驗,這次就沒什麼難度。雖然這第一步,如同進入凝滯的膠水,舉步維艱。

這是一種奇特的感覺,明明自身跳出的天地廣闊無垠,但在混沌中卻毫無痕跡,彷彿無可計量的微塵。他通過元神與肉身的聯繫,方知天地的確是在身側,但是如果不以元神感覺,就彷彿不存在一般。這纔是真正的一微塵含一世界啊!

雲瑾自從大學畢業時元神大成以來,修行到今日,已歷時59年,第一次真正拋開所有的桎梏,觸摸到了天地混沌的最終奧秘。第一次,不再有天地桎梏,這種雀躍的心情,雲瑾幾乎無法抑制。

也不知過了多久,跳出天地後直面混沌,雲瑾覺得之前在天地內的一切疑惑煙消雲散。天地內的奧秘,果然在跳出天地後,無比直白地出現在元神感知中。天地與混沌的交界,那就是天地內的最終奧秘,而原先在蟠龍石中一些天地生滅的信息讓他無法理解,此時也終於直白展現在眼前。

跳出天地,雲瑾方覺原來混沌中沒有天地內一切,譬如時間,譬如距離,天地內的一切,在混沌中都變得無可計量,就象剛纔感悟天地內的一切奧秘,既用了不少時日,但混沌依然如故,彷彿沒有消耗任何時間。但是混沌卻又包含了天地內的一切,只不過混同歸一,無可辨別罷了。

這種奇怪的體會,讓雲瑾初次跳出天地後有些不適,但是也正是這種一切皆無的感覺,讓一切束縛與桎梏都不存在。體會了沒多久,雲瑾彷彿脫去了所有枷鎖,心靈無比自由,比當日成就元神時迴歸本源的感覺更爲強烈,這讓他有些迷戀,也有些迷失。

當然,這也讓他有些警惕自身,長久的修行,他對自身元神與肉身的掌控是無與倫比的,這種幾乎迷失的自由感,元神會自然生出警惕。果然,當他完全清醒,發覺元神不再似天地內那種凝練與虛實自如,彷彿變成實體,同樣,元神也有種逐步向外彌散,要消融於混沌中的感覺。

雲瑾並不慌張,只是再次以自身意志,讓元神返回天地與混沌交界,然後引先天之氣洗練元神,元神在初次碰觸混沌後,彷彿更爲接近先天之氣,讓元神再次凝練,與之前有了不同,卻是對混沌覺得更爲親近一般。凝實後,再次離開交界處,步入混沌。

先天之氣洗練後,雲瑾終於覺得元神出入混沌無礙。元神再次在混沌中出入,果然不再彌散消融,也不似之前那樣彷彿在凝滯的膠水中前行般難以行動,卻是類似於初次學習游水,雖然沒什麼目標,好歹也能夠在水裡撲騰。

就在撲騰之際,雲瑾覺得,這一片天地,彷彿微塵一般,而混沌無大小遠近之隔,一步跨出,即爲無窮,如果沒有元神與肉身的天然聯繫,只怕元神會迷失在這混沌中,再也找不到原來的天地了。

在嘗試了再次以先天之氣洗練之後,元神出入混沌之際,果然不再似之前那樣,有種彌散消融的感覺,反而隨着出入混沌,越來越覺得一種迴歸本源,如魚得水的感覺在心靈中滋生,彷彿這裡纔是自己的歸所。

同樣隨着最初消融的感覺淡去,混沌中的無窮奧秘不再似之前那樣一片迷霧,一切都很直白地展現在眼前,這種類似於初次修行得悟天地奧秘的感覺,再次讓他有些欣喜,最終的奧秘,已經觸手可及了。

虛空無歲月,混沌不知時,雲瑾此時元神與肉身本應該在天地內與道相合,但他自從跳出天地,元神遨遊混沌後,元神性質逐步轉化,雖然不能說就是混沌,但是與天地未開之時的先天之氣極爲相似,彷彿是具有自我意志的混沌一般。

肉身也逐步被元神所影響,性質也接近那先天之氣,逐步與元神相合。在遨遊混沌的漫長過程中,雲瑾閉關之處,他的身體也從天地中消失了一般,迴歸了混沌。這是因爲,混沌一入天地,就會演化成天地內的一切,而同樣,混沌循着自身元神與肉身的聯繫繼續洗練肉身,這樣,讓肉身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既在天地內,又有混沌的性質。

這種混沌演化與肉身的變化,讓他閉關的大殿內生出種種妙象,彷彿有天地在演化成型,無比神妙。隨着雲瑾領悟愈多,這種神妙的變化範圍就愈大,慢慢從大殿內部滲出大殿,整個華雲觀中都可以見到,隨着時間越久,變化就越玄妙,讓很多天階的門人,漸漸迷失其中。

第7章 煙霞(三)第15章 星空(六)第1章 緣起(二)第2章 坐忘(三)第8章 燕爾(一)第14章 成道(五)第7章 煙霞(三)第1章 緣起(二)第12章 新星(四)第9章 弄璋(四)第6章 寧靜(一)第15章 星空(五)第15章 星空(四)第16章 時空(三)第8章 燕爾(一)第2章 坐忘(七)第10章 學而(五)第16章 時空(一)第14章 成道(三)第10章 學而(六)第8章 燕爾(四)第4章 芥子(四)第11章 華雲(四)第3章 同塵(二)第6章 寧靜(三)第10章 學而(六)第6章 寧靜(四)第9章 弄璋(六)第12章 新星(四)第5章 女丹(五)第8章 燕爾(六)第10章 學而(六)第9章 弄璋(二)第15章 星空(五)第1章 緣起(四)第4章 芥子(四)第3章 同塵(五)第8章 燕爾(五)第9章 弄璋(六)第10章 學而(三)第14章 成道(四)第6章 寧靜(五)第7章 煙霞(二)第9章 弄璋(一)第16章 時空(一)第10章 學而(一)第14章 成道(一)第15章 星空(二)第12章 新星(四)第1章 緣起(四)第6章 寧靜(四)第5章 女丹(六)第10章 學而(一)第3章 同塵(五)第2章 坐忘(三)第5章 女丹(五)第7章 煙霞(三)第15章 星空(一)第8章 燕爾(六)第4章 芥子(四)第8章 燕爾(二)第13章 混沌(五)第2章 坐忘(六)第6章 寧靜(二)第10章 學而(四)第10章 學而(六)第16章 時空(一)第14章 成道(五)第2章 坐忘(三)第4章 芥子(二)第16章 時空(五)第13章 混沌(六)第13章 混沌(三)第12章 新星(三)第3章 同塵(一)第11章 華雲(四)第8章 燕爾(一)第9章 弄璋(四)第4章 芥子(二)第8章 燕爾(二)第11章 華雲(二)第2章 坐忘(三)第11章 華雲(一)第2章 坐忘(一)第15章 星空(六)第3章 同塵(四)第2章 坐忘(六)第9章 弄璋(五)第8章 燕爾(七)第16章 時空(一)第13章 混沌(三)第4章 芥子(一)第11章 華雲(七)第13章 混沌(五)第14章 成道(二)第1章 緣起(二)第15章 星空(一)第5章 女丹(五)第16章 時空(四)第9章 弄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