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囑權臣密議後事 咸豐帝臨終託孤

宦海之中多風雲,

爭強鬥勝苦用心。

強中自有強中手,

能人背後有能人。

咸豐帝自知性命難保,忙把肅順找來,向他囑託後事。肅順深知這次談話的重要,跪在地上,注意地聽着。

咸豐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肅六,朕對你如何?”肅順忙回答:“主子對奴才有天高地厚之恩,奴才千秋萬載也難報萬一。”“你能聽朕的話嗎?”

肅順覺得這話有不信任的成分,忙免冠叩首:“奴才永遠效忠主子。口不對心,天誅地滅。”咸豐點點頭,說到正題:“朕死後,你一定要效忠皇后。她就是朕,朕就是她,不準有分釐之差。”“是!奴才一定像對待皇上這樣,效忠皇后。”咸豐輕輕嘆了口氣:“朕對不住她。原想將來彌補,可是做不到了。爲此,使朕難以瞑目。”“奴才替主子盡心,請陛下就不必惦念了。”咸豐道:“對懿貴妃這個人,你是清楚的。朕擔心皇后受她的氣,你要設法抑制她。”“奴才一定抑制她!”“不要……不要過分了。”咸豐道:“畢竟她還是爲大清立過功的,也有可取之處。只要她能守規矩就成了”“是!”

別看肅順嘴是這樣答應,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遇有機會,一定把懿貴妃廢掉。

咸豐喘了半天氣,又接着說:“朕登基以來,內事紛擾,外事頻仍,國破民窮,無有寧日。眼看着江山破碎,而又無法收拾。唉,朕有何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肅順道:“陛下放心,如今局勢已大有轉機。據奴才所知,曾國藩在武漢大獲全勝,斬發逆數萬人。九江、安慶都已相繼克復,長毛子沒幾天折騰了。”“但願如此。”

咸豐閉上眼睛,不知是養神還是想心事,肅順也不敢動彈。過了挺長時間,咸豐帝才慢慢地把眼睜開,繼續說道:“大阿哥年僅六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幼主登基,沒人輔佐怎麼能行?你是忠臣,朕就把他交給你了。”

肅順聽的就是這句話,盼的也是這件事。尤其近半年,連做夢想的都是這件事。今天,終於實現了。他真想大聲疾呼,好好痛快一下。不過,他沒敢得意忘形,因爲這還不算最後的遺命。萬一皇上好了,或者另有變化,這都是可能的。他不能在皇上面前露出絲毫得意的神色,否則會功虧一簣。於是,他使出以守爲攻的戰術,往上叩頭道:“奴才受主子知遇之恩,身兼數職,已經夠瞧的了,豈敢再往上攀?再說,奴才也沒有那麼高的能力和威望。所以,求陛下另擇賢者。”咸豐不耐煩地說:“別囉嗦了,朕說你行你就是行。”

聽皇上的話如此肯定,肅順就更放心了。不過,他決不敢唱獨角戲。他知道憑他的資歷和威望,要想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是做不到的。必須找幾個得力的助手,組成一個“大網”,纔可能打倒政敵,鞏固權勢。他的這個想法,己經醞釀很長時間了。並且,把人選都物色好了。皇上既然提到了輔政的事,他不能不說了。肅順叩頭道:“既然陛下這樣看重我肅六,奴才也只好遵旨。不過,奴才自以爲挑不起這麼重的擔子,請陛下給奴才派幾個幫手纔好。”咸豐道:“你看派誰合適?”“這個……奴才可不敢說,請陛下親裁。”

咸豐的精力有限,談了這麼長時間,已經有點支持不住了。他不耐煩地說:“別耽誤時間了,朕叫你說,你就大膽地說吧!”肅順見不說不行了,這才啓奏道:“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都是祖宗加封的世襲親王。派他倆輔政,決不會有異議的。”“嗯!還有誰,用不用再派幾個?”“自然是多幾位更好。奴才以爲,額駙景壽也該算一個,他忠實可靠,又是貴戚皇親。”“嗯!還有誰?”“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也是難得的忠臣。”“好吧,按你說的決定吧!”“謝主龍恩。”

肅順的目的達到了,真是歡暢無比。突然,又想起一件大事。說道:“奴才還有一事,請求陛下。倘若陛下大行、幼主登基之後,有人主張太后垂簾聽政,該怎麼辦呢?”咸豐不悅地說:“垂簾聽政在歷史上是有的,可本朝尚無此例。”肅順爲把這件事定下來,又奏道:“皇上的意思是,本朝只准大臣輔政,不許太后垂簾聽政?”“是的。”咸豐果斷地說,“決不允許女主幹政!”

肅順一聽這個,高興勁兒就甭提了。他還想給恭親王奏一本——借皇上的口,把這個最大的政敵扳倒。可是,皇上實在堅持不住了,身子往後一仰,閉上了眼睛。肅順不敢再奏,忙招呼人伺候皇上安歇。又把欒太叫來,以防萬一。

肅順回到軍機直廬。剛進門,就被載垣、端華、杜翰這些人包圍了。他們紛紛打聽,皇上都對他說了些什麼。肅順見四外無人,示意焦佑瀛把門閂好,這才把皇上的話講了一遍。當然,他說話是留有餘地的。幾個人聽了,無不喝彩,都爲自己能當上輔政大臣而慶幸。肅順對他們強調說:“現在是最緊要的關頭。大家都精神點兒,可別讓外人鑽了空子。”衆人點頭。

再說咸豐帝。到了定更,他又恢復過來了。乘這個機會,叫陳勝文把皇后請來。鈕祜祿氏走進東暖閣,看見丈夫病成這個樣子,心如油烹。她不敢給皇上增加苦惱,盡力控制着悲痛的心情,給咸豐見了禮。“坐下!”咸豐讓皇后坐在牀邊,拉着她的手說:“朕和你說話的機會不多了,有幾句話你要牢牢記住。”皇后聞聽,眼淚好似珍珠斷線,灑滿胸前。咸豐搖搖頭說:“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聽朕對你說。”皇后聲音哽咽地說:“婢子候旨。”咸豐道:“我死之後,你就是太后了,要好好鋪佐載淳爲君。叫他克勤克儉,多施仁政,切不可像朕這樣荒唐無能。”皇后一個勁兒地點頭。咸豐又說:“汝天性懦弱,忠厚老實。有朕在,你不受氣;朕要不在了,你是非受氣不可。望你剛強着點,潑辣着點,太窩囊可不行。別忘了,‘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呀!”皇后說:“婢子記住了。”咸豐又說:“懿貴妃心重手長,頗有計算。朕擔心她,母以子貴來欺壓你。”“不會的,我看她不會對我那樣。”咸豐搖擺頭說:“朕不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還是留點兒心好。”

咸豐從枕頭底下取出一方金印,一道密旨,對皇后說:“這方金印,是乾隆爺留下來的。上鐫陽文‘御賞’二字,乃朕心愛之物。作用與國寶相同,賜給你吧。”“謝主龍恩。”“還有——”咸豐指着密旨說:“這也是朕留給你的,你要妥善保存。懿貴妃聽話就算了,倘若她有不軌行爲,你可以把這道旨請出來,按朕的遺囑嚴懲!”皇后跪受了這兩樣東西。她深感夫妻之恩,愈發悲痛了。

這時,陳勝文在門外說:“奴才請萬歲爺的旨,懿貴妃要給萬歲爺問安。不知恩准不恩准?”咸豐略一沉吟,說道:“叫她進來吧。”皇后怕他們有什麼揹人的話要說,忙跪安退出。

再說懿貴妃。多半年來,她一直是受皇上冷遇的。爲此,苦惱極了,怨恨透了。她憎恨一切人,經常發無名火。連她的兒子也不例外,見面就罵。因此,兒子對她除了畏懼,並無感情。她每天都獨對銀燈,坐到深夜。想啊,想啊,想她死去的爹爹,想她數年沒有見面的母親和弟弟,想她那苦難而有趣的童年。然而,想得最多的,還是現在和未來。皇上的病情,她是清楚的——從安得海探聽的消息中得知,他得的是“色癆”,已經病入膏肓,沒有救了。一旦皇上不在,她的情況又會怎樣呢?她也清楚,權臣肅順對她是深惡痛絕的。他曾多次在皇上面前動本,建議對她予以制裁。兩個多月前,竟勸皇上把她廢掉。要不是皇后解圍,說不定會落個什麼結果!她最擔心皇上不在時,大權落到肅順及其同黨手裡。到那時,將比現在可怕得多。她不是個俯首聽命的人,不能等待厄運的到來,更不能聽憑別人擺佈。她要爭生存,爭地位,而這一切都必須取決於權,怎樣纔能有權,又怎樣掌權?這是她思考的中心。她已經有了許多設想,急需一步步去實現。現在她主動要見皇上,就是許多設想中的主要的一環。

咸豐恩准了她的要求。她小心翼翼地走進東暖閣,跪在牀前的拜墊上,口稱:“婢子蘭兒給皇上問安。”咸豐望了她一眼,又閉上了眼。然後,無限感慨地說:“蘭兒,朕要與汝永別了。”

這一句話,好似利刃刺進了她的胸膛。恩愛、怨恨、委屈、淒涼、可悲、可怕,一齊涌上了心頭。她再也無法控制了,趴到牀上,放聲大哭。咸豐鼻子一酸,也流出眼淚。哭罷多時,咸豐慢慢地說道:“人之將死,其言亦善;鳥之將亡,其鳴亦哀。看在多年恩愛的分上,朕死後,你一定要尊重皇后,切不可爭權謀勢,自取其亂。”“婢子記下了。我一定尊重皇后,決不敢擅職越權。”“這就好,這就好。”咸豐滿意地點點頭。又從枕頭底下取出一方玉印,上鐫陽文“同道堂”三個字,往牀邊一放,說道:“這是朕留給你的。幫着皇后,把祖宗留下的這個家看好吧!”

懿貴妃萬沒想到,竟會受到皇上這樣的榮寵!小小的一方玉印,是權和位的保障,是皇上留給她的最大信任。還有什麼能超過這種安慰呢?她內疚,自責,終於動情地哭開了。咸豐帝揮揮手說:“你跪安吧!”懿貴妃連忙叩了頭,手託王印,默默地退出東暖閣。

皇后與懿貴妃被恩賜“御賞”、“同道堂”兩方印的事情,被記在“日記檔”中,宮內外一下都傳開了。

這天晚上,懿貴妃興奮得簡直不能入睡。她把玉印忽而捧在手中,忽而捂在胸前,忽而藏到枕下,忽而又揣在懷裡,真不知怎麼折騰好了。小安子和宮監們都向她道喜,她也破例地重賞了他們。

天似亮非亮的時候,懿貴妃剛要款衣就寢,忽聽前殿一陣騷動,響起了雜亂的腳步聲。懿貴妃一愣,心頭升起不祥的預感:“小安子!”她大聲地呼喚。“奴才在!”安得海睡眼——地跑了進來。“你到前邊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安得海一溜小跑來到煙波致爽殿的側門,向東暖閣那邊張望。但見大殿裡外燈火通明,文武百官都排着隊跪在院子裡。東暖閣的窗子上,映着一個個晃動的身影。總管太監陳勝文進進出出,不知在忙些什麼。宮裡的規矩是極嚴的,不奉旨不準隨便走動。所以,小安子只能偷着觀看。

原來,咸豐帝已經不行了。他先傳旨把肅順叫來,叫他通知所有的王公、親貴和文武官員聽旨。肅順不敢怠慢,還叫人快把大阿哥給抱來。

咸豐帝仰着臉,躺在炕牀上,大口大口地喘氣。御醫欒太、李德立、楊春等人,在牀邊伺候着,把丸散膏丹各種應急的藥品,都準備在眼前,以防急中有變。

惠親王綿愉,手拄柺杖站在最前邊。後面跪着停王和醇王、怡王、鄭王,再後面就是六部堂官、九卿科道的文武大員。因爲屋小人多,所以,官職低一點的都跪在門外。

東暖閣的燈最多也最亮。咸豐見肅六跪在他切近,問道:“都來了嗎?”肅順伏身答道:“都到齊了。”咸豐咬着牙,活動了一下,看樣子是想坐起來。肅順和景壽忙把他輕輕地扶起來,周圍用棉墊和枕頭倚好。

咸豐往下看了幾眼,眼光落到惠親王綿愉的臉上。他悽慘地叫了一聲:“五叔!”惠親王忙點點頭說:“皇上。”咸豐道:“朕不行了,您就多費心吧!”說罷,淚如雨下。

惠親王是咸豐帝的胞叔,是先帝道光的胞弟,行五,人稱五老太爺,是諸王之中輩數最尊的長者。老王爺年逾七十,沒有什麼能力,就知道心中難過,於是,陪着皇上哭了起來。他們這一帶頭,可就熱鬧了,殿內外響起一片哭聲。

肅順一看,可急壞了。心裡說:現在是什麼時候?許多大事還沒定下來,皇上一口氣兒上不來該怎麼辦?他是個急性子,也不顧什麼禮儀了,高聲喝喊道:“不準哭了,別讓皇上着急!”

這一嗓子果然有效,“刷”的一聲,馬上就沒有聲音了。咸豐沉吟片刻,說道:“朕就要與卿等辭別了。有幾件大事,你們要牢牢記住。”衆人齊聲答道:“臣等遵旨。”

咸豐道:“立大阿哥載淳爲皇太子,繼承大清江山。”“立大阿哥爲皇太子,繼承大清江山。”百官重複一遍。站在門前的史官,趕緊把皇上的話記錄下來。咸豐又說道:“幼主正在沖齡,必須有人輔佐!”百官一聽,這可是件大事,不知這件美差落到誰頭上。所以,都屏息凝神地聽着。“特命載垣、端華、景壽——”咸豐說到這兒,停了一下。不知是思考,還是上不來氣。衆人聽了,頓感緊張。特別是肅順,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生怕皇上變卦。咸豐繼續說:“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爲顧命王大臣,輔弼幼主,執掌朝綱。”

百官聽了,無不驚駭:顧命大臣中,何以沒有恭親王?也沒有-王和醇王?可見,皇上是聽了肅六的一面之辭,至死也不願與恭親王釋怨。然而,天命難違,誰敢不聽?只好提高聲音,把皇上的話又重複了一遍,史官也如實地載入史冊。

肅順一黨,喜從中來。忙同聲答道:“奴才們謝主龍恩!”

肅順是個極精細之人。他仍不放心,還想叫皇上御筆親書這道聖旨。於是,吩咐道:“準備硃筆!”

陳勝文把文房四寶捧到皇上眼前,咸豐便提筆在手。可是,哆嗦得不能抑制。小小竹管,重如千斤。他緊皺眉頭,把筆一擲,說道:“擬旨來述。”意思是他寫不了啦,讓別人代筆。寫完一念,就可以了。

肅順向焦佑瀛遞了個眼色。焦大麻子心領神會,趕緊把硃筆拾起,跪着寫了兩道聖旨。寫完交給肅順,肅順飛快地看了一遍,又呈給皇上。咸豐沒有精力看,晃晃頭說:“唸吧!”

肅順高捧聖旨,念道:“立載淳爲皇太子,欽此,特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爲顧命玉大臣,輔弼幼主,執掌朝綱,贊襄一切政務。欽此。”

其實,“贊襄一切政務”這句話,皇上沒說,是焦佑瀛按着肅順的授意加上去的。在場的宗令、軍機、王公和文武大臣無不驚駭。可是,皇上聽了並沒反對,看樣子是默許了。肅順又催着用了寶,這件事就算定下來了。

咸豐又問道:“大阿哥呢?”“快請大阿哥。”肅順傳話道:“不,快請皇太子。”大阿哥早就來了。由太監張文亮抱着,早在門外等候。旨意一下,張文亮趕緊把他放下,小聲囑咐道:“快去,皇上叫你呢!千萬聽話,別惹皇上生氣。”

早已被教好了的大阿哥,整理了一下袍服,走進東暖閣,跪在病榻前,叫了一聲:“皇阿瑪。”

咸豐強打精神,睜開眼睛,望着剛懂事的孩子,親切地叫了一個“兒”字,就說不出話來了。載淳拉着咸豐帝的手,一個勁兒搖晃着:“皇阿瑪,皇阿瑪!”咸豐落淚道:“孩子,阿瑪對不住你,把這個支離破碎的亂攤子都交給你了。你要聽皇后的話,尊重顧命大臣,當一個曠世真主。”

載淳根本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光知道一個勁兒的稱“是”。咸豐又說道:“你跟顧命大臣見個面吧,給他們行個禮。”

八大臣不敢受命,一再辭謝。咸豐帝不答應,非叫載淳拜一拜。八大臣無奈,面東背西,一字排開,站在皇太子對面。載淳挨個地看了看,恭恭敬敬地給他們作了個揖。八大臣見了,趕緊跪倒還禮。咸豐用呆滯的眼睛看着,乾癟的臉上露出笑容。他用最後的一點力氣,對肅順他們說:“朕把……他交……交給你……你們了!”說罷,往後一仰,再也不動了。

肅順急忙撲到咸豐面前,連聲叫道:“皇上,皇上!”好半天沒有回答。欒太叩了個頭,把咸豐的眼皮翻開看了看,又摸了摸脈,低沉地說道,“皇上已經大行了。”

大行就是死了。肅順聞聽,一頭扎到咸豐懷裡,放聲大哭。隨着他的哭聲,殿內外一下開了鍋,不受拘束地哭嚎起來。

天已大亮,肅順頭一個止住悲聲。招呼其他七個顧命大臣,商量了眼前的諸事。按祖宗的成例,先頒喜詔,後發喪詔。也就是說,先保幼主登基,後辦喪事。於是,行在裡外,皆披紗掛白,撤掉一切紅綠雜色。經過佈置的煙波致爽殿,中間設好明黃寶座。王公大臣、文官武將各具朝服,按品級排好了班。肅順和景壽引着皇太子載淳,升了座位。淨鞭一響,殿內外肅然無聲。鳴贊官高聲贊禮,殿腳下奏起丹陛大樂。羣臣和着莊嚴的樂聲,向六歲的小皇上行了三拜九叩禮。於是,一代新主就這樣登基了。

登基大典之後,接着就是辦喪事。禮儀講究得非常煩瑣,咱就不詳細交代了。以皇后爲首,帶着三宮妃嬪,瞻仰了咸豐的遺容。敬事房爲皇上美容、穿衣服、入殮。把“金匱”停在澹泊敬誠殿。接着,便是沒完沒了的超度。不管真的還是假的,整個行在處於悲痛之中。

在肅順的主持下,向全國頒發了喜詔和哀詔,又頒佈了新的制度和法令。

宮裡也忙,宮外也忙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算和安排。

新君登基,稱皇后爲皇太后,稱懿貴妃爲皇貴太妃。爲這事,那拉氏大爲不滿。她把小皇上大罵了一頓,說他忘恩負義,不孝順生母。後經鈕枯祿氏的努力,小皇帝無法,這才升殿,親口加封那拉氏爲“聖母皇太后”。

兩位太后爲了處理政務和接見臣下,都遷居到煙波致爽殿東、西兩座暖閣。鈕祜祿氏住進東暖閣,俗稱東太后。那拉氏住進西暖閣,俗稱“西太后”。

兩個太后的次序,有前有後,顯然是尊卑有分。爲此,西太后仍感不滿。不過,有肅順把持朝政,處處掣肘,使她有志難伸,只好暫時忍氣吞聲。

誰知沒過幾天,因爲年號的事,又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新皇帝登基,是要有新年號的。顧命八大臣共同擬定了“祺祥”二字,奉請東太后照準。東太后從來沒管過政務,對這些事一竅不通。有心不管吧,又不是那麼回事。只好拉着西太后,兩個人一塊兒管。

這一天,倆太后升坐大殿,按次序東西坐好。東太后懷裡摟着小皇帝,顧命八大臣向太后、皇上行了大禮。東太后賜平身,八大臣謝恩,站在兩太后面前。

首席顧命大臣載垣奏道:“臣等已把新君的年號擬定了,恭呈太后御覽。”說着,把寫有“祺祥”二字的摺子,呈在茶几上。東太后看了一眼,不知怎樣表態,便問西太后:“妹妹,你看呢?”西太后從容地掃了一眼,慢條斯理地說:“幹嗎這麼着急呀?等梓宮迴鑾後,到京裡再定還晚嗎?”肅順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是反對懿貴妃晉升太后的,不過,皇上加封了,出自“金口玉言”,己無法更改了。本來,他是向東太后請示的,沒料到西太后也參預了。而且,擺出一副雍容自貴的樣子,使肅順更加不滿。但是,人家畢竟是太后,又是皇上的生母,當臣的再不服氣也不行。不過,肅順可不是好惹的。他從心眼兒裡瞧不起西太后,便決定當着大家的面,好好難難她,煞煞她的威風。於是,一場激烈的爭論,眼看就要開始了。

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五十六回 洪仁發受命搬兵 韋呂輝奉旨回京第七十回 洪秀全力挽狂瀾 太平軍重振威風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七十回 洪秀全力挽狂瀾 太平軍重振威風第二十六回 進金田擴衆收將 撫官兵編營破敵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六十回 胡以晃慷慨就義 韋昌輝窮兇極惡第二十一回 三兄弟投友遇寇 鯊魚頭攔路逢強第五十七回 楊秀清被殺身死 韋昌輝別有用心第四十五回 林啓榮破洋槍隊 賴漢英攻嶽州城第八十九回 恭親王叩謁梓宮 巧安排叔嫂密議第三十九回 陸建瀛望風逃遁 石達開智取金陵第三十六回 拼死活清將頑守 逞勇猛西王犧牲第七十四回 曾國藩三留遺囑 陳玉成受困遭難第二十三回 鬧象州搗甘王廟 戰惡奴會楊秀清第三十九回 陸建瀛望風逃遁 石達開智取金陵第二十八回 達開智破烏蘭泰 向榮狡計取東鄉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九十回 董元醇上書垂簾 八大臣罷職擱車第十四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四十七回 主正義達開雄辯 懷叵東王設計謀第六十九回 遠征軍陷入絕境 石達開屈膝請降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六十五回 石達開率部遠征 攻南昌大將受挫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四十八回 挾天王秀清得逞 奪美女東王稱心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五十六回 洪仁發受命搬兵 韋呂輝奉旨回京第五回 滅威風洋商發抖 顯志氣虎門銷煙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二十八回 達開智破烏蘭泰 向榮狡計取東鄉第三十四回 攻桂林東王失策 過渡口雲山負傷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七十六回 反動派圍佔天京 洪秀室以身殉職第七十八回 出叛徒湖州失陷 走江西幼主逢險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六十九回 遠征軍陷入絕境 石達開屈膝請降第五十二回 剛愎自用造冤獄 公忠體國破清妖第十回 換欽差依然賣國 平英團大顯威風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七十回 洪秀全力挽狂瀾 太平軍重振威風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四十回 圖苟安修宮選妃 議大計意見分歧第二十八回 達開智破烏蘭泰 向榮狡計取東鄉第七十七回 李秀成被俘失節 太平軍繼續戰鬥第九十八回 引蛇出洞捉王三 聯合會審縱兇犯第七十九回 咸豐帝荒淫無度 惠老爺樂極生悲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七十七回 李秀成被俘失節 太平軍繼續戰鬥第八十一回 用心計蘭兒受寵 升貴人漢女遭殃第二十六回 進金田擴衆收將 撫官兵編營破敵第三十四回 攻桂林東王失策 過渡口雲山負傷第二十五回 反桂平殺妻劫獄 仗俠膽揮刀解圍第四十八回 挾天王秀清得逞 奪美女東王稱心第十一回 牛欄崗引牛入圈 平英團計平英軍第九十六回 李蓮英梳頭受寵 恭親王遭嫉被黜第五十六回 洪仁發受命搬兵 韋呂輝奉旨回京第四十七回 主正義達開雄辯 懷叵東王設計謀第五十七回 楊秀清被殺身死 韋昌輝別有用心第二十六回 進金田擴衆收將 撫官兵編營破敵第四十八回 挾天王秀清得逞 奪美女東王稱心第三十九回 陸建瀛望風逃遁 石達開智取金陵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三十四回 攻桂林東王失策 過渡口雲山負傷第五十回 太平軍重振旗鼓 清政府垂死掙扎第六十六回 楊輔清率部反正 賴國舅瓷都請援第七十六回 反動派圍佔天京 洪秀室以身殉職第二回 韶關鎮欽差遇刺 十三行洋奴傳情第三回 選刺客疤六愛計 斬煙犯顛地吃驚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七十六回 反動派圍佔天京 洪秀室以身殉職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四十六回 圖尊榮洪楊褪色 講直言忠臣受刑第九回 道光帝怒斥穆相 關天培捍衛虎門第十七回 訂條約喪權辱國 拒入城粵民抗英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二十一回 三兄弟投友遇寇 鯊魚頭攔路逢強第八十八回 兩太后密謀定計 恭親王決定北行第三十八回 攀堅城八將奮勇 講道理天王勸民第四十五回 林啓榮破洋槍隊 賴漢英攻嶽州城第八十五回 爲爭寵貴妃失寵 風流帝繼續風流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十三回 侵略軍再犯定海 葛雲飛重創英兵第七十五回 太平軍二打上海 反動派再次勾結第五十二回 剛愎自用造冤獄 公忠體國破清妖第三十四回 攻桂林東王失策 過渡口雲山負傷第二十六回 進金田擴衆收將 撫官兵編營破敵第九回 道光帝怒斥穆相 關天培捍衛虎門第二十回 何玉成血灑劉府 蕭朝貴巧遇雲山第七十五回 太平軍二打上海 反動派再次勾結第五十回 太平軍重振旗鼓 清政府垂死掙扎第九回 道光帝怒斥穆相 關天培捍衛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