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永遠不回頭

第十三章 永遠不回頭

雖然種種如此,每天生活卻也充滿輕鬆愉悅,都是一些精力旺盛的年輕生命,不打不鬧不熱鬧。後來有次師戰上午領着毛子們出巡時,望着朝陽,突然想起一首歌。那是前世驢友們聚會時,經常唱的一部由王傑張雨生主演的臺灣電影主題歌,《永遠不回頭》。歌曲高亢嘹亮,尤其末尾前一句“都要去接受”,最後一個字的音調更是要上到C5,這倆貨用那稚嫩的童音硬往上喊,“受”的尾音聲部與狼嚎一樣。所以沒多久就引得這幾個毛子就跟着嚎,特別到了最高音處,一陣陣稚嫩狼嚎響徹山谷曠野。

那部電影就叫《七匹狼》,電影印象已經模糊,但絕對沒有這哥倆帶着這七匹小狼一起唱來得正宗。看着聽到狼嚎跑過來的韓冰和那十一匹小狼,韓冰笑着大吹法螺:“咱哥倆應該成立一支樂隊,名字就叫七匹狼樂隊。隨便哪個音樂節一亮相,絕對暴打全場,那粉絲漲得能把手機CPU燒壞。到時候音樂公司、網絡大亨都得蜂擁而上,哥們兒先發行單曲,再錄製專輯,”

沒等說完師戰接過話頭繼續吹:“然後就得上快本,上春晚了,那錢還不得掙的比門口草甸子上的草還多,直接拿來生火取暖都行了。這幾個毛子不會到時候怯場吧?”

“不可能!也不看跟誰混出來的!七匹狼,多牛叉的名字,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倆人很熱血地領唱,帶着心目中的七匹狼樂隊全體放聲嚎叫,還邊唱邊跳着自編的霹靂舞,挪動小腿,踩着太空步,小狼們也跟着上躥下跳,前呼後擁,驚起一片山雞野兔...

是的,永遠不回頭,已經沒法回頭了,兩個人類幼崽與七匹狼的征途已經開始了。

不管發生什麼,只要活着一天,就一天不能放下鍛鍊。熬過這個冬天,韓冰與師戰就兩週歲了。每天除了體能訓練之外,倆人還要對練,從太極推手到八卦刀對戰最後是徒手搏鬥。這種訓練持續到倆人三歲,之後再次增加難度,每個人作戰對象變成那些狼。

待小狼兩個月,就在倆人身上綁兩塊兔肉,逗引小狼撲食,他倆或躲避或反擊。一開始一個人跑,後邊跟着一羣小狼,可以很輕鬆躲避小狼的攻擊,畢竟那時狼還太小。

隨着小狼迅速長大,這種躲避越來越難,到了小狼六個月大以後,基本上羣狼一出動,倆人就沒跑了。小狼沒輕沒重,雖然披着獸皮,倆人身上仍然被狼爪抓得遍體傷痕,搶奪的狠了,還會被咬到。好在都不嚴重,回洞裡敷上草藥,很快就沒事了。話說這個新來的狼後爹還是挺負責任的,經常領着一家老小帶頭攆着哥倆滿山跑,想不練都不行,電視裡特種兵訓練都弱爆了,這倆小子實在跑不動就“噌噌”往樹上爬,反正狼不會上樹,休息一會再跳下來繼續跑。

有一次人和狼都玩瘋了,跑出去老遠,等累了又是故技重施,三兩下一人爬上一棵橡樹,剛高興沒一會兒,下邊羣狼就不斷對着韓冰爬的樹上咆哮,韓冰還以爲再跟自己玩鬧,直到師戰對着他猛喊“快跳快跳!你後邊,後邊!”,這才意識到不對頭,一回頭,“媽呀!”一聲,一頭花豹不知什麼時候就蹲在樹上,此時正對着他虎視眈眈。韓冰一下就出溜下去,一屁股坐在地上。那豹子看到這麼多狼在樹下,它也惹不起,所以就靜靜站在樹上往下看。韓冰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師戰也回頭看了看自己身後的樹上,還好什麼也沒有,於是跳下來,拉起韓冰,跟着狼羣趕緊往回跑。

在地上狼羣絕對可以戰勝豹子,可人家在樹上,那就沒轍了,估計那豹子也沒想明白,爲什麼這倆小人讓狼吃掉會比讓自己吃掉更開心呢?

這種訓練進行了三年,倆人在狼羣壓迫之下,越發變得身手矯健,在山林裡奔走如飛,靈活似猿,躲避小狼羣的攻擊隨心所欲,妥妥的跑酷達人。這時倆人又開始新的訓練,跟成年狼對搏。這些成年狼跟倆人時間都超過三四年,心有靈犀,以大毛二毛等四兄弟爲首,對兩兄弟俯首帖耳,愛護有加,對練時都不會用全力。

倆人先單挑,從閃躲到抱摔再到廝打,因爲身體漸漸長大,速度、耐力、爆發力都得到提高,靈敏度也在前幾年得到極大提升,在跟成年狼過招時,很少吃虧。何況從小看着這些狼捕獵,對對方的招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因此很快單挑沒有能夠勝過這倆人的,於是改一對二,再往後一對三。現在的訓練已經是倆人對一羣,常常是倆人穿着皮衣,打着綁腿,帶着包着草團的皮手套,背靠背站着,應對四周圍上來的狼羣。

狼羣經常被打的東倒西歪,但並不放棄,大毛二毛年紀都不大,四歲的狼相當於人類二十多歲,正在當打之年。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指揮冷靜,出手狠辣。每當兄弟倆衝出包圍圈,就又會組織狼羣再次圍捕,然後採取不同策略,或兩翼齊飛,或中央突破,或分進合擊。大毛二毛帶着手下自然不會對哥倆下狠手,只要撞倒撲住就算贏了。倆人拳腳也不會用全力,這也是一種訓練,就是對自己力量的控制。就這樣人和狼都在爭鬥中不斷進步,成長。

狼羣也在逐漸變化。先是狼媽狼嫂生的那“十八羅漢”,一年後,狼媽狼嫂又給狼羣增加了十六匹小狼,此時師戰哥倆纔剛剛開始農業種植,養殖業也是剛剛起步,除了幾隻沒毛的山雞就是兩隻瘸腿的兔子,狼羣都要靠每天狩獵自給自足,最多就是由這哥倆把帶回來的肉熏製存儲,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四十來匹成年狼的需求。這塊領帶已經沒法維持這麼大一個狼羣生存,於是在十六小隻週歲後,狼哥狼嫂領着各自孩子離開,天狼洞裡剩下狼媽狼後爹外加七個毛子,一共九匹成年狼和六匹剛滿週歲的小狼。

其實成年狼離開狼羣獨自生活也是生活所迫,每個狼羣都有自己的領地,而這個領地你能夠支撐養活狼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爲了不被食物匱乏而餓死,就必須在種羣達到一定數量後,將一部分後代踢出羣,尋覓一個新的領地,獨自求活。

這一點所有動物都一樣,包括原始時期的人類,之所以一個部落只有幾十人,大的也才三四百人,就是因爲他們本身體質很弱,工具也很原始,只能抱成團纔有生存下去的機會。而他們當前的謀生手段也很原始,除了狩獵就是採集植物,一塊土地上只有那麼多野獸和果蔬,沒法養活更多的人,一旦人數超過上限就要捱餓,於是只好分出去一部分人,拉開一定距離,另外成立一個部落,如果實在不行,那就要跟附近部落搶奪地盤和食物,就跟虎豹豺狼爭奪領地一樣,於是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說起來這就是一個俄羅斯套娃一樣的大魚吃小魚的過程,足夠的小魚才能保證足夠的大魚的生存,足夠的蝦米才能保證足夠的小魚生存,足夠的浮游生物才能保證足夠的蝦米的生存,最終決定浮游生物數量的是地球上海洋的大小,海洋決定於地球。地球就這麼大,於是無法改變的地球大小,決定了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存活的數量上限,在沒有現代人類介入的原始時代,高等生物靠生育數量和領地戰爭解決生存空間問題,人類纔是自然規則的破壞者。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而且很清楚越前時代的人類繁衍給地球造成的惡果,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控制人類人口不能無限制擴展。但說到底都是爲了生存,眼下這個要啥沒啥的原始環境,師戰和韓冰必須先保證自己能活着長大,然後纔有時間考慮這些形而上的哲學問題。

有哥倆照顧,食物有保障,膳食結構也合理,夭折的現象就沒有再發生過,三個月後又是一批新的狼兵出爐,參加訓練和捕獵。因爲狼羣擴大,七個毛子都生活在山洞下邊懸崖底部水潭周邊。狼羣在那挖了幾個坑洞,住在坑洞裡。白天狩獵,晚上休息,過上了855的日子,想想越前時代那些996的牲口們,真是人不如狗。

五年來,師戰與韓冰哥倆種植的收穫日漸增多,養殖的物種和數量也逐步擴大,這塊領地能夠養活狼的數量也慢慢增加。還花時間搞起房地產,建造了莊園別墅。後期這哥倆領着狼兄弟組成的天狼軍團就行走在南到朱雀河,北到玄武湖,東到長白山西麓,西到沼澤邊緣,這方圓五公里範圍內。現在已經不用再拉着其它狼羣一起捕獵了,狼軍團已經是這一帶人見人怕,獸見獸藏的存在。回想剛出道那兩年,往事不堪回首,弱小的狼軍團也是一把辛酸淚。

第十八章 人在旅途第十四章 大哥第二十八章 城裡的月光第十章 潮溼的心第六十二章 我愛你,塞北的雪第五十四章 衆人划槳開大船第四十四章 牀前明月光第十九章 打虎上山第二十二章 萬水千山總是情第五十二章 軍功章第二十一章 大地第十一章 太委屈第六十二章 我愛你,塞北的雪第十八章 人在旅途第二章 要啥自行車第四十三章 你好毒第二十八章 小小木排向北遊第十三章 兄弟抱一下第四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五十章 愛拼纔會贏第四章 美麗新世界第二十九章 最浪漫的事第二十八章 小小木排向北遊第三十三章 小蘋果第三十九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二十一章 遇見第二十二章 似是故人來第五章 風往南吹第十七章 你說我容易嗎第七章 一起走過的日子第十四章 我從草原來第五章 風往南吹第十八章 人在旅途第十三章 兄弟抱一下第十八章 他的背影第二十章 野生動物第二十六章 鬼迷心竅第五十四章 再度重相逢第五十三章 在水一方第五十六章 小城故事第二十一章 大地第五十三章 在水一方第十一章 神吶,救救我吧第十九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二十七章 征服第二十七章 你是我下巴永遠的痛第五十六章 小城故事第十八章 他的背影第五章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第三十五章 泰山第四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五章 風往南吹第十一章 狼的誘惑第三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六章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第八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十四章 陽光總在風雨後第十章 潮溼的心第四十一章 朋友別哭第十一章 太委屈第三十章 你是我的玫瑰花第五十八章 自己的沙場第四十九章 跟着感覺走第四章 美麗新世界第五十章 愛拼纔會贏第五十章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第三十章 愛的代價第十四章 我從草原來第十五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四章 美麗新世界第二十八章 有一點動心第二十二章 似是故人來第四十一章 朋友別哭第十八章 他的背影第十七章 塞北的雪第十四章 陽光總在風雨後第五十五章 也許明天第二十章 野生動物第十四章 我從草原來第三十一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七章 我的好兄弟第四十四章 拒絕再玩第三章 翻身玉奴把歌唱第九章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第二十五章 心動的感覺第六章 世界第一等第五章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第二十二章 萬水千山總是情第六章 花火第二十五章 心動的感覺第七章 狂流第三十三章 小蘋果第二十九章 Thriller第十六章 餓狼傳說第七章 一起走過的日子第三十七章 回孃家引子第二十七章 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