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太空演習

太空實況演習,是太空時代勇士們必須要走的路。雖然在虛擬學習已經很拔尖了,但是不接觸現實的狀況,就是不行!虛擬的東西呢,爲了讓系統運轉正常等等,有些東西不可避免的要做些優化的。

只不過現在終究是高速運動,而且是0.55倍光速下的運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誰也不知道。所以,在真正的訓練演習開始之前,還需要釋放探測器和試驗戰鬥機。

退出遊戲,直接將虛擬場景切換到視頻觀看模式,可以看到宇宙飛船正在太空中“緩慢”的前進,看周圍的星光,感覺總是一成不變,而不是電影中那樣,在快速的後退、最後變成一束束的流光。

不過也僅僅是一點感慨吧了,現實中就是現實。只是,在現實中,在這個走進星際文明的時代裡,人們同樣不缺少幻想,同樣想要有機會感受到那種只存在於幻想中、趕超光速的速度。人類之所以能走到現在,不就是因爲敢想敢幹麼!

呼……從戰鬥機倉庫中,發射出足足10個測試戰鬥機,還有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探測器,實時監控空間、飛船和戰鬥機的一切狀態。

戰鬥機全都切換到全自動化控制和遠程指揮的模式。在不發生戰鬥的情況下,自動化控制和遠程指揮足以保證戰鬥機的運行。只不過戰鬥的時候,卻不得不人工操控,很多東西是需要智慧和經驗來操作的,而不是簡單死板的程序控制。那種感覺與直覺、那種對時機的把握、預判斷和對戰場的分析,甚至更進一步的戰術問題等等,永遠是需要人類那偉大的智慧來支撐的。再強大的武器,它也終究無法擺脫一個“工具”的名頭。

不過還好,哪怕是在如此高速度下,依然遵守着基本的物理定律,比如慣性。釋放出去的十架戰鬥機。穩定後,全都保持與飛船同樣的方向和速度前進。只不過在這樣的高速下,戰鬥機的質量、時間等,和虛擬世界裡有很大的變化!

在虛擬世界裡爲了簡單,並沒有考慮到高速(十分之一光速以上)下戰鬥機的狀態——也就是說,在虛擬的星際爭霸戰爭中,哪怕是你將戰鬥機開到0.99倍光速。戰鬥機的時間和質量等,都不會發生改變。

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定,並不是僅僅考慮易操作性的,還有就是戰鬥機本身攜帶的能量等問題,讓它很難達到0.1倍光速以上;所以也就沒有考慮這個。還有就是,其設定太麻煩、技術有瓶頸!

但是現在問題出來了。飛船本身就有0.55倍光速,同樣,寄居在飛船上的戰鬥機,也就理所當然的具有了0.55倍光速的初始速度!當然,作爲一個帝國,連太空飛船都能夠建造,這小小的戰鬥機本身。當然沒有問題,各方面的問題都考慮到了;比如高速下時間和質量的變化。因此,現在的測試非常的完美。

但是對於那些一直在接受普通的虛擬訓練的戰鬥人員來說,這就有些要命了——這個速度太快了,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玩壞了!迷失在宇宙當中。但是這又是戰鬥中必須要接受的一部分!

就像是當初的航空母艦,現在的宇宙飛船同樣是一個“母船”,母船太笨重了。它很難改變既有的運動。那麼,防禦和戰爭,就必然要交給靈活的戰鬥機來完成。除非某一些攻堅戰,纔會動用母船上的超級巨炮——這東西雖然沒有留在金星外太空的星空巨炮厲害,但最長的也有40公里,足以將小一些的彈丸加速到0.1倍光速。而要是加上飛船本身的速度,這個攻擊速度就足夠恐怖了。

當然。現在是戰鬥機訓練的時刻。

在自動化控制下,試驗是成功、完美的。那麼,接下來就是戰鬥人員的訓練了。這次前往鯨星座,其實是一場征服戰爭。必須要做好完備的戰爭。也許從返回來的信息看,那個文明科技發展是水平大約只相當於人類150年前的技術水平,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從信號返回到飛船出發、抵達,至少要35個地球年!35年啊,也許在這其中忽然爆發出某一種關鍵技術,就能扭敗爲勝呢!這種情況,電影中太多太多——而事實上,在人類的歷史中,這樣的事情也不少!

而相比較來說,飛船卻是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建造,而宇宙飛行的過程中,又幾乎無法發展科技,看上去,地球人也不是特別的佔有便宜。(考慮了很久,還是覺得“地球人”順口,以後星際時代,地球人代指太陽系文明)。

“咚咚……”馮雲飛堅定地走在通道上,走向自己的戰鬥機。編號1010,就是自己在虛擬世界裡的編號。這裡是宇宙飛船的機艙,這裡足有100架戰鬥機,旁邊有完整的充電口、彈藥補給裝置、氧氣等等設施。其實,這裡和虛擬場景中,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現實中,那長長的艙室已經被一個個單獨的艙室取代,每一個艙室中,一百戰鬥機;之所以被這樣隔離,就是防止戰鬥中某一個艙室一旦被擊穿,就可以選擇密封關閉——類似於輪船的密封艙。

另外,如今經過不斷地改進,戰鬥機的造型更加的科幻、當然也更加的合理。有立方體形狀的,比如正方形、長方形等等,這樣的戰鬥機好處是方便佈置內部的零部件、也容易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還有球形、橢球形的,內部體積大,可以攜帶的東西多。而除此之外,還有仿生的,比如魚、蛇等等,甚至馮雲飛更是將自己的戰鬥機設計成了蝙蝠的形狀——帶有薄薄的可摺疊翅膀!

如今在製造戰鬥機甲、戰鬥機等等的時候,這些“小”物品往往會採用超高強度材料,而現在這些材料不是像以前一樣,比如造出成型的鋼板,然後衝壓、切割、剪裁、焊接等等。而是直接採用納米壘砌技術。

這是華夏帝國最頂尖的技術,每一個納米粒子就是一個完整的已經加工成型的超硬材料單體,需要某種材料的時候,通過超高電壓和高溫,將這些納米粒子直接像是建築一樣壘砌出來。中間如果需要加入別的材料,也可以在這種微觀建設下實現完美的融合。也因此,導致了個性化的發展,比如眼下,雖然說戰鬥機有幾個固定的系列,但實際情況卻是:愣是沒有一個完全重樣的!在這裡,這個飛船上所有的艙室裡。在這個冰冷的鋼鐵世界裡,你甚至可以看到幾百種幾何造型、幾千種動物形態!

永遠不要小看普通民衆的智慧水平,科學家也不是萬能的——其實科學家也僅僅只是普通民衆當中,專業的那一類罷了。除了那些千百年難遇的天才,大部分人的智慧水平相差都不大。

這樣獨立設計自己的戰鬥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完全掌握!如今的戰士也不好做,一個戰鬥機幾千萬個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安裝——當然,如同發動機、小型核反應堆等等,就不需要拆解了,這東西一旦壞了,只能換新的。但是基本的零部件組合卻必須要掌握。

與虛擬世界中,一模一樣的場景,卻讓馮雲飛有種莫名的緊張。虛擬世界終究是虛擬世界。現實世界也終究是現實世界!至少,眼下的技術,還無法讓人類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等同起來。你連外面的世界都沒有探索完畢,如何模仿!這就像是你看一個人就看一半,然後將這個人完整的畫下來——可能麼!也許你沒有看到的另一半手中拿着槍呢!

雖然緊張,但是爲了自己未來的小命着想,該有的訓練絕對不能夠偷懶。而要想熟練的掌握這個戰爭機器,就必須親自駕駛、駕駛足夠長的時間!否則。就算是你自己組裝的,也不一定會用。畢竟,組裝的過程中,可是採用了不少的標準件。比如成型的芯片、成套的軟件、比如成品的發動機等等。

芯片的計算速度、發動機的響應速度、導軌炮的充電時間、每一種彈丸的攻擊極限、激光炮的幾百種應用等等,甚至包括人工磁場發生裝置的強度與對光線扭曲的作用等,都是需要掌控的。

尤其是如今,隨着高速運動而產生的一些無法避免的高速物理現象。時間被扭曲,與現實相剝離;質量憑空增加,如何協調質量等等。還有,戰鬥機推力強大。加速度和減速度都需要計算、同時也要考慮身體的承受極限!還有能耗、氧氣等等消耗都需要計算。

如果說氧氣提前用完了、能量還充足,那麼可以消耗能量循環氧氣!但如果是能量用完了,抱歉,你只能等……等什麼?要麼被救下,要麼就是等死。高速移動的戰鬥機將會永遠沒有停止的衝向宇宙!

馮雲飛走入戰鬥機,戰鬥機的艙罩緩緩合上。駕駛艙很大,在中央有一個被鋼鐵固定下來的小小的獨立艙室。戰鬥機怎麼說也有二三十米大小,劃出一個三米見方的生活艙還是很輕鬆的,宇宙中的戰鬥可能是連續幾天幾個周的戰鬥,吃喝拉撒總要有地方。而中間的獨立艙室,就是真正的駕駛艙。首先換上帶有電極觸電的貼身衣服,隨後靜靜地躺在其中,周圍的硅膠充氣後,將人牢牢地固定住,大腦開始於中央電腦駁接,開始靜靜地適應現實世界裡的戰鬥機。首先當然是攻擊力,最大的攻擊可以將50克超高強度彈丸用0.1倍光速拋射出去。隨着星空巨炮建設完成,帝國的導軌技術取得了爆發性的發展。這樣的攻擊,甚至足以擊穿宇宙飛船的外殼。速度太快了,甚至會打斷原子之間的作用力,導致鋼鐵的防禦形同虛設。

最強的激光,可以在一秒鐘燒穿十米厚的特殊鋼,但是能耗太大,只能用物理電池提供能量,十個單位的物理儲能,竟然只能用一百個小時——而實際上,在預想中,戰鬥機在太空的戰鬥時間,有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的!畢竟,太空的尺度太大了,一追一套,怎麼也要很長的時間吧。還有就是,在高速戰鬥的太空中,一般不會有機會連續鎖定對方一秒鐘;很多機會都是稍縱即逝!

而後就是飛船的加速能力。速度,是現代科技的關鍵、更是現代戰爭的核心。無論是什麼樣的戰爭技術,首先必然是速度上的要求。沒有速度,核彈頭也就只能在自己的國土上玩爆破了。在空曠的宇宙空間中,反重力發動機形同虛設,只能依靠電漿發動機。考慮到太空的環境等等,戰鬥機採用的發動機是標準的虎膽二號發動機,2000噸額定推力。當然,既然是軍工技術,肯定是有優化的啦。首先必然是能耗、然後是響應速度和時間。相比較傳統的技術,能耗有了很大的進步,而發動機更是可以在三秒鐘內點火成功、一秒鐘內達到峰值的70%,十秒鐘內達到100%功率。穩定工作後,可以短時間超頻高達30%!這就是軍工技術的另一個指標:爆發!

除了推力,還有自身的防禦。除了特殊的複合甲板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人工磁場發生裝置,太空中,需要防禦的不僅僅是敵人的進攻,還有宇宙的輻射!太多太多的輻射,根本就偵查不到——等你看到了,也已經被擊中了!因此,在這個空曠的宇宙中,磁場發生裝置必須時刻開啓。

最後,同樣最重要的就是能量。小型的核反應堆,最大功率有1萬度每小時,但這樣只能工作幾個月——理想的狀態是3000度,可以工作30年!核電勝在長久。除此之外,還有一組物理電池,攜帶十個單位的電力。一個單位一億度!這纔是能耗的大頭。物理電池技術,依然是如今人類最巔峰的技術之一。小小的一塊億立方米大小的空間,卻可以儲存1.5億度——理論值爲2億度。其攜帶的能量,超過核能太多;但持續性上,依然是核電佔優勢。只能說各有優點。

“倒計時……”

隨着漸漸地適應自己的身體,馮雲飛聽到了倒計時的聲音。負責指揮戰鬥的,是趙青雲親自上陣的,直接負責指揮衆人的,卻是穆天河——穆星海的兒子!不甘平淡的人,同樣有很多!

PS:這一章主要是爲天空戰鬥留下鋪墊。按照設想,高速狀態下的戰鬥,與一般的戰鬥完全不同。我在嘗試寫出這種狀態下的特色。

第631章 修行的風暴第66章 蒼天雄鷹(下)第1235章 狼來了2第904章 機甲盛會5無敵姿態第1189章 時空暗流?第1289章 百萬文明爭豔第卅一章 陣法生產線第377章 探索-行動第474章 砸自己的腳第1168章 用別人做訓練第573章 瘋狂三——準備第1019章 原來如此第1196章 預感第1291章 大戲登場第255章 陰暗的角落第731章 飛行百年的炮彈(下)第517章 阻止這個瘋子第1112章 滅族之戰-來點個性第136章 夢想號飛行!第1116章 滅族之戰-攻防第496章 咆哮與冷漠第194章 驚世計劃第305章 倒計時第14章 團隊分工第71章 戰略部成立第四期二章 清洗計劃第9章 國際“友人”邀請第卌八章 瘋狂第367章 另一個世界的處事方式2第872章 血戰-戲耍第236章 當初的夢想第854章 發展第1292章 劃分疆域第358章 歷史一刻-屋破雨漏第775章 歸來第732章 驚歎第1149章 倖存者2第978章 嚇走了第667章 星雲探測第1111章 來一場滅族之戰3第1265章 文明聖地-抵達第217章 夢想工程第1188章 孤島世界第1307章 佔領區第616章 同一個民族同一首歌第1151章 傳言第1068章 無情掠奪第卌三章 正式談判第199章 我爸來了第1099章 熱血碰撞2第728章 沒有投降的戰爭16全民皆兵第557章 拔牙第829章 譴責那猖獗的星盜第669章 成年第429章 建設人員輪換第856章 太祖出山第519章 個人探險開放第1043章 陰溝翻船第1306章 似曾相識的世界2第1202章 無言的交鋒第106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1171章 繁華的世界(下)第670章 幫個忙吧第275章 太空基地初印象第廿九章 目標軍工第1188章 孤島世界第620章 專項研發第428章 不可思議的證據第1192章 需要犧牲第176章 燃燒的天空(中)第123章 假黃金第1294章 華夏首戰、虛粒子技術第733章 博弈第1009章 空間“層”面第541章 尋找新的目標第517章 阻止這個瘋子第六令四章 制度研討確立第606章 移民宣傳新聞會2第655章 星際移民2虛擬教學第395章 登陸火星4第530章 榮耀迴歸第810章 三聯基因第1157章 收穫第997章 小小公民1第373章 太空飛船出發第121章 巴黎航展第870章 血戰-超視界攻擊第521章 金星,探險第一站第530章 榮耀迴歸第1317章 難道這就是洪荒?第1280章 文明病毒第103章 不甘心的巨頭們第1037章 初次見面第1183章 探路第965章 另類世界第610章 給你一個希望第265章 沸騰了第178章 希望破滅第120章 海底基地第806章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