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朝廷風波(一)

太子府的人把包拯匆匆送到開封府衙門口時,天已快亮了,包拯推開門進去時才發現公孫策,展昭正焦急的等在大廳裡。

二人一見包拯平安無事的回來了,驚喜異常,公孫策激動的說道:“大人,您可把我們急死了,您怎麼可以孤身一人去太子府呢太危險了,太子現在可是殺人嫌疑犯呀,萬一他要是想對大人不利的話,那誰擔待得起”

“是呀,大人,我們一看到您留的書信,就想到太子府來救人,還是公孫先生有先見之明,他說雖然現在情況不明,但估計大人是不會有意外的,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展昭欣喜的說道。

“哈哈,你們多慮了”包拯笑道,“他不敢把我怎麼樣的,要不然我也不會就這樣去的,只是事情的發展讓人感到有點意外。”

“大人,究竟發生什麼事了”公孫策着急的問道。

包拯於是將去太子府後發生的事詳細說了一遍,展昭急忙說道:“那大人相信他的話嗎他這樣做分明是有所暗示的。”

包拯並沒有馬上回答展昭的問題,而是問公孫策道:“你覺得他的話可信嗎”

“這個嘛”公孫策猶豫了片刻回答道:“依學生看來,太子的話不能使人相信,他這樣做分明是欲蓋彌障,如果心裡沒鬼,爲何要急於向包大人表白呢”

“哦,你是認爲太子這樣做是故意做給我看的,也就是說你認爲他就是幕後的兇手”包拯緊緊問道。

“是的,學生覺得他就是兇手”公孫策點點頭。

“大人,我倒不這樣認爲”展昭突然cha嘴說道,“太子如果真的是那兇手,那他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銷燬掉那些對他不利的證據,而和大人多接觸一點對他的危險也就越大,他何必要冒這個風險呢”

“這”公孫策答不上來。

包拯心中暗喜他倆都有自己的見解,但他沒有肯定任何一個人,而是笑道:“你們兩人說得都有道理,但真相只有一個,我相信不久就會浮出水面的。”

公孫策二人興奮的問道:“大人有頭緒了”

包拯搖搖頭,沉重的說道:“到現在還是一籌莫展,不過我相信,狐狸再狡猾也會lou出尾巴來的,剛開始時,我們的目光只是盯在那個丁義良身上,現在太子也捲了進來,說明這就是案子的發展趨向,它將會把很多的有權勢的人牽涉進來,我們要作好準備。”

公孫策二人覺得包拯的話有點高深莫測,他倆互相看了一眼說道:“我們都聽包大人的。”

“好,時候尚早,你們兩人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有事明天再說。”包拯把二人打發走後,才發覺自己也很困了,於是走到房裡就和衣而睡。

不知道過了多少時辰,包拯才醒了過來,他睜開眼睛看到夫人站在牀前笑吟吟的望着他,連忙跳下牀來,說道:“現在什麼時辰了怎麼不早叫醒我”

“我看你睡得實在太香了,就沒忍心叫醒你,你這幾天太累了。”夫人委屈的說道。

“好了,好了,別生氣了,是我說錯了。”包拯難得肯道歉,他小心翼翼的問道,“衙門裡有什麼要緊的事嗎”

“哦,剛纔宮裡來人說皇上有急事要召見你,讓你趕快進宮”夫人這纔想起來還有這件重要的事。

“你怎麼不早說”包拯生氣的拂袖而去,只留下夫人站在那裡,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包拯匆匆趕到皇宮時,有太監說皇上他們都在御書房,包拯感到納悶,現在不是上早朝的時候嗎來不及多想,包拯急忙又向御書房走去,到了那裡才發現原來已經聚集了好多人,有樑王,還有刑部尚書丁久衛,也就是那個尚被關押在開封府的丁義良的父親,此外還有一些都是極有身份的大臣。包拯避開丁尚書那充滿恨意的眼神,上前給仁宗行了個禮。

“包卿家,你來的正好,大家就等你一個人了。”仁宗面無表情的說道。

包拯看到仁宗的神色中似有幾許憂愁,連忙問道:“不知皇上有什麼煩心事請告訴臣等,我們一定盡力爲皇上分憂”

“唉,還不是爲了那個不爭氣的孽子,朕當初怎麼就看走了眼,選了他當太子沒想到他竟是這樣一個殘忍的人,幸虧暴lou的早,如果等他做了皇帝,那,真是不敢想象了”仁宗嘆了口氣,繼續說道,“爲了祖宗的江山,爲了大宋的天下,朕只有廢了他,另選他人了”

“皇上,不可,太子乃是一國之儲君,怎麼可以輕言廢黜呢”包拯一時心急,說話也顧不上輕重了,他說道,“太子的廢立關係到大宋的將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應該慎重纔是,再說太子平日並沒有太大出格的事,現在這件案子雖然從表面看來與他有關,但在結論沒下之前不能因爲這個就把他廢了呀,請皇上三思。”

“難道你的意思是讓朕把大宋的江山交到他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孽子手裡包拯,你居心何在”仁宗勃然大怒。

“是啊,包拯,你怎麼可以這樣和皇上說話皇上英明,爲了祖宗倖幸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我們不能只顧着自己的親情,而應該以大局爲重,如果不是發生這樣的事,誰能看得出太子的真面目呢唉,可憐我的女兒和夫人。”樑王的一番話又把仁宗往前逼了一步。

“王爺,你怎麼糊塗了呀太子廢了立誰纔好呢你看看,皇上的諸位皇子中,除了太子,誰還能擔當得起這個大任太子的才能,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包拯還想勸服樑王。

“我是老糊塗了,包大人,你夠英明的了,怎麼可以讓一個殺人兇手當太子呢天下的百姓對皇上會怎麼想”樑王冷冷的說道,看來他現在的心中都是仇恨,非把太子拉下馬不可。

“可是王爺到現在也拿不出太子殺人的證據呀難道僅憑夫人臨死前的那句話嗎”包拯拖口而出,話一出口,他才感到後悔了,他覺得自己不知不覺中竟然懷疑起太子是否殺過人了,難道是因爲昨晚太子的那一席話嗎

“證據證據不是應該你這個開封府尹去找的嗎怎麼問我這個老糊塗的王爺要啊,再說了,那天在現場的一切,你都看見了,我就不信如玉臨死前還說假話騙人”樑王有點惱羞成怒了。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不要吵了,關於這件案子,朕已經交給包拯去辦了,相信他不久就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的。朕今天叫你們過來是想問問你們對廢立太子的看法的,不是叫你們來吵架的”仁宗及時制止了二人的爭辯。

“丁愛卿,你對此事有何看法”仁宗問一直默不作聲的丁久衛。

丁久衛看了包拯一眼,說道:“臣以爲太子的事是皇上的家事,皇上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外人無權干涉”

包拯看透了丁久衛的用心,他實在太狡猾了,其實明明贊成皇上廢太子,但卻不表明立場,而是暗示皇上這件事用不着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可以獨斷專行,他氣憤的反駁道:“丁大人,此言差矣,皇家之事即是天下之事,這二者根本就是一致的,你難道想叫皇上懷着一顆私心去治理天下嗎”

“你皇上,臣沒有這個意思,包拯他血口噴人”丁久衛惱羞成怒的指着包拯說道。

“你們實在太放肆了還有沒有把朕放在眼裡”仁宗怒道。

丁久衛滿臉通紅的住了口,他狠狠的瞪了包拯一眼,說道:“皇上,請爲臣做主,包拯到現在還把我的兒子關在開封府,不肯放出來呢。”

“哦,有這樣的事嗎”仁宗疑惑的盯着包拯。

“啓奏皇上,的確有這麼一回事。”包拯把丁義良如何和樑王夫人勾搭成jian,並且和命案有着扯不清的事說了出來,仁宗強忍着怒火,冷冷的掃過丁久衛和樑王的面孔,說道:“看看你們的家人都做的什麼事,你們不感到羞恥嗎沒想到朕的大臣竟然”仁宗氣得說不下去了。

包拯安慰仁宗道:“皇上,王爺和丁大人公事纏身,難免會有所疏漏,再說這也不是他們兩人的過錯,皇上不要生氣了。”

“好,朕不和你們廢話了,朕心意已絕,太子一定要廢,朕不會容忍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人來做大宋的皇帝的,你們誰都不必再勸”仁宗斬釘截鐵的說道。

“是,皇上。”包拯和一些反對的大臣無奈不敢再多言了,丁久衛和樑王則在一旁暗暗得意,雖然他倆因爲兒子和夫人的事鬧的不愉快,但在這個問題上想法還是一致的。

“好吧,你們說說,有什麼理想的人選,說錯了朕也不會怪罪的。”仁宗看了衆人一眼。

“皇上”包拯還想勸諫,但他看到仁宗的滿臉怒容,想想再硬頂下去也於事無補,就把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他想先看看情況再說。

第三十一章 淫窩魔窟第四章 開堂公審《古剎迷蹤》第十五章《原來如此》第十三章 監察御史《古剎迷蹤》第十三章《意外發現》《古剎迷蹤》第六章《重大發現》第二十七章 拔刀相助文學、史籍兩包公(二)第三章 現場勘察包公其人第三十一章 淫窩魔窟第十八章 沉冤待雪第八章 撲簌迷離第二十六章 最後結局第三十五章 遺恨悠悠第三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九章 採花大盜通知第三十七章 英王現身文學、史籍兩包公(一)第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章 無心插柳第二章 古寺慘案包公故事(二)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二章 又生枝節第三章 又起波瀾包公其人第一章 淫賊入府(試閱)第九章 身份之迷第四十章 險中求勝第三十章 遊樂迷蹤第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三章 現場勘察包公祠第三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二十八章 意外結局第十三章 展昭歸來《古剎迷蹤》第六章《重大發現》第三十二章 一步之遙第二章 疑竇叢生第二十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十五章 暉州初遇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十五章 後宮爭鬥文學、史籍兩包公(一)第二章 無心插柳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石破天驚第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章一般推理第三章 現場勘察第一章 深山古寺第四章 意外之失《古剎迷蹤》第六章《重大發現》第十八章 沉冤待雪第三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四章 惺惺相惜《古剎迷蹤》第十四章《無名屍體》第六章 真兇伏首(一)第二十三章 石破天驚第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章 開棺驗屍第二章 無心插柳第三十一章 紈絝子弟第十章 酒館巧遇第十章柳暗花明第十二章 智擒惡徒第三十五章 天網恢恢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二)第十四章 蛛絲馬跡第十二章 幕後兇手第十六章 朝廷風波(一)第二十章 欲擒故縱(一)第一章 初露鋒芒第三章 身死之迷第二十八章 意外結局第十四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五章 一網打盡《古剎迷蹤》第六章《重大發現》《古剎迷蹤》第十二章《密室之謎》(二)第十五章 後宮爭鬥第七章禍起蕭牆第七章禍起蕭牆第二十六章 最後結局第二十五章 一網打盡第三章 香消玉殞第二十二章 順理成章第四十章 險中求勝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二)第十二章 殺人動機第四十一章 知州之死《古剎迷蹤》第十一章《密室之謎》(一)第十六章 朝廷風波(一)第十二章 智擒惡徒第二十章 真假太子第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章 血案發生